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智科 王晓琳
吴箎,字简庵,号渭泉,清代江苏如皋人。既为名医,又为名臣,精于医理,辨证施药,奏效如神,为官行政能力强,是古代典型的儒医和坐堂医,“良臣而兼为良医者”。清人沈岐称其“岐黄之学冠绝一时,辇下名公卿造庐求请者,冠盖相望”[1],时人赞其“政绩与医理均臻绝顶”。
于1836年撰成,为医案著作。吴箎生前并未付梓,殁后,其哲嗣燮堂促其付梓传世。现存版本4种,一为清道光十七年树慈堂刻本,二为民国八年(1919)鄞县曹炳章校刊,上海集古阁石印版本,另有清抄本1种及民国上海鸿宝斋书局石印本。
吴箎以笔记体裁,记录临床治疗验案,寓医于文,医文并茂,医案详细,论理透彻,理法方药兼备。全书要言不繁,切中临床,充分展示了吴箎临证心得、独到诊疗方法,以及临证灵活变通、耐心细致的诊治风格。是一部颇有影响和特点的笔记体裁临证医学著作,对当今仍有较大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
3.1 擅长内科,兼及妇儿 《临证医案笔记》全书共六卷,分列诸证37门,其中内科杂证者30门,兼及妇人病及小儿诸证7门。涉及内科病病种多、范围广。有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伤寒、瘟疫、暑证、湿证黄疸;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以病位命名的头痛、胁痛、腰痛等;以主症命名的咳嗽、喘促、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肿胀、汗证、血证等。所列病种涉内科各系的主要病证,如肺系的咳嗽、喘促等;心系的心痛、胸痛等;脾胃系的反胃、噎嗝、呕吐、胃脘痛、泄泻、痢疾;肝胆系的黄疸、胁痛、疟疾、眩晕、中风等;肾系的肿胀、淋浊、遗溺、遗精等;气血津液病证的痰饮、汗证、血证、虚损以及杂证。
3.2 善用经方,活用时方 吴箎精研伤寒,“博求各大家经方辨证诸书,专心研习,句疏字栉,阅数年,得古人处方用意之妙,按脉自治,积痼顿痊,而肤体充实,营卫亦固”(《临证医案笔记自序》)。其习仲景方,用仲景方,不拘泥于仲景方,不排斥时方。桂枝、柴胡、泻心、承气类诸方应用自如,但毫无固执之嫌。如“相国戴莲士,发热头痛,干呕烦躁,众皆以冬月伤寒,当用麻黄汤发汗。余曰脉浮大而滑,此外感风邪,内停痰饮,且脉浮而不紧,邪尚轻浅,非伤寒邪甚而深也,宜进参苏饮去枣加枣仁、葱白以解表和中,则邪散而痰消矣。次日客邪悉退,脉静身凉,惟心部虚涩,乃思虑劳心,故虚烦不寐,易服归脾汤数贴而愈。”强调“有是病即宜是药,切勿胶执”。
3.3 辨证精准,用药独特 吴箎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施证用药,独具一格。如案载:“胡,据述十六岁时患呕吐酸水,腹胁疼痛,每治吐以补脾温中利湿之剂,治痛则用姜、茉、桂、附香窜热药,随发随治,终不能愈。”吴箎则以龙胆泻肝汤数剂,竟除痼疾。病家反问“以十年痼疾,众医皆用温补,而公独以凉药得愈,可闻教乎?”其答曰:“体壮阳旺,脉病又属火证,投以泻火之品,所谓药病相当耳。”其由脉诊左关弦急而数,认为是肝胆之火而非虚寒也。又“农部柳宜斋太夫人,素体羸弱,缘避暑受凉即恶寒呕吐,嗣则时吐酸水不已,且粥汤诸药入口即吐,众医束手无策可施。”他急用甘蔗汁、姜汁和匀,陆续与服,继用人参、麦冬甚效,又加半夏、橘红、茯苓,连服数剂,酸痰呕吐俱止。前医误投桂附温补,以致肝气上逆,胃津耗竭,虚火上冲,而非胃寒之证,治之反也(《临证医案笔记·呕吐》)。从吴箎所记医案中可以看出,其精于医理,重视脉象,辨证精准,用药独特,疗效显著,为医家临床辨证开阔了视野,值得学习和借鉴。
3.4 重视脾肾,崇尚温补 吴箎采用温补之法,调节脾肾之功能,巩固正气,疗效显著。“脾胃”篇中,案载:“钦使大司寇陈望坡,道过临淮,晤述一路劳役,精神疲惫,手足厥冷,谷道不消,大便溏泻,所带藿香正气并枳实消痞及六合定中等丸服俱无效。”吴箎诊后,认为“当进附子理中汤加肉豆蔻、益智仁、补骨脂,晨服八味桂附丸以补正气而壮元阳,使胃强脾健,元气日充,则起居精神自必胜常”。又案载:“抚军张兰渚,食后胃脘瞋胀,饮食不纳不消,倦怠多痰。诊脉虚迟涩。”“即用六君子加附子、干姜、当归、枣仁补阳益气养营,使气足脾运则寒痰除而谷食倍进矣”。在“虚损”篇中,案载:“参赞尚书德子脉缓大无力,缘军旅劳心竭力,饥饱失时,脾胃受伤,邪得乘虚而入,故头痛发热,时作时止。此内伤不足之证,而非外感也。服用补中益气汤加熟附。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使补养气复则痊。”吴箎善用温补之药附子、干姜、益智仁、补骨脂等,补阳益气,温肾壮阳。对气虚阳弱发热之证,用甘温除热之法而取效。
[1]吴 箎.临证医案笔记.刊本[M].道光十七年(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