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地区蜜粉源植物种类与分布

2013-01-23 17:44:52袁安生
中国蜂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椴树蜜粉丹东

袁安生

(辽宁丹东市畜牧技术推广站,118000)

一、丹东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丹东地处辽东半岛东北部,北靠长白山脉,南临黄海,座落在鸭绿江右岸,与朝鲜隔江相望,介于东经123°22′~125°42′,北纬 39°44′~41°09′之间,东西长195.8km,南北宽460.2km,总土地面积1.52万 km2。北部山区包括宽甸中北部和凤城北部,属于宽桓山地,平均海拔500m左右,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辅以灌木、草本;中部丘陵包括东港北部、凤城中南部和宽甸沿江南段,称岫凤丘陵,平均海拔50m左右,乔木、灌木混杂,苔藓类植物丰富;南部占全市总面积5%的波状平原,位于丹东南部沿海、沿江、河流两侧及山间谷地处,平均海拔5m以下,植物以低矮灌木和草本为主。

丹东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870~1200 mm,无霜期135~200天,首次重霜在10月中下旬,4~9月日照时数1200~1350小时。

二、蜜粉源植物的分布规律与种类

丹东地区的地势北高南低,东山西岭,处于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植物物种丰富,全市拥有各类植物96科256属400种、24个亚种、4个变种,森林覆盖率61.6%。垂直型地带植物分布,草本、藤本分布规律不明显,木本变化大,不同垂直带蜜粉源植物资源配置有所不同。海拔200m以下为农业层,面积约占全地区总面积的51%,大部分是低丘、沟谷平地和水面,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是人工栽培蜜粉源植物主要密生区。海拔200~500m之间为农林交错层,面积约占全地区总面积的17%,大部分是山地丘陵,土地利用多样,以野生经济蜜源植物为主,是草本蜜粉源植物主要密生区。海拔500m以上为林业层,面积约占全地区总面积的32%,属高山、远山,土地利用主要是天然次生林。有大量的木本蜜粉源植物种类,是木本蜜粉源植物密生区。

丹东地区生长的植物中,至少有野生蜜粉源植物56个科,219种。包括银杏、红松、小叶杨、朝鲜柳、黄榆、刺槐、糠椴、板栗等乔木植物13个科,54种;蒿柳、榆叶梅、柳叶绣线菊、紫穗槐、胡枝子、金银忍冬、大字杜鹃等灌木植物13个科,39种;五味子、软枣子猕猴桃等藤本植物3个科,5种;水蓼、侧金盏花、东北延胡索、草木樨、东方野碗豆、柴胡、苣荬菜、蒲公英、朝鲜萱草、毛百合等草本植物27个科,121种,是我国东北刺槐蜜、椴树蜜、胡枝子蜜、板栗蜜等商品蜜和木本花粉的主产区。其他蜜粉源植物(栽培植物)主要有玉米、大豆、荞麦、冬瓜、西瓜、香瓜、黄瓜、南瓜、葫芦、西葫芦、苦瓜、芥菜、萝卜、茴香、辣椒、大葱等。

三、常见蜜粉源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开花泌蜜习性

丹东地区的蜜粉采集,每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下旬到5月末,第二阶段是6月初到8月末,第三阶段是9月上旬到11月初。常见的蜜粉源植物中,最早的是冰凌花,最晚是荆芥。

1.春季蜜粉源植物

从早春到春夏之交,占全年总蜜量的40%左右。

冰凌花,毛茛科,侧金盏属,学名为侧金盏花,别名冰了花、冰凉花、冰郎花、冰顶花、冰里花、冰溜花、金盅花、金盏花、福寿草和雪莲花等。早春辅助粉源、蜜源,花期3月末至4月上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山区、丘陵地带的山坡或山脚的灌木丛间、阔叶林下以及林缘地上、山坡、腐殖质多的湿润土壤上,数量不多。

迎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又称映山红、山崩子、靠山红、达子香、金达来、东北满山红、杜鹃。辅助蜜粉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期4月初至4月末。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高海拔山区。

柳树,杨柳科,别名水柳、垂杨柳、清明柳,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是落叶灌木。4月初至4月中旬开花,花期较短,是辅助蜜粉源。全地区均有分布,数量多,对蜂群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

蒲公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别名孛孛丁菜、黄花郎、奶汁草、尿床草、婆婆丁等。粉源,辅助蜜源,花期3~4月份或7~8月份,多年生草本植物。遍生于路旁、田野和山坡,全境均可见。

刺槐,蝶形花科,刺槐属,又名洋槐,钉槐。落叶乔木,蝶形花,总状花序长10~20cm。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500~900 mm的地方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广泛分布于全地区,是丹东地区主要蜜源植物。5月末开花,6月中旬花期结束,泌蜜期20天左右,初花2~3天就进入了开花泌蜜期,5~6天以后终花。刺槐泌蜜丰富,花粉很少。花冠较深,花瓣较硬,初开时蜂吻够不着花蜜,直至花朵开盛,花瓣变软,蜜蜂才能大量采蜜。泌蜜涌蜜期短,泌蜜盛期,蜂群两天就进满蜜,但几天即逝,高产不稳定。刺槐泌蜜量大,一般蜂群年产中蜂蜜15~30kg、意蜂蜜30~70kg。刺槐蜜水白透明,质地浓稠,不易结晶,甘甜鲜洁,芳香适口,为蜜中上品。影响刺槐泌蜜的因素主要是凉风少水、温度起伏不定、光照不足等。全地区栽种面积达120万亩,其中可用作蜜源的超过70万亩。

春季常见蜜粉源,还有山黄莲、棒子、杨胡草、猫骨朵花、疙瘩草以及桃、梨、苹果等。

2.夏季蜜粉源植物

占全年总蜜量的45~50%。

板栗,壳斗科,栗属,又名栗、中国板栗,原产于我国。喜光,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10.5~21.8℃,宜生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始开花时间6月末,花期结束在7月中旬,整个开花过程约10~15天左右,是丹东地区的主要蜜源、粉源植物。可形成单花蜜,一般群蜂年产蜜15~20kg,年群蜂产粉量依据需要而定。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区、南部平原区的北段等地。栽种面积超过100万亩。

猕猴桃,也称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毛木果等,原产于我国湖北。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落叶藤本,分为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3种。腋生聚伞花序,花3~6朵,为辅助蜜粉源植物。花期7月中旬到7月末,采集蜜粉期20天左右,适温25~30℃。可形成单花蜜粉,一般群蜂年产蜜15~20kg,年群蜂产粉量依据需要而定。中北部丘陵、山区均有分布,但数量不大。

椴树,椴树科,椴树属,高大落叶乔木,也称作叶上果、滚筒树根、千层皮、青科榔等,在丹东地区分为紫椴和糠椴,是主要蜜源植物,在中北部山区广为分布。聚伞花序,暴露型蜜腺,紫椴有花3~20朵,开花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花期20天;糠椴花长9~14cm,有花5~20朵,开花期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花期20~25天;两种椴树交错开花,群体花期长达35~40天。椴树蜜为透明浅黄色液体,粘稠透明,有油脂的光泽,较易结晶,具浓郁的椴树花香味,味道甜润适口,营养价值高,是蜂蜜中佳品。一般丰年群意蜂产蜜20~30kg。

胡枝子,蝶形花科,胡枝子属,落叶藤本,又称杏条、野花生、过山龙、羊角梢、豆叶柴等。分枝多、细长,常拱垂。有棱脊,总状花序腋生,常呈大形较疏松的圆锥花序,为主要蜜源植物,分布在全地区,北部略多,呈逐年减少趋势。开花7月中旬,落花8月中旬,花期1个月。

夏季常见蜜粉源,还有山里红、山苏子、山胡萝卜等,及由红三叶、白三叶、紫穗槐、野玫瑰等小灌木、草本组成的杂花,俗称“夏杂花”,也是重要的蜜源。

3.秋季蜜粉源植物

时间长短不定,直至第一场重霜,蜜量不多。

荆芥,唇形科,荆芥属,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9月初开花,10月初花期结束,穗状花序,长6~12cm,是主要蜜源植物。

秋季蜜粉源植物,还有分布于宽甸、凤城中南部的山花椒、葛条、益母草、白花菜、山茶花、喇叭杆子等形成的秋杂花,所泌蜜营养价值极高。

猜你喜欢
椴树蜜粉丹东
夏天在椴树下消失
小读者(2023年17期)2023-09-27 03:03:06
椴树蜜简介
蜜蜂杂志(2021年4期)2021-12-05 13:00:07
茂县蜜粉源植物调查及利用分析
中国蜂业(2021年5期)2021-05-22 02:59:26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我国蜜粉源植物种类的统计与分析(下)
中国蜂业(2021年10期)2021-03-02 01:17:02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中国蜂业(2017年8期)2017-09-05 12:42:34
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研究
商贩万吨椴树蜜难出手
中国蜂业(2017年5期)2017-01-15 11:49:27
东北椴树蜜丰收
中国蜂业(2016年9期)2016-01-30 06:04:45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
大众考古(2015年10期)2015-06-26 07: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