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3-01-24 07:00:04张建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类抗生素药师抗生素

张建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医学院笫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抗生素系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1]。抗生素种类繁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的使用率约为80%,一级医院的使用率约为90%[2],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各级医院均存在使用不规范的问题。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健全,各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普遍提高,使得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现象更加突出。因此制定临床应用规范,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保证抗生素治疗的安全有效变得尤为重要,现就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如下。

1 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抗生素的选择不当,一线医生对抗生素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用抗生素。例如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一搬新生儿脐炎轻者选阿莫西林胶囊口服,严重者选用氨苄西林或哌拉西林静脉滴注。同时,临床上无指征使用抗生素现象相当普遍,例如普通感冒、水痘等病毒性感染者,在无应用抗生素指征的情况下有80%的患者被使用抗生素,这样使患者的机体正常菌群严重失调,防御屏障被破坏,抵抗力下降,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并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1.2 用药方法和剂量不当,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对于抗生素的给药时间、次数和方式不合理,尤其是门诊患者治疗时,为了静脉滴注方便,一般每日给药一次。而抗生素的给药次数根据其半衰期应每日2~4次,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在一般的医院,氨基糖苷类与万古霉素类抗生素的应用也不具备血药浓度的监测条件。

1.3 抗生素配制后静置时间过长,抗生素中的青霉素类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放置时间越长分解越多,这样不仅使药效消失,而且产生的致敏物质也增多,按照青霉素类在盐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宜在药液配制后0.5~1小时内输完,在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医生统一查房下医嘱后,护士会统一取药配药,再逐一用于患者,这样做很难保证在短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药物输到患者体内,使得药效降低,致敏物质增多。

1.4 抗生素联合应用不当,一些医务人员只考虑到理论上的协同作用,往住忽略了抗生素的配伍禁忌。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繁殖期杀菌药,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粘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失,细胞液泄出而死亡,对繁殖期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3],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速效抑菌药,它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使细菌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降低β-内酰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2 解决方法

2.1 首先要明确诊断 在给患者应用抗生素前,应该先确定该患者是否细菌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则不应使用抗生素。临床实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所致,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持应用抗生素不仅耽误病情,消费医疗资源,增加医疗费用,还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2 区别对待抗生素 鉴于青霉素类的不稳定性,宜在临用前进行药液的配制,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于0.5~1小时内滴完,这样做一则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二则可减少药物分解并产生的致敏物质。把青霉素类药物溶于少量液体中快速滴注的方法已是趋向[4]。

2.3 制定方案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规定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分线管理原则、预防性使用原则、联合应用治疗原则[5-7],医院可根据该指导,结合实际,使医务人员做到人人皆知有章可循,并要求临床各科室把抗生素合理应用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加强抗生素的分线管理 医院应严格抗生素使用分线与各级医生使用权限管理,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使用二线药物治疗时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同意,若使用三线药物时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科主任同意,一定要做到治疗及时,用药合理。这样做可防止高档抗生素的滥用。

2.5 临床药师的协同制约作用 医院的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指导,参与并监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临床药师熟悉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等,医院应给临床药师搭建起发挥专业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当好医师和护士的参谋,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的过程中发现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应及时干预并及时通知医师与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2.6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医疗卫生系统应经常举办合理用药讲座,尤其对一线医生进行抗生素应用的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生素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只有医生、药师、护士共同关注,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临床中抗生素应用合理的问题。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抗微生物药物[M].新编药物学,16版:44.

[2]徐濳,孟贵英,赵学军等.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2(12):930.

[3]廖琼峰,谢智勇,谢冰玲,等.抗生素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0(9):539.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抗微生物药物[M].新编药物学,16版:49.

[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2026.

[6]杨玉凤.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262.

[7]缪淑霞,丛军兹,王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4028.

猜你喜欢
类抗生素药师抗生素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