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洋 辛思维 于 伟
(1.吉林省双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双辽 136400;2.吉林省双辽市市区动检站,吉林双辽 136400;3.吉林省双辽市那木斯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吉林双辽 136400)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某些血清型菌株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季及夏季多发。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败血症、气囊炎、腹膜炎、脑炎和肿头症等,鸡的大肠杆菌病有时与其他病毒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并发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复杂,难以治疗,处理不当,可造成养鸡业巨大损失。
2008年11月长春郊区某个体养鸡户,养蛋鸡80日龄5000只,前6~7d发病,开始每天死亡2~3只,曾使用氨苄青霉素饮水治疗,效果不好,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死亡陆续增多,最多一天死亡15只左右。11月26日,送检3只病死鸡和3只活病鸡剖检,之后我们又亲赴鸡场采病鸡血10共分离血清。
病鸡精神委顿,翅膀下垂,站立不稳,多数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或灰黄黄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病鸡呼吸困难,呼吸时带有哕音;有的冠紫;有的肿头;有的腿、爪干瘪。刚发病时还吃点食,以后不吃不喝;部分鸡在昏迷状态中死亡,随着鸡群不断发病,整个鸡群的采食量和饮水量日趋减少,到送检的前一天已经减少正常时的一半。
剖检病鸡发现其气囊浑浊,气囊壁增厚、粗糙。五脏六腑普遍有肿大出血现象。气管粘膜出血,肺淤血、出血。上下眼睑严重肿胀,甚至眼睛难以睁开,切开肿头处见皮下有胶冻样水肿。
按照无菌程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37℃温箱内培养24~72h,用白金耳勾取菌落涂片,革兰氏颜色、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1-4]。
做分离菌的生化反应,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基本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5-9]。
吸取培养菌液0.2ml,分别接种20g重的小鼠到腹腔内。另设8只同样大小鼠腹膜内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对照。接种后在同一环境中隔离饲养观察。结果接种菌液的小鼠在72h内全部死亡,而对照小鼠安全无恙。判定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用常规药敏纸片法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高敏;对氟苯尼考、新霉素中敏;而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不敏感。
根据该鸡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和病死鸡的剖检变化,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结果.确诊该鸡群患鸡大肠杆菌病并发新城疫混合感染。
(1)立即清理鸡群,将病鸡挑出扑杀,焚烧,深埋。
(2)鸡舍应用克毒灵(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脲酸钠粉)带鸡消毒,1次/d,连续5 d。
(3)中西药物结合治疗:
①庆大霉素-TMP(三甲氧苄氨嘧啶)-利巴伟林
全天混合饮水4万IU/kg;TMP与庆大霉素重量比1∶4;利巴伟林100 g兑1500 kg水。
②金达康(广东广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是:板蓝根、蟾酥、牛黄、甘草、胆膏、雄黄等)。
拌料4 d,1次/d,1次4袋。
用药后前2 d有零星死亡,但第2 d开始,鸡群精神状态好转,采食量和饮水量增加,四天后停止死亡,采食、饮水量大增。之后又观察10d,鸡群疫情稳定,鸡群彻底康复。
(1)近些年,为了控制大肠杆菌病及肠杆菌科感染,我国各地一些饲料生产厂家,常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药物。因此,导致耐药菌株日趋增多。通过对此病例的药敏试验证明该鸡群感染的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因此,该养鸡户在发病时使用氨苄青霉素饮水治疗,没有起到防治效果,导致疫情进一步发展。
(2)该病例确诊后,我们对大肠杆菌的治疗用药,选用了药敏试验高度敏感的庆大霉素并配合使用增效剂,可提高庆大霉素的抗菌效果10~20倍。因此,临床应用效果很好,很快控制了疫情。
(3)对于新城疫的诊断,根据临床发病特点和剖检变化,可以初步做出临床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例大肠杆菌病的剖检变化非常明显,往往在临床剖检时会使人们忽视了对新城疫的诊断。
(4)对于单独发生或合并发生新城疫的病例,使用我国的一些优良中药制剂。例如,金达康可迅速终止疫情的效果。用完金达康之后,再使用新城疫L系疫苗4倍量饮水加强免疫一次,可进一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1]唐松喜.鸡新城疫的免疫程序和新方法[J].湖南农业科学,1988,(1):44-46.
[2]张正仁.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效价的检测[J].畜牧与兽医,1985,(4):46-47.
[3]王文彪.鸡新城疫的发生与防治[J].新农业,1994,(2):38.
[4]鸡新城疫的防治良方[J].中国农垦,1995,(8):32.
[5]管妙东.鸡新城疫的发生与防制[J].畜牧兽医杂志,2003,(6):43.
[6]陈太卫.万只鸡场鸡新城疫的诊治报告[J].畜禽业,1998,(9):34.
[7]张拥军,张雪松.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1999,(5):23.
[8]杨关茂,陈高明.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防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2,(6):41.
[9]杨海燕,徐俊秀,胡方建.对鸡新城疫的进一步认识[J].畜禽业,200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