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瑛,黄若刚,于建平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灾后迅速反应,积极开展灾区卫生防疫救援工作,通过采取应急监测、风险评估、应急检测、健康教育等手段,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抗灾防疫目标,也为城市水灾后防疫工作积累了经验。
7月21日,北京城遭遇61年以来最大降雨,总体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全市平均降雨量170 mm,其中,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 mm。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此次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105km2,受灾人口190万人,房山、丰台、门头沟、通州和石景山5个地区受灾严重,以房山区最为严重。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1],79人遇难[2]。
2.1 启动应急响应,开展灾后风险评估 7月22日8:00,北京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应急处置、传染病防控、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病媒与消毒等相关领域专家赶赴受灾严重地区进行灾后防疫风险评估。通过专家灾区实地勘察,了解到灾区环境受到污染破坏的程度以及灾区群众面临的食品饮水安全、传染病威胁和洪灾后环境垃圾等问题,确定了开展饮用水水源污染调查与消除、居民食品安全保障、传染病监测与控制和病媒生物防治等灾后防疫工作重点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灾后卫生防病总体目标。
2.2 实施重点监测,开展灾区防疫措施 (1)开展饮水与食品安全监测与检测。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在受灾街乡的初步现场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自备井都受到了洪水的污染,饮水安全是灾区防疫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在受灾地区开展了全面的供水状况摸底调查和持续性的水质卫生监测,并对当地政府提出了受污染水源“停止供水,彻底消毒,检测合格后方可供水”的专业建议,获得政府部门采纳。同时,派出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多个街道、村庄,开展食品安全调查和监测,针对灾民食品安全现状,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进行调查,防止灾后灾区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2)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由于灾区居民集中在灾民安置点,我们组织当地社区医师建立了健康巡诊制度,并印制了《北京市常见传染病疫情处理规范》的口袋书下发到一线的工作人员手中,指导他们在人员密集的灾民安置点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肠道门诊监测、食品供餐卫生安全监测,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7月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即与电台、电视台、报刊、门户网站等30余家主流媒体主动联系,通过专家访谈、发放新闻通稿、播放视频短片等形式及时向灾区居民发布《防范灾后食品污染确保疫病不从口入》《汛期预防传染病温馨提示》等灾后卫生防疫要点和注意事项。随后,指导受灾区县疾控中心在受灾街道、乡村广泛地开展各类型的灾后防病知识宣传,及时弥补公众信息盲点,提高公众防灾防病意识。(4)进行病媒生物防治与环境卫生治理。针对灾后灾区出现的大量垃圾、溺死牲畜尸体和大量繁殖的苍蝇蚊子病媒生物,市疾控中心在同时积极在灾区群众中开展灾后防病宣传教育,科学指导各乡村开展垃圾清运、溺死牲畜尸体无害化处理和环境中蚊蝇等病媒生物的控制,加强疾控专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普通居民的培训,规范、强调现场消杀要点,防止过度消杀,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3 推动群防群控,提供技术支撑 洪灾发生后,北京市疾控中心及时向政府提交了《7·21特大自然灾害受灾地区卫生状况风险评估报告》和《7·21特大自然灾害受灾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等技术评估资料,不仅对政府抗灾防疫政策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推动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暴雨受灾地区卫生防疫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2012〕43号)》。文件中要求各级政府要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落实属地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群防群控地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同时也明确了农业、政府各部门在抗灾防疫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强调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灾后防疫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与技术指导地位,使灾后防疫工作不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工作,也奠定了在疾控中心科学指导下有效实现灾后防疫目标的良好基础。
自7月22日起,北京市疾控中心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北京市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置指导意见》《北京市水灾消毒及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指南》等抗灾防疫技术文件,为科学防疫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且陆续派出工作组进驻灾区,与当地卫生部门共同开展工作,指导、协助基层单位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组专家先后指导处理了洪水灾害致死牲畜的消毒处理,并深入灾区各个水源查看受污染情况,协助区县政府逐个制定水源的消毒方案和灾民的安全供水方案。在抗灾防疫工作期间,北京市疾控中心共派出43批次354人次工作人员,以及30位专家赴灾区现场工作,用科学的判断,准确的检测为灾后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根据截止于2012年8月21日的统计数据,在灾害发生一个月后,受灾区县的疾病总体态势平稳,没有出现聚集性的肠道疾病疫情和生活饮水污染及食物中毒事件,受灾地区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比去年同期下降10.11%。同时,受灾地区都已经完成了受污染水源的排查摸底、消毒设施安装和消毒工作,水质经检测达标合格,已经恢复给居民的供水,灾区蚊、蝇等病媒生物密度基本与去年同期水平持平或略低,灾区无重大聚集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经过灾后广泛的健康教育宣传,灾区群众灾后防疫知识知晓率已经达到90%。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工作目标。
4.1 自然灾害后防疫工作应急预案是有效抗灾防疫的基础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重特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威胁越来越大。2004年以来,北京市共发生极端天气43次[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中强调“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但回顾我们以前制定的预案体系,对于应对自然灾害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应急预案还比较缺乏。北京“7·21”洪灾之后的抗灾防疫工作中也发现部分环节存在反应不及时,物资、人员调配不合理,防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开展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我们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灾后防疫应急预案,构建好自然灾害后防疫应对的规范化操作规程,细化职责,明确分工,加大应急物资、人员储备,保障在未来自然灾害的应对中做到快速反应、准确应对。
4.2 开展风险评估是灾后防疫的首要工作 灾后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通过收集、分析相关信息,确定灾区受影响人群面临的健康危害和潜在风险、评价已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的效果,从而提出各阶段公共卫生服务的干预措施,并进行政策建议的过程[4]。只有在对灾后公共卫生状况和防疫需求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应对目标和行动计划,才能确保所采取的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灾后风险评估是灾害应对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灾后科学、有序地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实施干预措施的基本前提。及时、高效、准确地开展灾后风险评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谬误,摸清灾害造成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识别紧急的、重要的健康威胁,明确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和优先顺序,将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到最急需的工作领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反应过度或不足。
4.3 科学指导,群防群控是疾控部门在灾后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此次水灾卫生防疫应对工作,北京市政府出台的灾后防疫指导意见,明确了疾控部门在灾后防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北京市疾控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对灾区风险、应急监测和检测,为政府行政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决策信息,并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农业、水务等部门实施了灾后控制措施,保障了防疫目标的实现。专业技术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密切配合,有效避免了政府“拍脑门”决策,提高了自然灾害后卫生防疫应对措施实施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基于实际与科学的决策在政府强制力保障下事半功倍的运行效果,为顺利完成此次救灾防疫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以后的重大疫情处置和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积累了经验。
4.4 灾害应对体现了新形势下疾控机构的功能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强,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全民健康管理理念的影响,现时期疾病控制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5],对疾控中心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暴雨灾害应对中,北京市疾控中心通过实地考察评估,确定抗灾防疫策略;通过发挥专业优势,编写制定各类指导方案;通过现场指导与培训,规范防控措施;通过出具权威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不断彰显新形势下疾控中心技术支持、专业指导和权威检测的功能定位,为建立“有位、有威、有为”新型疾控中心进行了勇敢实践。
[1]杨进怀,丁跃元,刘大根.北京“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的启示与对策思考[J].防汛与抗旱,2012,17:29-31.
[2]金 磊.城市面临水灾的脆弱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5:1-5.
[3]姜付仁,姜 斌.北京“7·21”特大暴雨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防汛与抗旱,2012,15:19-22.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快速评估工具[OL](2011年版).http://www.chinacdc.cn/jkzt/tfggwssj/hz/qgjzfbya_2195/201207/t20120731_64556.htm,2011-3.
[5]赵忠厚.新形势下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4):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