彭喜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医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及护理
彭喜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医院,广西 崇左 53220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给予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分析其效果和护理措施。结果: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治愈63例(92.65%),好转4例(5.88%);转院或自动出院1例(1.47%),住院时间在11~19d,平均(13.5±2.5)d。结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缺氧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护理措施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多因素引起的脑部缺氧和脑血流的减少或暂停导致的新生儿脑部损伤,可造成小儿智障、神经系统损害及死亡[1]。早期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HIE的并发症和病死率[2-3]。回顾性分析我科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标准[4]。本组共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其中男39例,女29例;自然分娩31例,剖腹产37例;早产儿6例,足月儿51例,过期产11例;体重在1.8~4.9 kg之间,平均(3.3±1.2)kg;发病时间在出生后24h以内者46例,在24~48 h以内者19例,在48 h以上者3例;兴奋激惹49例,肌张力高45例,反应差37例,拥抱反射或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32例,前目饱满l0例,眼凝视或眼震4例,面色阵发性青紫、苍白3例,昏迷2例。
1.2 方法 患儿发病后,立即给予综合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取单人高压氧舱全舱给氧,首先用微闭门缝洗舱法洗舱5min以上,按照每分钟加压0.003 Mpa对高压氧舱进行加压,当氧压至0.05~0.06 Mpa时,稳压30min左右,然后以0.003 MPa/min进行减压,保持舱内温度18~22℃之间,氧浓度在75%~85%之间。治疗时间设定为60min/d,1次/d,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10d。对于轻度HIE患儿采取1个疗程治疗,中重度HIE患儿给予2个疗程治疗。
1.3 高压氧舱护理 入舱前主动做好患儿家属的宣教工作,以和蔼的语气、专业的知识、通俗的语言耐心讲解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发展、治疗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树立共同治疗患儿疾病的信心。入舱前,认真检查氧舱一切设备是否正常,备好急救用物和药品,严格遵守入氧舱的规定,必须穿着纯棉衣物人舱,舱内使用纯棉被褥。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睡眠时间选择入高压氧舱的治疗时间,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入舱后,头部稍抬高,将患儿平卧,右侧卧位,使患儿面向操舱人员以便观察病情变化。初级阶段的加压速度宜缓慢,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需要,严格掌握治疗方案的升压时间、速度。当压力升至所需压力后,护理人员应打开排气阀,稳定舱内压力,使舱内压力恒定。同时,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氧中毒先兆。稳压吸氧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减压方案,关闭进气阀,采用等速减压法缓慢排气,以平均速率连续减压。一般情况下,减压时间要大于升压时间,均匀下降至零。如果在减压过程中患儿出现呕吐、烦躁和呼吸不规则时,应该适当延长减压时间,出舱后注意患儿保暖,关闭排气阀,对舱内情况及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记录[5]。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治愈63例(92.65%),好转4例(5.88%);转院或自动出院1例(1.47%),住院时间在11~19d,平均(13.5±2.5)d。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由于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烦躁不安或嗜睡、尖叫、吐奶、抽搐等脑功能障碍表现。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即使幸存下来,也可能有癫痫、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其日后生活质量,也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发生HIE后重在早期治疗[6]。本组经过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和适当护理,治愈63例(92.65%),疗效显著。从临床效果来看,患儿经过精心的针对性护理,病情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降低了患儿伤残程度,提高了新生儿生活质量。
[1]熊柳.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15):97-98.
[2]高玉先,张葆荣,李春艳,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5,11(2):87-88.
[3]吴建华,徐瑞琴.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113-114.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84.
[5]马梅花.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高压氧舱治疗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188-189.
[6]李婧,战晓凤,赵桂英.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治疗的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7):127-128.
R473.72
A
1007-8517(2013)05-0109-01
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