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钙化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的价值应用

2013-01-24 11:15:44金青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螺旋硬化造影

金青龙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冠状动脉钙化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的价值应用

金青龙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因,作为一种病理现象,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条件下,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成为临床医学领域协助疾病诊断和检查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技术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冠状动脉钙化;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临床应用

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引发心脑系统疾病的一种病症,冠状动脉钙化属于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检查和筛选具有明显效果。当前科技条件下,CT计算机体层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临床应用较广,多层螺旋CT造影作为重要的影像扫描技术手段,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检查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来检查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有益于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1,2]。

1 冠状动脉钙化简述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冠状动脉钙化通常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钙盐沉着现象,冠状动脉的钙积沉现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突出病理特征和特异性标志。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退化形式及结果,其形成机制属于复杂主动的可调控过程。尸检证明,冠状动脉钙化总是发生在粥样硬化病灶中,出现于局部冠状动脉显著狭窄区域的的血管壁。所有的冠状动脉钙化均与其内膜粥样硬化病变有关,冠状动脉钙化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变性组织细胞与细胞分解时释放的磷酸盐结合后再与钙结合形成磷酸钙沉着于粥样斑块内,类脂质中钙亲和性强的磷酸酰丝氨酸也会引起钙盐沉积;许多代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也可发生冠状动脉钙化,年轻成人的动脉钙化表现为脂质核脂质小体中的结晶钙聚集,当矿化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纤维组织增加及脂质成分沉淀。冠状动脉少量钙化会发生在邻近内弹力板纤维斑块内,多数钙化出现在坏死内膜内,其冠状动脉狭窄明显。近年来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钙化的钙沉积多数发生于近战型病变中,显示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存在和严重程度,钙化斑块数量反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域大小,有研究认为,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可能改变粥样硬化斑块的机械特征,轻度和中度狭窄斑块可能导致动脉血管破裂及冠状动脉综合症,冠状动脉钙化范围越广,冠状动脉疾病发生概率越高。冠状动脉钙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具有独立影响。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程度的体现,冠状动脉钙化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早期指标。

2 多层螺旋CT造影在冠状动脉病检中的技术优势

医学CT是利用X线集束对人体结构层面进行扫描处理形成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将探测器沿人体长轴呈螺旋式轨迹扫描,可快速连续的采集扫描数据,获取三维重建图像,使血管立体成像成为可能。多层螺旋CT造影属于一种新型CT成像技术,它采用锥形X线集束和多排探测器,能够进行长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扫描,可自动调整扫描条件参数,检查全面细致,无病灶遗漏现象,三维重建无伪影干扰出现,图像更接近于立体解剖图像,可反复进行各种模式的图像重建,能够实时显像,病变检测率高。多层螺旋CT成像系统在一次扫描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投影数据,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较高,移动伪影少,整个扫描范围内血管图像的连续性强,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率高,细微结构显示清晰。

相对于冠状动脉的疾病检查来说,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以亚秒级扫描速度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来实现冠状动脉成像,对于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的形态异常效果明显。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冠状动脉病检实用方法,多层螺旋CT造影能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及其钙化病灶等,特别是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其相关病因确定较为高效,同时能显示动脉血管的管腔、管壁情况;多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多方位显像能力较高,血管成像信息量大,能进行高分辨力图像检查,观察夹层动脉瘤内膜片,真假腔血流成像。相对来说,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具有无创性、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更薄等技术特点,临床信息提供精确,成为临床医学检查诊疗的一项重要手段。

3 多层螺旋CT造影在冠状动脉钙化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面进展较快,对心血管影像研究体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几年来,本人通过采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多例冠状动脉钙化检查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3.1 冠状动脉钙化的多层螺旋CT造影影像检查方法

借助64排螺旋CT扫描仪,使用扫描层厚0.625mm×64mm排列的探测器,管电压120-140KV,采用高毫安输出球管以800mA峰值输出,螺旋扫描速度控制在不低于0.35s/转的范围内,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采集数据以及单、双或多扇区图像重建算法,螺距3~6、视野25cm×25cm,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根据患者个性体重和扫描范围定量以3.5~5mL/S速率于肘前静脉穿刺注射总量75~80mL后,延迟时间13~16s;以相同速率继续追加注射对比剂,选择气管隆突至心脏膈面范围,在观察部位血管内造影剂充盈达高峰期时作连续扫描,扫描时间控制在5~10s,扫描完毕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重建并作三维图像处理,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钙化程度,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

3.2 多层螺旋CT造影对冠状动脉钙化诊断价值的评价

研究发现,多层螺旋CT造影对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钙化敏感性高。多层螺旋CT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2~3级甚至4级分支及其管腔血流通畅程度,对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特别是前降支病变显示率较高,多层螺旋CT造影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5%,钙化型斑块检出率为84%,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的最佳重建图像为75%相位窗,其分支结构图像显示清晰,对冠状动脉斑块显示良好,能有效反映出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病理结构,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较佳。

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钙化与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与冠状动脉内膜及中膜厚度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主干的近心段,发生率以前降支的近中段最高,冠状动脉钙化检查中,用钙化面积乘以CT峰值得到的钙化积分是目前检测冠状动脉钙盐沉积定量分析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斑块CT值测定,可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计算,明确斑块的形态、位置及长度及斑块与冠状动脉分支的关系,对易损性斑块的评价也有一定价值。动脉粥样硬化在冠状动脉重构阶段尽管斑块钙化处于不断发展中,但管腔内径却并无明显变化,随着粥样斑块的增大和钙盐的大量沉积,冠状动脉管壁弹性逐渐丧失,其管腔内径开始变小而出现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管壁欠规则或固定狭窄部位均被认为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钙化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对冠心病筛选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冠状动脉钙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个体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钙化者的心血管性疾病发病率是无钙化基础者的3倍,利用多层螺旋CT造影的冠状动脉钙化检查能够有效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通过冠状动脉钙化的量化分析,能够观察其粥样硬化病理变化,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及其病变范围程度预测及预后控制。

初步研究也发现,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的非钙化检查,尤其是动脉狭窄不明显的非钙化斑块显示效果不明显,由于部分血管的容积效应影响其斑块密度的准确测量,对斑块病理结构判断会存在一定误差。

总之,当前医学科技条件下,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以其高密度分辨率和扫描层厚度较薄、可重复检查等技术优势,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无创检查提供了便捷途径,利用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检查冠状动脉钙化明显的图像效果。

[1]卢艳红,郭顺林,王刚,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7,33(2):72-76.

[2]胡秀华,章士正,黄文鑫,等.16层螺旋CT检测冠脉钙化斑块的狭窄程度[J].中国医学科学院报,2006,28(1):40-43.

R543.3

:A

:1671-8194(2013)03-0049-02

猜你喜欢
螺旋硬化造影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螺旋变变变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