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可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132001)
94例腹腔镜下胃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
王可可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13200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手术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腹腔镜下胃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94例腹腔镜下胃手术患者手术经过顺利,安全返回病房。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访视,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及生理特点,加强术中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测,使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腹腔镜;胃手术;术中护理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在向医学界渗透,包括微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使得腹腔镜技术本身更趋现代化、合理化,腹腔镜以其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患者的青睐,同时在技术上也更完善[1-2],我院继2006年开展腹腔镜技术以来,已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及胃手术等,由于适应证选择恰当,术前准备充分,使94例腹腔镜下胃手术均获成功,现将统计的94例腹腔镜下胃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本组患者94例,男50例,女44例,年龄30~77岁,其中胃穿孔患者20例,胃溃疡良性变者38例,胃癌者36例。
2.1 术前器械准备
术前检查所有仪器装置,确保:①光源系统灯泡工作正常;②图像显示正常;③各类能源发生器,如电刀、双极电凝、超声刀等工作正常,需要时在患者合适部位上贴上电极板。检查导光束情况;④瓶装二氧化碳应检查瓶内剩余气体量,确保手术需要,管道二氧化碳应确定管道畅通,工作正常,并设定气腹机压力(不宜超过15mmHg)及充气模式。
2.2 术前访视
术前一日由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内容包括:①心理指导:由于腹腔镜手术是新开展的技术,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较突出,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态度认真的向患者说明,腹腔镜手术是在各专科领域迅速发展的技术,有许多治疗成功病例,但不做任何承诺,向患者讲述手术大概情况,让患者知情,解除思想负担,增加对手术的信心,使其能配合各项准备工作。②了解患者全身情况状态,若患者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术前应予治疗和纠正,并了解有无手术禁忌证。③手术当日皮肤准备是否妥当,要求彻底清洁脐内污垢,保证脐周皮肤完整。④术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取下义齿、眼镜、发夹、饰品、手表等物品。⑤肠道准备:口服肠道抗生素,须3d,包括甲硝唑、庆大霉素及维生素K4,术前3D口服缓泻剂,如番泻叶、硫酸镁等,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服用各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为防止脱水,应嘱患者多饮水或补液,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度脱水症状,同时注意有无腹痛及排便情况。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量饮食,术前晚禁食12h,禁水4h。
2.3 患者入手术室后的护理
①患者入室后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同时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等情况。手术名称、皮肤准备情况、禁食、禁水情况及术中带药等。②常规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我院采用18G或22G静脉留置针,可选在上肢,但不要在术侧输液,此侧的上肢应自然放在患者的躯干旁,不要伸出。③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施行全麻,患者平卧位,双下肢展开,术者位于患者双下肢间,助手位于患者的两侧,巡回护士应合理安排好仪器和手术人员的位置。
2.4 术中护理
①常规消毒腹部,铺巾的显露范围为剑突下,脐上和腋前线内侧。②穿刺孔位置:根据病灶位置及所选用的不同操作器械,可采用3孔或4孔操作,对于胃前部的病变,3孔操作即可完成;后壁病变以4孔操作为佳。③连接摄像系统及镜头,打开光源,调节焦距及对白,一般选择脐孔操作,此时洗手护士递10mm穿刺器,进入腹腔后,连接二氧化碳气腹系统及切割系统。④建立气腹插入镜头,再用其他3只穿刺器分别插入腹腔,全面检查腹腔内脏器,探察胃组织,明确切除范围和病灶位置,对淋巴结进行冷冻检查。⑤胃大弯侧的处理:洗手护士准备超声刀及分离钳,抓钳给医师,分别钳夹网膜血管远近端,闭合血管,电凝勾分离胃大弯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的胃网膜血管尽量不要用钳子夹闭,可留待以后处理。⑥横断十二指肠,用腔镜下专用的侧侧吻合器直接关闭并横断十二指肠。⑦将横断的胃大弯侧由剑突下辅助操作孔向上翻起,由胃后壁小弯侧分离暴露,胃左右血管,夹子夹闭并切断,肝胃韧带可用超声刀清扫,既可凝血,又可分离,能保证操作顺利进行。⑧吻合,毕氏Ⅱ氏吻合是目前腹腔镜胃切除最常见的一种。吻合前一定要确认胃管位置,避免将胃管夹进吻合器,从吻合器操作残留孔处检查吻合器吻合情况,将胃管放入空肠。⑨切除胃标本,用侧侧吻合器沿原定的胃大部处切除,关闭及切断胃体。⑩取出标本,将标本置入标本袋内,沿皮纹方向扩大主操作孔,从扩张孔中取出标本。⑾检查手术操作及十二指肠残端,腹腔内放置盐水检查有无漏气。⑿必要时在右上腹穿刺孔处放置引流管,拔出穿刺器,尽量排尽腹腔内二氧化碳气体,缝合各穿孔处。
2.5 术中护理要点
①腹腔镜手术应随时做好中转开腹准备,故要认真清点器械物品。②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刀应保证超声刀性能完好,在不使用超声刀时,器械护士应将超声刀头清洁干净以备用。③术中气腹压力维持在1.6~2.0kPa(12~15mmHg)胃内注入气体时,一定要适量。④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头低脚高20°~30°体位,肩部垫海绵,患者双腿应避免受压,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注意保暖。⑤配合放置导尿管,目的是便于术中排空膀胱尿液,防止术中膀胱损伤,同时便于观察患者出入量情况,调节补液量。⑥建立气腹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腹部隆起是否均匀,皮下有无积气,呼吸频率等,防止意外发生。⑦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熟悉手术的每一步骤,准确无误地传递每件腹腔镜专用器械。⑧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保证视镜面清晰度。⑨由于全麻气管插管,静脉用药,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等原因的刺激,易引起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故术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合度变化,配合麻醉师及时准确地给药。⑩术中应观察肩托位置及海绵是否垫好,保护好皮肤,避免接触金属物,防止电灼伤。⑾手术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如果手术室温度过低,当视管放入腹腔中时,常因温差过大,镜面形成雾气而使视野模糊,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另外,室温过低也会引起患者体温降低,诱发多种并发症。
2.6 用物处理
腹腔镜器械每次术后应及时清洗,可拆卸的部分应拆开清洗,再用酰液(约5min)清水冲洗干净后,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15~10min,擦干,用腹腔镜器械专用润滑剂润滑后擦干,打包送高温高压消毒。
腹腔镜以其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回顾性方式对94例腹腔镜下胃手术的患者的术中护理做了详细报告,通过详细的术前访视及系统的心理护理及术中护理,使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安返病房。
[1] 朱江帆.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邹声泉.实用腔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R473.6
B
1671-8194(2013)15-0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