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方导赤散方证病机的认识

2013-01-24 15:09:12杨富贵黄岁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方证心气组方

杨富贵,黄岁鱼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兰州 730000)

导赤散由北宋儿科名医钱乙所创,原治“小儿心热”之“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发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原来的“心气热”扩展到“心热移于小肠”,从原来的儿科到现在的内外妇儿等各科都有所采用。就其方证病机的认识,后世诸多医家进行过阐述,但却貌似不太切合钱乙的原意。本文将从新的思路上对导赤散方证病机进行阐述,以期能够还原导赤散方证病机的本来面目。

1 心阳受蕴实为“小儿心热”的本质

遍览《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导赤散方证病机的条文并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各条文均以小儿“心热”为其治,而并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可见钱乙创制导赤散的初衷就是专门针对小儿“心热”而设,而后世出现的“心移热于小肠”当是对其方证病机的拓展,并非钱乙本身之原意。那么钱乙针对小儿“心热”为何采用木通、生地、甘草、竹叶来组方,却没有用直接清泻心火的相关药物组方呢?要想弄清答案,笔者认为就要首先弄清楚导赤散方证所对应的小儿“心热”的成因和本质。

小儿乃“纯阳”之躯,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较,处于相对优势,在发病过程中易患热病。正如《小儿药证直诀》中所说“小儿纯阳,无烦益火”[1];而另一方面,小儿在生理上常又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肾常虚、肺亦常不足等特点。饮食方面又常不能自理,容易过饥或过饱,导致脾气受伤,故常会出现水湿内蕴、壅阻气机而为病;又心为阳脏而主通明,以阳气为用,心阳主持一身之阳,循三焦之气机而不断向全身输布着阳热之气,起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鉴于以上3种因素,笔者认为导赤散所针对的“心热”当以蕴郁之热理解为妥,而并非单纯之心火心热。如金·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第七》中所说:“半身以上,湿气有余,火气复郁,所以明其热能生湿”,“夏日火热极甚,则天气薰昧,而万物反润,以水出液,林木津流。及体热极,而反汗液出,是火极而反兼水化”[2]。热为湿阻而强,湿为热蒸而甚,热湿相夹则“心热”而生。此热循其经而扰及机体,便会出现“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目内赤”、“发搐”等“心气热”的证象。

明白以上关于“心气热”的形成机理,再来解释导赤散的组方原理,可以看出木通应该是导赤散的君药。木通入心、小肠、三焦经,有清热利水、宣泄三焦的作用,用于因蓄郁而成的“心气热”证,既可以导通心阳之气布散全身的通路,又可清其已蓄而成的有余之火;生地益阴凉营,既可防因木通过利而伤阴,又可强阴而制已盛之阳;甘草调和它药又护胃气,竹叶引经,全方各药相合,共奏畅心气而不伤正、伐郁热而不败胃之功,药味虽少,而理法精当。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十分吻合,体现出钱乙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的透彻性和在组方用药上的准确性。

2 小结

总之,笔者认为导赤散原本方证病机之“心气热”主要是热湿相夹之蕴郁之热,而不是真正的单纯的心热或心阳亢盛之火。而后世之“心热移于小肠”是其方证病机的拓展,并非钱乙之原意。其在组方机理上主要是以畅通三焦、宣通蕴郁之热为主,而并非单纯之“导心热自小便而出”。全方是一张集畅、清、利三法于一体的切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经典之方。

[1]宋·钱乙.小而药证直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

[2]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猜你喜欢
方证心气组方
晚秋乌桕树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有“心气”才大气
四逆散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必 要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