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络病学浅谈黑眼圈

2013-01-23 08:29刘彬冰高歆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病学痰饮络脉

刘彬冰 王 芳 高歆昌

中医称胞睑周围皮肤呈黯黑色的眼症为“睑黡”,睑黡又称“目胞黑”,俗称“黑眼圈”。眼睛不仅是人体的视觉器官,更是人类表达信息、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一双明亮而灵活的眼睛能增添人的风韵和气质。黑眼圈的形成严重影响着眼睛外在的形态美,给人以憔悴、衰老之感。

黑眼圈是眼眶周围的皮肤色素沉着,与周围皮肤形成色差的区域。西医认为黑眼圈与眼皮本身的色素多寡、眼皮内的血管血流颜色以及光线投射方向等因素有关。眼周皮肤最为菲薄,黑眼圈病位在皮肤浅表部位,属中医络病范畴。笔者主要从络病学探讨黑眼圈的病机及治疗。

1 黑眼圈的络病学发病机制

历代医家对黑眼圈的论述颇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提到“……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明·李中梓《诊家正眼》:“目胞黑者,痰也。”清·黄庭镜《目经大成》:“睑黡……治宜辛温大补。使进真武汤,次三建中,次理阴煎,不令痰饮上溢。”清·欣澹庵《四诊秘录》:“眼胞属脾,若黑灰煤炭之色,主痰饮末端连通、津血互换、之疾。”此外,《灵枢·经脉》曰“经脉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由此可见,黑眼圈之病位在“络”,为痰饮、淤血阻于络脉所致。

络脉是从经脉逐层细分出来后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气血津液在络脉中按一定的时速与常速疏布、弥散、渗灌到全身,络体细小迂曲,气血环流缓慢,病则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

络脉又分为有形之血络和无形之气络,经络之络为气络,脉络之络为血络,两者相伴而行,发挥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生理功能。笔者主要从气络和血络两方面阐述黑眼圈的病机。

1.1 从气络论

中医将气分为肾精化生的先天之元气、肺中清气与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的宗气、水谷精微中富有营养物质的营气以及水谷精微中剽悍活跃的卫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功能与西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具有高度相关性,络病学认为气络-NEI(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病变会导致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细胞因子等发生病理变化从而引起络脉舒缩功能及血液运行障碍。因此,气络病变将导致络脉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促进黑眼圈的发生。

1.1.1气虚络阻

眼周络脉属经脉支横别出的最浅表、最末端的阳络、浮络,是气血津液输布环流的通路。当经络之气不足,络脉之气虚则难以避免。明代《医学正传·气血》曰:“血非气不运。”络脉气虚则津血运行互换缓慢、停滞,病久则水饮瘀血渐生,阻于易入难出的络脉,造成眼周浮肿、青紫黯黑。《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虚失于卫外则,眼周络脉易受外寒侵袭,得寒而凝,痰饮内生;又《诸病源候论·冷气候》曰:“夫脏气虚,则内生寒也。”气虚失于温煦,则眼周络脉易收引拘挛,血运不行;痰饮瘀血因寒邪而阻于络脉,形成黑眼圈。人体之气虚者,或生化乏源,或损耗太过。结合黑眼圈的发病人群来看,儿童时期形成的黑眼圈多属先天元气不足所致;青年人黑眼圈多因长期用眼疲劳、熬夜耗损气机;中老年人黑眼圈多由肾气渐亏,肾气不足导致;畏寒怕冷之人形成的黑眼圈,多属气虚寒凝络脉所致的黑眼圈。

1.1.2气郁络阻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气郁者多由七情伤肝,肝失疏泄所致。《丹溪心法》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郁则气血失调,经脉之中津血壅滞,久病入络,痰饮瘀血阻于细窄迂曲的眼周络脉,形成黑眼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女子易情志内伤,抑郁忧思而致肝气郁结,络脉受阻,导致目胞黯青黑,因此临床上女性黑眼圈患者远远多于男性。

1.2 从血络论

脉络之络主要运行血液,络脉与西医学微循环基本相同。眼周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正是血络的所在。微循环不畅即血络瘀滞,瘀血或阻于络中,或溢于络外。络中瘀血致络脉迂曲扩张,隐隐显现在皮内,眼周可见青紫血管;络外渗出之血日积成形,可导致眼周形成暗褐色色素沉着。若血络瘀阻,络脉中津血互换环流障碍,水湿痰饮停聚眶周,导致目胞浮肿,加重黑眼圈的程度。因此,血的运行失常对黑眼圈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2.1血寒络凝

《医林改错·积块》曰:“血受寒则凝结成块。”中医认为血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与温煦,而寒性凝滞,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如《灵枢·痈疽》言:“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痛。”风寒外袭,颜面五官首当其冲,最易受寒,可见目胞、口唇青紫。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者,阴寒内盛,气失温煦,蒸腾气化无力,瘀血痰饮积聚,便见目胞浮肿青紫。

1.2.2血热络阻

《医林改错·积块》曰:“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热邪炎热,煎熬血中津液,使血液粘稠而运行不畅,即为“干血”,阻于络脉。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青色为肝的本色,肝阴虚者,虚火上炎,煎熬眼周络中津血,则本脏本色外露,导致眼圈青黑。熬夜、疲劳过度或久病耗气伤阴者,多可见黑眼圈,当气阴恢复后,黑眼圈可减轻甚至消失。

综上所述,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所致的痰饮瘀血阻于眼周络脉是黑眼圈的主要病机。

2 黑眼圈的络病学治疗方法

叶天士云:“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中医络病学提出,治络之法总以疏通络脉为主,根据病情轻浅不同而辨证用药施治。所谓“久病入络”,络病的形成多为慢性过程,难治且易复发。黑眼圈的形成、发展也是眼周络脉的病变过程,是络病在局部的体现,因此,黑眼圈的治法也应以络病的治疗原则为准则。

2.1 内治法

络病学的治疗方法以内治为主。络脉以通为用,根据络脉的生理病理特点,络病学提出“以辛味之药疏通瘀滞”、“以虫类药物搜剔络脉”、“以藤类药品畅通络滞”及“以血肉之品通络补道”的治疗法则。叶天士谓“络以辛为泄”、“酸苦甘腻不能入络”,故治络病多用辛味以散寒理气、温阳散寒;虫类走窜,能搜邪刮络,灵动迅速,能使血无凝者,气可宣通;《本草便读》曰:“凡藤类之属,皆可通经入。”故络病可加以藤类药物散结通滞;络病日久,多有正虚,以血肉有情之品通补络虚,以补为通,事半功倍。笔者认为,黑眼圈的内服药物治疗,当首辨机体络脉中气与血的状况以明确病机,并结合以上四条治疗原则,便能有效地祛除眼周络脉中的痰饮瘀血,达到减轻甚至消除黑眼圈的目的。

2.2 外治法

由于黑眼圈病变部位主要在眼周皮肤,其病位表浅,故黑眼圈的治疗不仅可通过内服中药汤剂调理全身以治其本,也可通过外治疗法作用于局部以治其标。外治法是通过外用药物、推拿按摩、针刺艾灸、手术等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清·吴师机《理瀹骈文》有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故外用于黑眼圈的药物同样应针对局部痰、湿、瘀,以祛痰化瘀通络为主,并辅以增白祛黑之品。推拿按摩以及穴位针刺能激发眼周络脉的气血运行;艾灸以及现代医疗技术如强脉冲光等激光疗法主要以温热之力改善眼周微循环。整形美容医学则通过外科手术祛除眼袋,同时去掉黯黑的多余的眼周皮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消除黑眼圈的目的。

2.3 预防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提及“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因此,黑眼圈的发生、发展是眼周络脉长期、慢性受到损伤的结果。黑眼圈的治疗当重在预防,而维持气血的调畅则是预防黑眼圈的关键。

3 结语

眼部美是容貌美的重要标志,而黑眼圈的出现严重影响着面部美感。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络病学越来越受重视,其理论在临床应用上也日趋广泛。笔者以中医络病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历代医家对目胞黑的论述,总结出黑眼圈病位在眼周络脉,其病机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所致之痰饮、瘀血阻于络脉,力求为预防和治疗黑眼圈提供一个独特的理论依据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吴以岭.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刘宁.中医美容学[J].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3] 李远宏.黑眼圈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研究初步探[J].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4]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J].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病学痰饮络脉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疫情报道高频术语(十八)
疫情报道高频术语(十二)
疫情报道高频术语(十三)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疫 情 报 道 高 频 术 语(一)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