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兰,杜 松,张玉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经验和方法的知识体系[1],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养生的理论与方法亦称之为“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中所言之“道”,就是养生之道。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立了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的养生原则,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药物保健则注意药养、药治、药忌、药禁等。运动养生更是功种繁多,动功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静功如内养功、强壮功、意气功等。
中医养生学在历代养生学家的不断实践和应用中得到较大的发展和完善。从学派而言,有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之分,这些学派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理论特征,也是养生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天人相应”亦可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基石。
2.2.1 天地赋予生命以生成发育成长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说明人体要赖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的生命起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太阳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地球的水是生命形质的原料。“四时之法成”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发育成长。“四时”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各有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是一个连续变化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
2.2.2 顺乎天地自然变化是中医养生学的根本要求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对中医养生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就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言,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四季交替和昼夜晨昏的变更,因此养生也必须顺应这样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对四季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在精神修养、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收、藏特点,既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还要力求“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
其次,每天昼夜晨昏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因此,为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开展室外活动,吐故纳新,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这时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风寒和雾露之气的侵袭。
认识和掌握天地四时和日夜晨昏的变化规律,是为了顺应其自然规律,并依循这种规律养生才可能健康长寿。《吕氏春秋·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强调只有依循规律方可健康长寿。
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和衰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正气旺盛是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卫外固密的象征,是机体健壮的根本所在,因此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护养人体的正气。
人体正气又是抵御外邪、防病健身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最根本要素。疾病的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又进一步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些论述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中医的正虚发病观。就是说,正气充沛虽有外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机体免于生病,患病后亦能较快地康复。由此可见,中医学所指的“正气”,实际上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它包括人体的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务。
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从人体生理功能特点来看,保养精气神的根本在于护养脾肾。
3.2.1 保精护肾以延年 肾之精气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扶正固本多从肾入手。为此,古人反复强调肾之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衰老的速度,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把保精护肾作为抗衰老的基本措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以及植物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肾虚者可导致这些方面功能紊乱,并能引起遗传功能的改变,从而广泛地影响机体多方面的功能而出现病理变化和早衰之象。临床大量资料表明,性欲无节制、精血亏损太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引起多种疾病,并过早地衰老或夭亡,说明重视“肾”的护养对于防病、延寿、抗衰老是有积极意义的。
具体调养肾精的方法主要从节欲保精以补肾、导引按摩补肾、食疗药养补肾3方面考虑。
通过调补肾气、肾精,可以协调其他脏腑的阴阳平衡。肾的精气充沛有利于元气运行,增强身体的适应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于自然。
3.2.2 调养脾胃以强体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脾胃为水谷之海,益气化生营血。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是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则强盛。脾胃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以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李东垣阐述“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思想,提出了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人折寿的观点。所以,《脾胃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元气不充,则正气衰弱。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正说明脾胃虚衰正是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故调理脾胃、扶正益气也是预防保健的重要法则。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整个机体状态加以调整,防衰抗老。从治疗学来看,调理脾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除了调治消化系统的疾病外,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种疾患都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脾胃的护养。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如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气功调养、起居劳逸调摄等,皆可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调理肾元在于培补精气,协调阴阳;顾护脾胃在于增强运化,弥补元气,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全身形、防早衰的主要途径。
中医养生学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护养正气作为养生的宗旨,从“天人相应”及“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主张从整体综合的角度认识生命和把握生命规律,其理论和实践方法极其丰富多彩,是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