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影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体会
施 影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将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同时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自然分娩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2例自然分娩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因交接不清而导致的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由于交接不清等原因而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对照组52例患者中7例患者因交接不清等原因而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其发生率为13.4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的减少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产科分娩室;转出交接表;护理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加强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护理风险事件仍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产科则是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1]。产妇自然分娩后由于交接不清等原因而导致的护理不当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降低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我院为提高产科分娩室产妇的护理质量,探讨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于2010年1月开始将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自然分娩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2例自然分娩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27岁,平均年龄24.3岁;其中32例患者为初产妇,16例患者为经产妇;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26岁,平均年龄25.1岁;其中34例患者为初产妇,18例患者为经产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设计
本次研究使用的是由我院自行设计的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其主要内容包含四部分,①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病历号、产后诊断、入待产室时间、离开待产室时间;②生命体征:其主要包括患者意识情况、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几个方面;③用药情况,其主要用于记录患者静脉用药情况;④产后观察记录,其主要包含患者宫底高度、子宫收缩强度、产后2h阴道出血总量、会阴情况、是否有外阴水肿现象口会阴垫是否有恶露现象等。
1.2.2 使用方法
患者自然分娩后由助产护理认真填写交接表的相关内容,同时要进行签名。产妇分娩后在分娩室进行2h的观察,然后由助产护理人员送回病房,同时助产护理与病房护士要以交接表内容为依据认真进行交接,病房护士确认无误后应进行签名。同时护理人员应每天对交接表进行存档保留,保存前应明确注明交接日期。
观察组48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由于交接不清等原因而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对照组52例患者中7例患者因交接不清等原因而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其发生率为13.4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风险管理即医疗机构为预防及减少由于药物损伤、意外伤害等原因而引发的财务损失、威胁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行为[2]。护理风险即患者、医疗机构的经营体、医护人员等可能受到损害或损失[3]。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
护理服务是一把双刃剑,其不仅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可能会由于某些失误而导致患者、医护人员或医疗机构出现不必要的损伤。相关研究表明,美国每年有约10万人由于医疗护理事故死亡;而在加拿大及新西兰,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高达10%左右[4]。因此,加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护理安全是护理风险管理基础,确保患者就医期间的安全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点,同时也是医疗机构实现优质服务基础,并且也是患者在就医时选择医院一项重要参考依据[5]。因此,加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确保医疗安全对医疗机构本身及医护人员而言都非常重要。
我院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于2010年1月开始将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并且还要求助产护士和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时还要做到“一个要求,两个掌握,三个留意”,所谓一个要求即要求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两个掌握即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检查结果等进行掌握,同时还应掌握患者的医疗费用等;三个留意即对患者与其家人沟通交流后的情绪变化进行留意;对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期望及疾病相关知识认识情况进行留意;对医护人员的自身状态进行留意。病房护士必须要严格执行上述要求,耐心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逐渐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我院将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由于交接表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记录,从而使得病房护理人员可准确无误的对患者进行接收,从而有效的发挥了交接表的提示作用。同时护理人员在填写交接表时大部分内容都可通过打对号的方式进行,无需大量填写文字,这就有效的缩短了交接时间;此外,由于交接表的内容较为全面,且记录清晰,可有效的患者自然分娩后的各项病情信息进行传递,为护理工作的连续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由于口头交接遗漏、不清等原因而导致的护理人员间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促进了病房护士和分娩室助产护士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调性及凝聚力,从而通过护理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48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由于交接不清等原因而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对照组52例患者中7例患者因交接不清等原因而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其发生率为13.4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将产科分娩室产妇转出交接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的减少护理纠纷及护理不当事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周立群,丁笑梅,单梅.护士长每日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0,5(10):788-789.
[2] 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5-826.
[3] 赵慧娟.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右江医学,2012,40 (3):435-437.
[4] 魏红.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8(7):513-514.
[5] 邓璐璐,刘少鹏.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142-143.
R473.71
B
1671-8194(2013)31-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