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管理

2013-01-24 11:15:44周小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口腔

周小娟

(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雷州 524200)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管理

周小娟

(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雷州 524200)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管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 2010 年 5 月至 2011 年 10 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小儿 265 例,通过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强化护士专科知识培训,对患儿在健康教育、心理、发热、口腔、饮食、皮疹、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总结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与护理管理经验。结果 265 例手足口病患儿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治愈率 100%。结论 护士掌握手足口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与落实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是提高患儿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管理

手足口病(HFMD)好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3岁以下幼儿发病率较高[1],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及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大多预后良好,有少数可发展为重症患儿(尤其<3岁者),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d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导致死亡[2],我院2010年05月至2011年10月对收治的265例手足口病小儿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与落实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合理用药及对症治疗,使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与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0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小儿265例,男159例,女106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16±0.21)岁;病程2~9d,平均病程(5.74±0.58)天;无发热13例,发热37.5~38.0℃161例,38.1~39.0℃79例,39.1~40.0℃11例,40℃以上1例;肢体抖动27例,嗜睡13例,呕吐11例,心肌损害12例,合并肺炎11例,合并脑炎13例;轻症227例,重症3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咽部、臀部疱疹或溃疡,手部疱疹多在掌心,足部疱疹多在足底,少数蔓延至膝部,口腔疱疹多在舌及两颊部,臀部疱疹多在肛周和骶尾部。

1.2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为加强隔离、适当休息、合理营养,所有住院手足口病小儿均给予炎琥宁、利巴韦利抗病毒,有呼吸道感染者加用头孢曲松等抗感染治疗,合并心肌损害者予大量维生素C。磷酸果糖营养心肌,对高热者予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重症病例予甘露醇降颅内压,短期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

2 结 果

经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与实施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及时治疗,265例手足口病小儿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治愈率100%。

3 护理与管理

3.1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本院设手足口病专门病区,病区分为医务、患者及家属双通道,全病区严格按传染病区分管理,对手足口病患儿行消化道、呼吸道隔离及接触隔离,控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2h[3],医护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每个病室配备含70%~80%乙醇快速消毒剂,以供不方便洗手时使用[4]。接触患儿戴口罩、帽子,操作时带一次性手套,一用一丢弃,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开关,使用洗手液洗手。诊疗、护理患儿过程中使用过的非一次性仪器、物品等都要擦拭消毒如听诊器、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擦拭2遍,病室、厕所地面、病床、桌椅及患儿接触过的物体表面、门把手等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2次/d,患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后清洗干净、煮沸消毒30min。患儿粪便在厕所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初步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系统处理,科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采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并标识清楚,每天处理。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及病室严格执行终未消毒处理。患儿的物品需消毒后带离。

3.2 开展培训与健康教育

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利用晨会、周会时间学习手足口病知识和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学习结果予以考核;组织护理业务查房,把护士带到床边,结合病例进行解析、提问,让护士直观地学习到手足口病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提高观察能力及专业技能水平。并在病区开辟手足口病预防与治疗护理专栏,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用科学合理、通俗易懂的解释,告知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消除其对手足口病的恐慌情绪,以正常心态接受治疗。

3.3 心理护理

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加上疱疹的疼痛刺激和穿刺的疼痛,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对此护士应倍加关心,耐心劝导,爱护体贴患儿,使用表扬和鼓励法,消除患儿陌生感,取得患儿信任,争取配合治疗,允许家属陪伴,使他们有安全感,多与家属沟通,耐心解答家属疑问,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4 发热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给予多喝温开水;如体温超过38.5℃,可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敷头部及大血管处或药物降温,如小儿退热贴贴额头或布络芬缓释混悬液口服等,根据患儿体重,严格掌握用药剂量,退热后患儿出汗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安抚患儿情绪,减少活动,注意休息。

3.5 口腔护理

本组患儿口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疱疹或溃疡,护士引导患儿晨起、饭前、饭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濑口,嘱每次含濑2~3min,含濑时应注意使口腔内各处得到充分冲洗,年龄小不会濑口的患儿饮10~20mL温开水或用生理盐水棉签轻轻地清洁口腔,以预防感染。避免用刺激性、腐蚀性的溶液濑口,可用思密达调均涂于溃疡面,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较大的患儿用双料喉风散,每日数次喷口腔疱疹破溃处,用后30min内不得进食,不喝水,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同时注意观察口腔粘膜糜烂、溃疡进展情况。

3.6 饮食护理

患儿多有发热,口腔疼痛而食欲减退或拒食,故饮食调配十分重要。可按患儿年龄、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刺激性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肉汤、菜粥等。食物温、清淡、可口,禁食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鼓励多饮温开水,以达到体内毒物的排泄。

3.7 皮疹护理

患儿衣着要柔软、舒适,被服要经常更换,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剪短患儿指甲,皮肤搔痒时勿用力搔抓,以防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温水淋浴,禁止用肥皂等刺激性沐浴液,皮疹局部可外涂炉甘石洗剂,如有出现溃疡或糜烂可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搽患处,预防感染。

3.8 病情观察

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快,变化多,特别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或不会准确述说病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及生命体征,密切观注手足口病的重症早期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护士应每15~30min观察一次病情,重点注意观察体温持续(38.5℃)以上,有无精神差、嗜睡、呕吐、肢体抖动、心率增快或减慢、皮肤发花、指(趾)发绀;呼吸频率和节律变化、有无咳嗽、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配合抢救并做好详细护理记录。

3.9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后,应注意休息和调理饮食,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常通风,勤晒被服,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4 小 结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经复杂的疾病,近年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且发病人群多为婴幼儿,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隔离是控制本病扩散的关键。通过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合理用药和及时治疗,本研究265例手足口病小儿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治愈率100%。这说明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积极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加强病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救治力,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严格消毒隔离,切实做好相关并发症的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并有效对公众进行健康宣教,将有利于提高手足口病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S].2010:78-79.

[2]张格荣.手足口病门诊护理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 8(9):104-105.

[3]王智敏.3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及护理[J].求医问药,2012, l0(1):129-130.

[4]黄小珍.大批量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3):264-266.

R473.72

:B

:1671-8194(2013)03-0292-03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48:42
手足口病那些事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警惕手足口病
幼儿园(2020年18期)2020-12-30 11:58:02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启蒙(3-7岁)(2019年5期)2019-06-27 07:25:04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4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2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