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2013-01-23 17:21:45王鸿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1期
关键词:米力农顽固性缬沙坦

王鸿作

(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安图 133602)

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王鸿作

(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安图 133602)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1次/d)和米力农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以0.25~1.0μg/(kg·min)静滴维持,疗程3~5d。结果 观察组:显效16例(53.33%),有效11例(36.67),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0例(33.33%),有效7例(23.34%),无效13例(43.33%),其中死亡5例,总有效率56.67%。P<0.05,总有效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联用米力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值得临床探索研究,进一步推广使用。

顽固性心力衰竭;缬沙坦;米力农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病症[1]。各种心血管疾病一旦发展到心力衰竭阶段,多种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交错在一起,将极大增加诊治难度[2],心力衰竭经规范治疗两周以上,病情不见好转甚至有恶化倾向,则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顽固性心力衰竭也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3]。为研究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笔者收集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9~89岁,平均(58±2.6)岁。原发疾病:冠心病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例,病程6-35年。心功能均为IV级,无ACEI禁忌症。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1次/d)和米力农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以0.25~1.0μg/kg/min)静滴维持,疗程3~5d。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尿量等体征及症状变化及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电解质等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4]

疗程结束后按以下标准评定效果。显效:心率下降至每分钟70~80次,且体力活动及饭后仍保持稳定,心力衰竭征象完全消退,心功能改善II级以上或达到I级水平。心率虽然下降但体力活动或饭后仍升高。症状及体征减轻,但仍有心力衰竭征象存在,心功能改善一级以上,一般处于II-III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I级或加重,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P<0.05总有效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间差异,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6例(53.33%),有效11例(36.67),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0例(33.33%),有效7例(23.34%),无效13例(43.33%),其中死亡5例,总有效率56.67%。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间药物副作用

观察组有2例患者在开始用药时有轻微的头痛,后逐渐消失。

3 讨 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不能排除足够的血液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早期,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以及心肌的增生肥厚等,发挥一定的代偿作用。但上述代偿机制亦是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损害,形成恶性循环的因素。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进入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及静脉系统血液瘀滞的失代偿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医学及询证医学的研究证实了心脏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基础,是由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神经、激素系统的长期过度增强是其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CHF的治疗理论和措施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短期的血流动力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修复性策略(抑制交感神经-激素-细胞因子过度激活,拮抗心脏重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后,可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但长期使用会出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逃逸”现象[5]。缬沙坦属AT1受体拮抗剂,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结合,并且,不仅对ACE途径产生的AngII,而且对非ACE途径如糜酶产生的AngII也有拮抗作用;同时能拮抗AngII的促生长作用,故能预防及逆转心血管的重构。其抗CHF的作用于ACE抑制药相似,但AT1受体拮抗剂克服了ACE抑制药的一些不足,由于不增加缓激肽的作用,大大减轻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副作用,患者耐受良好。米力农为双吡啶类衍生物,能选择性抑制PDE-III活性而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其抑制PDEIII的作用程度与正性肌力作用呈正相关,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者作短期静脉给药的首选正性肌力药,可明显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本组临床研究观察,缬沙坦联合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90%,远远高于对照组56.67%。无1例死亡,对照组死亡5例,与文献报道顽固性心力衰竭这种处于终末期的严重性器质性心脏病的高病死率相符[4]。研究表明两药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值得临床探索研究,进一步推广使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 35(12):1-29.

[2] 李新建,靳维华,张斌.顽固性心衰治疗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治疗研究,2009,7(3):226.

[3] 王传才.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 8(15):93-94.

[4] 阚宁.硝酸甘油联合赖诺普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79-80.

[5] 陈兰.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 21(24):2253.

R541.6

B

1671-8194(2013)31-0116-02

猜你喜欢
米力农顽固性缬沙坦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米力农及左西孟旦应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8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増液促动汤治疗顽固性便秘83例
哈尔滨医药(2014年5期)2014-02-27 13: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