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恒星
胎儿畸形主要是指胎儿机体的器官结构、形态以及功能异常,胎儿畸形的原因与用药不当、遗传、病毒感染、父母不良生活习惯等存在联系。现阶段,产前胎儿检查在我国受到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产前胎儿检查能够显著增强围产儿生存质量,保障优生优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常规的二维超声检查存在无法显示某一结构整体表面形态的缺点,因而会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出现,而三维彩超能够立体、直观以及动态的显示胎儿体表结构,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缺点,在产前胎儿检查应用广泛[1]。本文选择于2011年10月 ~2013年4月在九江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胎儿超声检测的孕妇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三维彩超对胎儿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分析三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所发挥的临床价值,具体信息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孕妇年龄介于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3±10.2)岁;孕周介于19~36周,平均(24.1±4.3)周;观察组孕妇年龄介于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26.9±11.1)岁;孕周介于20~37周,平均(24.5±4.6)周;部分患者妊娠早期存在阴道出血症状,部分患者有服用抗生素药物和X线检查史。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二维超声检测,观察组孕妇则给予三维彩超进行诊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选择飞利浦HD11超声诊断仪,仪器频率为3.5 MHz。孕妇取侧卧与仰卧位,都通过腹壁进行探查,检查顺序为胎儿头颅、颜面、脊柱、躯干及内脏、四肢、脐带、胎盘及羊水。
1.2.2 观察组 选择型号为美国PHILIPS-IU22三维彩超诊断仪,仪器频率介于3.5~5 MHz。孕妇取侧卧与仰卧位,探头经腹部横切、纵切及斜方向扫查,首先对胎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检查顺序为胎儿头颅、颜面、脊柱、躯干及内脏、四肢、脐带、胎盘及羊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中胎儿畸形36例,其中胎儿唇裂10例,诊断出9例,心脏畸形8例,诊断出6例,肾盂积水7例,诊断出5例,肢体短小6例,诊断出5例,脑积水5例,诊断出4例,诊断符合率80.6%(29/36);观察组中胎儿畸形38例,其中胎儿唇裂12例,诊断出12例,心脏畸形9例,诊断出8例,肾盂积水8例,诊断出7例,肢体短小5例,诊断出5例,脑积水4例,诊断出4例,诊断符合率94.7%(36/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生优育、保障出生人口的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重视的话题,胎儿畸形是影响人口质量、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孕妇的产前检查是降低新生儿畸形的重要措施。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三维超声在临床的检查诊断中逐渐应用,具有图像立体、清晰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使诊断符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诊断负荷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7%和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在于三维超声能够直观地将胎儿三维形态显示,通过表面成像的技术,能清楚显示胎儿头面部、手脚、外阴等体表结构,故能够较为容易的诊断脑积水、唇腭裂等部分畸形;通过透明成像技术,能够将胎儿脊柱与肋骨清晰的呈现,有助于肋骨缺、肢体短小等畸形的诊断;同时三维超声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诊断平面图像,对图像的参数进行调节从而更直观的进行观察诊断[2]。
综上所述,三维彩超在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为优生优育提供了重要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王香琴.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121.
[2] 王晓黎,黄晓媛,魏芳.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西南军医,2009,11(4):64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