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杰
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评定
孙丽杰
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注射液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6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救治疗效做回顾性分析。结论:咪达唑仑注射液由于其起效快,对血压及呼吸的抑制较传统药物小,对地西泮未能控制的RSE是安全有效的。
咪达唑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RSE)是指经单独应用足量一线抗癫痫药物或一线、二线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不能控制的,且持续发作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者。RSE病情极其危重,死亡率高,多达30%以上且治疗非常困难。因此,早期、迅速、有效的控制RSE对患者的预后非常有益。现将我院收治的26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病例应用地西泮及咪达唑仑控制的效果做回顾性分析。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07年6月至2012年10月符合RSE诊断的住院抢救病例,男20例,女6例;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65岁;原发性癫痫7例,继发性癫痫19例,其中脑血管病后遗症10例,脑外伤5例,酒精戒断综合征4例。26例患者均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抗炎、保护胃粘膜、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治疗同时,14例病例首先应用地西泮10mg,以每分钟3~5mg速度缓慢静脉注射,10~15分钟后重复给药或以100~200mg溶于生理盐水250~500ml中于12~24小时内缓慢滴注,RSE得到控制的10例,其中呼吸受抑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5例,无效的4例,其中死亡2例。12例病例给予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注射2~3mg后,继以生理盐水100ml加入咪达唑仑30mg,以0.05mg·kg-1·h-1静滴维持,24小时后停用咪达唑仑改用常规口服抗癫痫药物。
单纯应用地西泮静脉注射控制RSE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疗效差,风险大。应用咪达唑仑静脉用量5~10mg后RSE即得到控制,癫痫得到控制1小时后患者意识基本恢复,停用咪达唑仑24小时后无复发病例,无呼吸抑制及死亡病例。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定义为癫痫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30分钟不缓解,或反复发作且发作间期意识不恢复达到或超过30分钟[1]。其病因多样,儿童及青壮年以脑外伤、脑炎、脑肿瘤居多,而老年人则以脑血管病、脑外伤和变性疾病为主。癫痫持续状态是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神经内科急症,通常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其预后与病因及癫痫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息息相关。而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对一线抗癫痫药物耐药,因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如癫痫持续发作超过1小时,大脑及周身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足,即可引起弥漫性脑缺氧缺血,电解子紊乱及酸碱失衡,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和死亡,所以,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癫痫终止发作[2]。地西泮静脉注射是控制各型癫痫状态有效的首选药物,但静脉应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短,易反复发作。咪达唑仑做为一种新型的AEDs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国外已有小样本报道[3],其特点为起效快,在体内代谢快,对血压及呼吸抑制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应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病人,是当前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1]刘晓燕,黄珍妮,秦炯,等.不同类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2:73.
[2]吴江,贾健平,崔丽英,等.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0.
[3]Naritoku DK.Sinha S.Prolongation of midazdam half-life after sustained infusion for status epilepticus.Neurology,2000,54(6):1366-1368.
R742.1
A
1007-8517(2013)02-0115-01
20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