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科患者的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2013-01-24 11:15:44潘苗苗杨方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血液科预见性无菌

杨 阳 潘苗苗 杨方方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血液病科,河南 焦作 454002)

浅析血液科患者的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杨 阳 潘苗苗 杨方方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血液病科,河南 焦作 454002)

目的 分析总结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1 月 2 年时间共收治各类血液患者 118 例,分为对照组 59 例和观察组 59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诱发血液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操作规程,严格限制探视人数,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象变化和感染征象,加强心理护理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 59 例观察组中,感染 4 例,感染发生率 6.78%,59例对照组中,感染 16 例,感染发生率 27.12%,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血液科患者感染进行预见性护理,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科;护理对策;预见性护理;免疫抑制剂;感染;血象;无菌技术

血液科主要治疗造血系统疾病,即血液病。分4大类,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凝血疾病,淋巴瘤及其他。由于这些患者血液、骨髓、淋巴异常加上治疗所需的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免疫力下降、抵抗力降低,致使部分血液科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院内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本文通过对我院118例血液科患者进行观察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前评估,做好预见性护理,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归纳总结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2年时间共收治各类血液患者118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其中急慢性白血病60例,淋巴瘤26例,多发性骨骨髓病1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10例,其他血液病4例。

1.2 危险因素

①与疾病有关:血液科患者都因血液、骨髓、淋巴异常加上治疗所需的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免疫力下降、抵抗力降低,致使部分血液科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院内感染。②与无菌观念不强、创伤性操作有关: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技术操作不当,如注射穿刺、检查时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2]。③与化疗药物副反应有关:血液科患者化疗后易出现呕吐,而且自身营养缺乏,再加上原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多种原因加重了血液科患者抵抗力的下降。④与知识缺乏有关: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原有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也不尽相同,文化程度低的,卫生习惯不好的,自我保健意识的程度就低,就不能随时发现感染征象,提前预防。⑤与患者心理因素有关:由于有些血液病很难医治,特别是恶性血液患者,患者往往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每天忧心重重,担心治疗效果,有些家属对疾病知识不了解,不按规定执行探视制度,就会增加感染机会。⑥与住院时间和环境因素有关:如果血液科病房条件不好,消毒不好,病房人员拥挤就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如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多。

1.3 护理对策

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感染征象:认真监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时评估患者有无感染的征象,如有无咳嗽,牙眼肿胀、咽痛,有无溃疡,皮肤有无痊疮,肛周有无肿痛,告知患者配合,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操作规程: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前,认真清洗、消毒双手、止血带要一用一消毒,深静脉置管者应严格消毒,一次性用物等要专人专用,加强局部换药护理。每周更换贴膜两次,必要时视情况随时更换,封管液放置时间不超过8h,防止医源性感染[3]。③加强卫生宣教及指导、做好口腔护理:检查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告诉患者要经常洗澡,修剪指甲,并保持口腔、头皮、鼻腔、肛周等处的清洁,以防局部感染。观察口腔钻膜变化,每次餐后及睡前应用温水漱口后再以洗必泰漱口液或2%一4%苏打水漱口。要选择软毛牙刷刷牙,以防损伤牙龈,口唇涂油膏防干裂。化疗期间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及时清洗,避免进食粗糙、刺激性食物。有感染征象时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20分钟,预防肛周感染。④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刚入院时,要主动热情,做好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及各种设施使用方法,介绍医护技术力量及成功救治的病例,给予安慰鼓励,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尽量降低他们的陌生、焦虑、恐惧感。使患者增加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⑤病房严格消毒、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及探视时间:病房每日要紫外线照射30min,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20min,开窗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引起感冒。病房每日用优氯净拖地2次,擦抹床头柜等用物1次[4]。⑥指导患者增加营养:指导患者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半流质饮食,如鱼虾、瘦肉末、蒸蛋、牛奶、菇类、新鲜水果蔬菜,并注意考虑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⑦严格执行医嘱:按医嘱及时准确的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抗霉菌药物并观察疗效,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结 果

59例对照组中感染16例,感染发生率27.12%,59例观察组中,感染4例,感染发生率6.78%,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血液科患者是由于血液、骨髓、淋巴异常加上治疗所需的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致使部分血液科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院内感染。所以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要观察临床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前评估,采取心理疏导、卫生宣教、保护性隔离、口腔及皮肤护理、饮食指导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认真执行无菌技术及护理操作常规,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的目的。

总之,血液科患者感染是医院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只要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预见性护理,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李翠.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4):66-67.

[2]张和平.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预防[J].当代医学, 2011,17(31):68-69.

[3]何燕萍.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84-85.

[4]申飞梅,龚燕娟.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27(15):47.

R473.5

:B

:1671-8194(2013)03-0326-02

猜你喜欢
血液科预见性无菌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基数药管理中的运用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31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35期)2014-02-27 15:54:33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20期)2014-02-27 15: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