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中的CO2 排放结构及其变化

2013-01-24 07:45罗集广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12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进出口排放量

罗集广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国际贸易增长更是突飞猛进,201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工业品生产大国,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了大量产品。这就意味着,按照《京都议定书》“既共同又有区别”的原则,虽然没有规定中国必须承担削减CO2排放的义务,但从中国的CO2排放量在世界总排放量的比重不断增加的事实看来,缓解全球温暖化气候异常的状况,中国承担削减CO2排放的义务是不言而喻的。

本稿试图通过计算并分析中国1997年和2007年的对外贸易中CO2排放量,来揭示中国对外贸易中CO2排放结构。然后,通过分析1997年和2007年对外贸易中CO2排放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揭示中国对外贸易中CO2排放的趋势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 对外贸易中CO2 排放结构的分析方法

有关国际贸易中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的研究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是目前较为成熟、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杨翠红在分析中日贸易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时,将进出口贸易分为中间使用(生产部门)和最终使用(消费部门)两部分,然后根据自行编制的中日能源环境投入产出表,假设对外贸易存在或不存在的两种情况下,比较了中日两国在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方面的得失。相马隆雄利用自行编制的中国环境分析用投入产出表(1997 -2002),推算了中国国内最终消费、出口和进口的CO2排放诱发量,并对1997 -2002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对CO2排放诱发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对外贸易中CO2排放是如何发生转移的,本稿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具体的计算可以清楚地确定一国在对外贸易中的CO2排放量,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该国在CO2排放过程中承担责任的程度。换句话说,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一国在生产出口产品时排放了CO2,同时在进口外国产品时又减少了的CO2排放,那么该国应该承担多大的CO2排放责任,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得到明确的定量结果。本稿使用的投入产出供需等式如下:

(1)式中的X:总产出列向量;A:投入系数行列;F:国内最终使用矩阵;E:出口列矩阵;M:进口列矩阵;B:列昂切夫逆矩阵(又称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投入产出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各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当一个部门的产出即使发生了很小的变化,也会通过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地相互作用使产业全体发生显著的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生产波及作用。所以,当出口发生增减变化时,会诱发整个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为了描述出口的诱发效果,投入产出分析使用出口诱发额和出口诱发系数来表示:

XE:出口诱发额;YE:出口诱发系数。

与出口量增加诱发生产增加的作用相反,进口使一国直接消费外国产品,不需要通过在本国进行生产,从而减少商品在本国的生产。进口的这种替代本国生产的效应,通过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地相互作用,导致产业全体产出的减少。进口替代效应下诱发产出减少的情况用公式表示如下:

XM:进口诱发额;YM:进口诱发系数。

为了计算最终使用中各项目的CO2排放量,需要导入CO2直接排放系数,即单位产值的产品生产时,直接向环境排放CO2的量。根据(2)式、(4)式和CO2直接排放系数就可以计算出在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CO2排放量:

其中CE:出口诱发的CO2排放量;CM:进口诱发的CO2的排放量,是一种虚拟量;P:CO2直接排放系数矩阵。

如果要计算净出口的CO2的排放量,则用(6)-(7)可得。如果进一步分析两个不同时期,进出口贸易中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析等式,通过推导可以得到(8)式:

(8)式的右边将进出口贸易中净出口包含的CO2排放量变化分解成了几个因素项目。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项目,含有(A2- A1)的项表示中间投入系数既生产技术的变化带来的CO2排放量的变化,含有(E2- E1)的项表示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CO2排放量的变化,含有(M2- M1)的项表示进口结构的变化导致CO2排放量的变化,含有(P2- P1)的项表示CO2直接排放系数的变化导致CO2排放量的变化。

二 中国对外贸易中CO2 排放的分析

根据第2 节的分析方法,本节对1997 -2007年中国在对外贸易中CO2排放量和排放结构变化进行因素分析。首先介绍本稿所使用的资料和数据的来源。

(一)投入产出表、进出口数据和CO2 排放数据

本稿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开发表的1997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有关国际贸易中CO2排放进行分析。由于1997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分类有一些差别,而且会因物价水平变动产生计算上的差异。所以,将1997年(40 个部门)和2007年(42 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产业部门的重新界定和整合,新表的产业部门为32 个,并且以2007年的物价水平为基准对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的金额进行了调整。虽然调整后可能对数据的精确方面产生某些影响,但这种调整仍属于局部的微调,并不影响投入产出表的本质特征。

关于进出口贸易数据根据1997 -2007 的投入产出表的出口和进口项目可以得到。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的贸易总额从29302 亿元增加到169 561 亿元,2007年的贸易总额是1997年的约6 倍,其中出口额从16 543 亿元增加到95 541 亿元,进口额从12 759 增加到74 021 亿元。由表1 可见,出口贸易额相对较大主要有纺织业、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进口贸易额相对较大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表1 主要对外贸易产业的进出口诱发系数

按产业部门计算的CO2直接排放系数需要各产业部门含炭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的实际消耗量(包括生产阶段与消费阶段)、单位能耗的排炭量以及单位能耗的发热量指标等,一个相对复杂而精确的统计和计算过程。因此,结合本稿的实际需要,对在此方面的先行研究成果进行加工处理后,推算出了1997年和2007年的CO2直接排放系数(见图1)。

图1 各产业部门的CO2 直接排放系数

从图1 所示可以看出,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的CO2直接排放系数最高,这与中国的能源使用结构有密切关系,火力发电和锅炉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CO2和其他废气。石油加工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CO2直接排放系数也相对较高。

(二)对外贸易诱发的CO2 排放量

表2 显示了1997年和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CO2诱发量的计算结果。从表2 的数据可知,1997年的出口诱发CO2排出量是20 265 万吨,进口诱发CO2排出减少量是20 730 万吨,净出口诱发CO2排出量是-466 万吨。同样,由表1 可知,2007年的出口诱发CO2排出量是50 363 万吨,进口诱发CO2排出减少量是56 116 万吨,净出口诱发CO2排出量是-5 753 万吨。无论是1997年还是2007年,从产品的进出口结构看出口大于进口,而从CO2排放结构却是进口诱发量大于出口诱发量,这说明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CO2排放是向国外转移的。其原因是主要进出口产业的进口诱发系数大于其出口诱发系数(见表1),同时这些产业的进口额相对较大(见图1),CO2直接排放系数较高(见图2),使得整个进口诱发的CO2排出大于出口诱发量。另一方面,从出口CO2排出诱发量和进口CO2排出诱发量的比值(PPT 指数)来看,1997年为0.98,2007年为0.90,进出口诱发的CO2排出量基本处于平衡。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与出口诱发CO2排出量的增长比较来看,从1997年到2007年出口贸易额增长了约6 倍而出口诱发CO2排出量仅增长了2.5 倍。

表2 对外贸易诱发的CO2 排放量 单位:万吨

(三)对外贸易中CO2 排放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

从第三节中的CO2排放诱发量的计算结果可知,随着对外贸易额的增长,出口诱发的CO2排放量发生了增加,增加了30 098 万吨。与此同时,进口诱发的CO2减排量也发生了增加,增加了35 386 万吨。因此,净出口诱发CO2排出量进一步减少,减少了5 288 万吨。

根据第二节的公式(8),对进出口贸易诱发的CO2排放量的变化进行因素分析,表3 是主要进出口产业的诱发CO2排放量变化的分析结果。首先考察出口CO2诱发量变化,因直接排放系数降低而导致出口排放量减少15 835万吨,因生产技术(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而增加CO2排放量4 473 万吨,因出口结构变化而增加CO2排放量41 461万吨,可见出口结构变化是导致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再考察进口CO2诱发量变化,因直接排放系数降低而导致进口排放量增加12 721 万吨,因生产技术(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而减少CO2排放量1 269 万吨,因进口结构变化而减少CO2排放量46 837 万吨,可见进口结构变化是导致CO2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表3 主要进出口产业的CO2 诱发量变化的因素分析(1997 -2007) 单位:万吨

从出口结构来看,由于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出口额增长较快,在出口诱发作用下,这些产业的CO2排放量增加也较快。从中间投入因素来看,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的CO2排放量增加最为显著,这是因为作为基础能源动力部门的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的生产投入较其他产业部门更快,从而诱发CO2排放量也较多。导致出口CO2诱发量减少的因素是直接排放系数,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和化学工业在直接排放系数降低的影响下,CO2的排放量减少明显。总体而言,主要出口产业的出口诱发CO2排放量明显增加了。

从进口结构来看,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产业进口额增加诱发CO2排出量大副减少。对于出口来说,直接排放系数的降低反而使CO2排放量增加了,特别是化学工业表现非常明显。中间投入的变化对进口CO2诱发量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主要进口产业的进口诱发的CO2排放量明显减少了,而且减少量大于出口诱发的CO2排放增加量。

三 结 论

本稿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97 -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中CO2排放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由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迅猛,诱发CO2排放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进口贸易额的增长也非常迅速,中国净出口的CO2排放量成下降趋势。

(2)通过比较1997年和2007 的CO2对外贸易污染指数可知,中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进出口诱发的CO2排出量基本处于平衡。另外,从1997年到2007年的净出口诱发的CO2排放量不断减少说明,对外贸易不仅使中国获得了CO2排放量减少的益处,同时也减少世界CO2排放量。

(3)对外贸易的出口是导致中国CO2排放量增加的原因,但从出口贸易额增加速度与出口诱发CO2排放量的速度相比,从1997年到2007年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了约6 倍而出口诱发CO2排出量仅增长了2.5 倍,中国在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的同时,为CO2减排目标作出了积极努力。

(4)导致出口CO2诱发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产业的CO2直接排放系数相对较高,在出口生产诱发作用下,直接和间接产生的CO2排放量增长更为显著。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虽然也是增加CO2排放量的因素,但影响有限。

(5)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基本平衡的,所以不会因为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给世界带来CO2排放量大幅增长的危险。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CO2排放量会进一步增加,为了减少对外贸易中CO2的排放量,必须努力降低CO2直接排放系数,特别是降低主要出口产业的CO2直接排放系数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提高CO2直接排放系数较低的服务产业的出口。

[1]郭朝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 分解技术[J].中国工业经济,2010(1).

[2]徐 慧.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1).

[3]王 媛.基于LMDI 方法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

[4]清水政行.关于按产业和地区推算的中国CO2 排出量及其考察(日文)[Z].日本国际经济学会第69 全国大会报告论文,2010.

[5]中国国家统计局.199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6]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进出口排放量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