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爱国(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委员会)
畜禽规模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也成了有志者创业的平台和资本投资的载体。历经疫病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的重重考验,经营成功风光无限者大有人在,经营失败黯然退场者亦不在少数。经过近十年对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历程的所见、所闻、所思,笔者认为,畜禽规模养殖需要理性投资。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投资项目亦是如此。从事畜禽规模养殖,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养殖项目,选准、选对了养殖项目是成功的一半。应重点围绕以下五项原则来考量和选择养殖项目:
一是懂行原则。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个不懂行的人,贸然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行业,要么必死无疑,要么半死不活。从事畜禽规模养殖要投资自己非常熟悉的养殖项目,或者对想从事的养殖项目事先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研究,然后进行审慎决策,切忌羊群效应和从众心理。
二是大众需求原则。畜禽规模养殖投资规模相对较大,畜禽及其产品的产量也较多,要选择有大众消费基础的大众化养殖项目,才能有较大的市场容量消化其产品,肉鸽、鹌鹑、山鸡、野猪等市场容量相对较小的特种养殖项目,原则上不适合大规模投资。
三是景气上升原则。投资一个养殖项目,要看当前的发展态势,更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某个产业,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大量资本进驻,出现产能过剩,切忌盲目进入。要选择未来消费需求空间较大、前景看好的养殖项目进行投资。
四是政策利好原则。市场与计划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政府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某些行业进行抑制或扶持,是计划调节的主要手段。选择畜禽规模养殖项目,要顺势而为,凡是政府收缩和抑制的产业,原则上不介入,要选择政策环境较好、财政扶持力度较大的养殖项目予以投资。
五是资金规模与项目匹配原则。畜禽养殖与工业生产不同,具有生物产业的典型特征,要经过种畜禽生产、商品畜禽繁殖、苗畜苗禽培育、商品畜禽生产等过程,不同畜禽繁殖率、繁殖周期、管理效率相距甚远。牛、羊等繁殖率低、繁殖周期长、管理效率低的养殖项目,适合中、小规模投资。生猪、家禽等繁殖率高、繁殖周期短、管理效率高的养殖项目,适合较大规模投资,亦适合中、小规模投资。
畜禽养殖地点的选择,有好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找个养殖的地方还不容易,实际上相当部分规模养殖场选址并不理想,不仅增大防疫风险,而且会增加成本。筛选理想的规模养殖投资地点,需从以下四方面考量:
一是地方政府政策环境。投资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项目,可以跨县、跨市、跨省选择投资地点。在同样的国家政策环境下,各地政府对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政策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原则上应选择被当地列为主导产业、财政扶持力度较大的地方进行投资。
二是运输成本。在产销分离的情况下,选择投资地点不能离主销区太远,以免过分增加产品运输成本。
三是原料来源。选择投资地点,要考虑饲料、苗畜禽等投入品的来源,当地能提供最好,不能提供的,要有低成本的运输方式。
四是防疫条件。应选择交通相对便利,交通流量较小,周边人居较少,周围养殖项目较少,与道路、住宅、学校、养殖场均保持适当距离的地方,具有较好的防疫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波动已成常态,畜牧业亦是如此。如生猪产业已经形成了交替涨跌、循环往复、周期4年左右的波动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还会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叠加,加剧波动幅度,拉长或缩短波动周期。把握最佳投资时机,可以充分利用行情上涨波段,提高盈利水平和投资收益率。最好的做法是:充分调研市场,预测行情的低点,在低点之前,与规模养殖圈舍建设周期等长的时点,开工建设养殖圈舍,建成投产后正好赶上上涨行情。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畜禽规模养殖项目采取了与此相反的做法,在行情高点开工建设畜禽圈舍,建成后赶上行情下跌,不仅造成投资失利,而且带给投资者不良的投资体验。
投资收益与风险如影随形,有收益就有风险,收益越大风险亦越高,如何使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既是一门学问,亦是一种技巧,需要足够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态,才能平衡好二者的关系。一旦选择好项目、地点、时机,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效管控风险是投资成败的关键。
一是管控疫病风险。要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着手,控制传染源的进出,切断传播途径,科学免疫,封闭管理,一着不让的做好防疫工作,将发病率、死亡率降到最低。
二是管控市场风险。要学会观察和分析市场,在所投资产业市场过热、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要学会和舍得撤退。当产业处于正常波动周期的过程中,要在行情顶部缩减生产规模,在行情底部适时补栏,从而保住到手的收益,回避市场风险。
三是管控好经营风险。要根据自己的资金规模,合理确定投资规模。融资经营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原则上不能超过50%,防止资金链断裂,被迫中断生产活动。要留足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的比例保持在1比1左右,要防止圈舍建好了,因缺乏流动资金而无法投产。要控制融资成本,年息超过20%以上的融资,投资畜禽规模养殖很难获得收益,甚至造成亏本,年息30%以上的高利贷,用于畜禽规模养殖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