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2013-01-24 11:15:44禹跃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降温雾化重症

禹跃兰

(耿马县人民医院,云南 临沧 677500)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禹跃兰

(耿马县人民医院,云南 临沧 677500)

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在对小儿重症肺炎采取积极合理治疗的同时,通过加强护理措施,包括提供适宜的环境,合理的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维持体液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健康指导等。可以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从而实现早日康复。

重症肺炎;小儿;护理体会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1]。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其中以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和气候骤变时多见,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易患本病,且病情严重,容易迁延不愈,病死率也较高。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变化快,因此,容易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中毒性脑病等,且在抢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再度出现。直接危急患儿生命。但是如果能做到及时治疗,密切观察病情,配合精心的护理就能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对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科长期收治肺炎患儿,现将我科于2010年元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5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儿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1个月~4岁,住院天数2~14d。并发心力衰竭10例,嗜睡4例,喘憋、发绀13例、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38例。

1.2 临床表现及转归

本组65例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烦躁。重者表现为面色青灰、气促、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嗜睡、惊厥及心力衰竭。肺部体征闻及湿罗音,X线报告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除2例劝说无效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外,其余61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保持适宜的环境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根据天气情况每天通风2~3次,每次10~30min开窗时间,但要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对流风。室温要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50%~60%。将急性期和恢复期,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分室居住。如遇特殊感染,如:绿脓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应住单间病房。避免交叉感染。各种护理操作集中进行,舒适安静的环境能保证患儿更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2 合理的饮食

重症肺炎患儿多因高热、呕吐、腹泻等原因影响进食,所以在患儿能进食的情况下应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高热期多饮水,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必须采取正确的喂养方法,喂养时要耐心和细心,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引起呛咳、呕吐至窒息;咳嗽时暂停喂养,有呼吸困难者应抬高患儿头部或抱起喂,进食过程中要注意间歇休息。吸吮无力不能进食时改用滴管喂奶或鼻饲。严重者给予禁食。营养和水分可通过静脉给予补充。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给氧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气体交换和分泌物排除,从而减轻喘憋,改善缺氧状况。通常使患儿头颈部抬高15°~30°,呈头高脚低侧卧位,经常帮助患儿翻身更换体位或抱起患儿,以利于分泌物排除,减轻肺部瘀血和防止肺不张。②重症肺炎患儿由于炎性刺激,常出现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浓黏稠不易咳出,导致通气障碍。而保持呼吸道湿化和吸痰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措施。而雾化吸入是呼吸道湿化的一种,它能有效地排除支气管痉挛,使呼吸道湿润,减少分泌物干燥。起效快、疗效满意,但在雾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雾化前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梗阻,药液不能充分吸收,而影响效果。b.雾化时取头高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使雾化器的喷嘴和患儿的口鼻距离约10cm,过近过远都影响换气功能[2]。c.开始时雾量不宜过大注意气雾的流速和温度,尽量使气流和缓,温度不低于25℃。从小到大,缓慢增加。④雾化时间5~10分钟,每日2~3次。另外,雾化后拍背,用力均匀,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数分钟,不可用力过猛。拍背后及时吸痰,特别是雾化后10min吸痰,对缓解通气障碍有很大作用。吸痰要严格无菌操作。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同时将口鼻腔分泌物彻底清除。动作要轻柔,压力控制适当,时间不宜超过10s。重度患儿应吸氧2~3min然后再吸痰。③重症肺炎患儿通常将吸氧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根据病人的情况用头罩或面罩给予湿化氧,并随时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的流量视缺氧程度而定,轻度缺氧流量为0.5-1升/分,中度缺氧氧流量为2~4L/min,重度缺氧流量为5L/min左右;氧浓度不可过高,一般为40%。给氧过程中要观察疗效。同时要交待用氧注意事项,以免发生意外。

2.4 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

重症肺炎患儿大多数均有高热,在降温时首先选择物理降温,此方法起效快,相对安全可长时间反复使用。常采用的方法是:松解衣被,温湿敷,温水擦浴等。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如果物理降温困难时给予药物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以下,对于6岁以下的小儿主张尽量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目前多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处理后30~60min复测体温,高热时每1~2h测量1次,并做好记录。并严密观察,以防高热惊厥和体温骤降。降温后出汗多,要及时更换衣服及被褥,用热毛巾擦干汗,同时要给患儿多喝温开水或者静脉补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高热时口腔黏膜干燥,容易发生口腔炎,所以一定要加强口腔护理。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使用心电监护仪。病程中如出现双吸气,点头样呼吸,呼吸暂停等,提示呼吸衰竭。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工作。②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或昏迷提示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及时通知医师,备好镇静剂及脱水药。③患儿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憋喘加重,给氧和镇静剂不能改善,心率加快(婴幼儿每分钟在160~180次),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提示心力衰竭。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并报告医师进行处置。如用羊地黄制剂时要注意严格按要求时间给药,剂量一定准确。用药前一定要数脉搏,儿童每分钟低于60次,婴幼儿每分钟低于100次时要报告医师停药。注意观察羊地黄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嗜睡、乏力等。若患儿突然出现口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应考虑有肺水肿的可能,可给予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但每次不能超过20min[3]。④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有无呕吐及便血,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一旦出现应立即禁食,轻轻按摩腹部,肛门排气,行胃肠减压。

2.6 静脉输液的管理

肺炎患儿常需从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由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由于小儿肾功能发育还不健全,调节水电解质平稳的能力较差。所以治疗时要严格掌握液体的出入量。输液速度过快,液量过多时会加重心、肾负担,而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因此在给重症肺炎患 儿输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射动作轻柔,穿刺准确,熟练,注意保护 浅静脉血管,争取一针成功,避免患儿哭闹,加重缺氧。②严格控制输液滴速,24h量均匀输入,一般为8~12滴/分。半岁以下患儿使用输液泵,一般每小时10~15mL,维持液体24h均匀输入。③患儿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尽可能经口摄入营养,准确记录出入量。④在应用不同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及降低药效问题。⑤密切观察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并详细记录。

2.7 健康教育

①向患儿家长介绍肺炎的相关知识,介绍患儿的病情,并解释治疗用药的作用,疗程及对疾病痊愈的重要性。协助医护人员鼓励患儿克服痛苦,配合治疗。②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增加体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抗病能力。③要保持居室环境安静舒适,通风良好,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④指导患儿休息,要经常翻身和更换体位,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住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原菌污染空气,传播他人。⑤让家长了一些常识:如平时不要带小孩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与有呼吸道感染有接触,及时接种疫苗等。预防本病发生,一旦患病能在早期得到及时处理。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周静.38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 (1):64-65.

[3]范玲.儿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0-104.

R473.72

:B

:1671-8194(2013)03-0312-03

猜你喜欢
降温雾化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 17:15:38
动物降温有妙招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9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04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页岩气开发降温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2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