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国纯 盛云峰 孙照磊(黑龙江省8511农场完达山良种奶牛场)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两种形式之一,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其特征为积液、腹痛、腹胀和脱水等症状,多数病例集中出现在产后1个月内。笔者在奶牛场手术治疗若干例真胃左方变位的奶牛,奶牛均痊愈,在此将手术治疗要点和大家分享。
奶牛发生真胃左方变位时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排粪量减少,腹泻或粪便呈干稀状交替出现,体温、呼吸基本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左边腹胀,积液,坎窝下陷,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无瘤胃蠕动音。在左侧8~13肋间肩关节水平线处进行叩诊和听诊,可以听到清脆的钢管音;在左侧9~11肋间肩关节水平处穿刺,可见红褐色穿刺液,pH值2.5~4.0。
根据奶牛的临床病征,结合听诊、叩诊、穿刺,真胃左方变位一般很容易确诊。
1.术前准备。术前让病牛休息半天;并注射反刍针剂,以调节瘤胃兴奋,促进消化,为手术成功做好准备;同时准备手术刀、缝合针线、纱布、止血钳、镊子、塑胶排气管等器材,配制2%和0.5%的盐酸普鲁卡因麻醉药品、消毒液和糖等注射药品。
2.手术过程。将牛头绑定在颈夹上,手术部位选择在右侧坎窝第4腰椎横突下方一拳距离处,剃毛、消毒并确定具体手术部位。同时输糖、钙以维持机体所需能量。
麻醉用2%盐酸普鲁卡因腰旁神经干传导麻醉,具体操作是在第1和第4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下方,第2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下方(麻醉部位简称1、2、4,前、后、前);用20毫升注射器针头每麻醉点先垂直进入上述部位约6厘米处注射15毫升,然后边提注射器边注射完剩余的麻醉药剂。并在具体手术部位用0.5%的盐酸普鲁卡因取多点做菱形局部多层浸润麻醉。
依次切开皮肤,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和腹膜。手术过程中注意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用纱布轻压出血部位止血;小血管出血,可用止血钳钳压止血;大血管出血,用结扎止血。切开腹膜,腹膜较薄,先用手将腹膜与最后肌层分离,用镊子夹起腹膜划一条小口,术者左后食指和中指伸入创口,在手指的引领下剪开腹膜至适当长度。
切开腹腔后,术者手臂经瘤胃隐窝伸入腹腔左侧触摸真胃,此时真胃多数臌气,用内径0.8厘米左右的橡胶排气管连接20号针头刺入真胃鼓起最高点放气。气体排除后,术者将手臂从右边切口处沿腹腔底部伸向左方探摸真胃,将真胃经腹底壁拉至正常位置后复位,用缝线将真胃大网膜远端固定在手术刀口下角,避免其他部位固定而引起创伤感染。
腹壁缝合时,先用青霉素水溶液冲洗并整理创缘;然后连续缝合腹膜,接着逐层对齐连续缝各层肌层,每层缝完后用青霉素水溶液冲洗;最后结节缝合皮肤,用碘伏涂抹皮肤创口。
3.术后护理。术后为防止奶牛脱水和继发感染,每天静脉注射葡萄糖、10%的氯化钠溶液和青霉素,连续注射3天。让牛任意采食,补充营养丰富的精粗料及青绿饲料。7~9天即可拆线。
1.右坎窝切口。右坎窝处切口,操作方便,便于真胃的复位和固定。
2.麻醉过程。深处注射后不断的上提注射一定量的麻醉剂,并在手术切口采用菱形局部浸润麻醉,提高了麻醉的效果。
3.真胃固定。真胃固定在刀口下角,方便快捷;避免以前固定在其他部位引起的创伤感染,同时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该手术简单快捷,及时发现治疗该病,术后注重护理,成功率几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