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娟,何惠聪,林少娟
(福建省龙海市畜牧兽医局,363100)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医学家李东垣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之“阳气者,烦劳则张”创立的。此方既可补中益气,调补脾胃,又能治阳虚发热。在兽医临床治疗中,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根据辨证情况随症进行加味,临床适应症较多,应用广泛。笔者现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
补中益气汤基础方:党参60 g,黄芪90 g,当归、陈皮、白术各45 g,柴胡、升麻、炙甘草各30 g。本方具有使中气(脾气)升,气血充足,阳气不张浮,调补脾胃之功效,而脾有主运化、肌肉及四肢,统血之功用。用法是加水煎煮,取液候温灌服。
2.1 阴道脱出 是指阴道黏膜脱出于阴门外的一类疾病,老弱母畜较为多发。多因妊娠后期腹压过大,挤压阴道,影响局部气血运行或产后营养失调,中气不足,收摄无力,致阴道脱出。症见阴道黏膜水肿,外翻脱出阴门之外,病久则黏膜溃破、糜烂。治疗以手术整复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为治法。
2.2 子宫脱出 是指子宫脱出于阴门外的一种疾病。本病牛、猪较为多见,多发生于产后,常因体质虚弱,中气不足或胎儿过大,分娩时间过长,致气虚下陷,胞宫脉络松弛,不能固摄胞体所致。症见家畜子宫部分或全部翻转于阴门之外,初期为鲜红色,逐渐瘀血肿胀,甚至破裂溃烂,并伴有不断努责等。治疗以手术整复,配合中药补中益气升阳固脱,方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35g、枳实35 g、蒲黄30 g。
2.3 直肠脱出 是指直肠末端翻出于肛门之外的不能缩回的病症,各种家畜均可发生,多为体质素虚,饲养不当,劳役过度或泄泻日久,脾虚中气下陷而引起,或因难产强烈努责,负重上坡,排粪困难而继发。症见直肠末端脱出肛门之外,不时努责,时久患畜精神沉郁,肛门瘀血肿胀,甚至破溃、坏死。以手术整复配合补中益气汤加郁李仁30 g、火麻仁35 g、桃仁15 g。
2.4 治虚劳病之气虚证 虚劳是指气血不足,元气亏损而致的疾病的总称。气虚证以肺气虚和脾气虚为多见,症见患畜精神倦怠,毛焦肷吊,四肢无力,动则气喘,咳嗽声低,不时泄泻,容易出汗,口色淡白或微黄,脉象沉迟无力。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35 g,六曲25 g、百合20 g。
2.5 劳伤泄泻 多因劳役不当,损伤元气,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致。症见休息时轻,使役时重,日渐消瘦,唇色淡白,舌青白,脉象沉细,毛焦肉减,食欲、反刍减少。以补气壮阳、温中止泻为治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40 g、厚朴45 g、茯苓35 g。
2.6 脾虚少食 因气血不足,或喂饮失调,伤害脾胃阳气,使脾胃功能减弱而患病。症见食欲减退,毛焦肷吊,四肢虚肿,行走无力,舌津滑利,排粪带水,口色清白或微黄,脉象沉迟无力。以补中益气为治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六曲45 g、山楂30 g。
2.7 脾肾两亏 多因饮喂失调,劳役过重,损伤脾肾,血液下注而患病。症见尿频带血,头低耳耷,水草迟细,腰胯无力,口色淡白,脉象虚弱。以健脾益气、补肾固摄为治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加杜仲炭、地榆、棕榈炭各20 g,仙鹤草、山药各25 g。
2.8 气(阳)虚发热 多由劳役过度,饮喂不当,饥饱不均,致脾胃气虚所引起。症见劳役后发热,耳鼻稍热,神疲乏力,易出汗,食欲减少,舌质淡红,脉细弱。以健脾益气、甘温除热为治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生姜各15 g。
2.9 气虚便血 多因久病体虚,老龄瘦弱,或长期饲养失宜,劳役过度,引起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而致病。症见发病缓慢,四肢无力,精神沉郁,食欲、反刍日渐减少,粪便稀溏带血或下血水,色暗红,口色淡白,脉迟细。以健脾益气、引血归经为治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加棕榈炭20 g、阿胶(勿煎,冲)15 g、灶心土20 g。
2.10 脾虚尿血 多是劳役过度,饮喂失调,伤及脾胃;或体质素弱,脾胃气虚,致脾虚不能统血,而成尿血。症见精神倦怠,耳耷头低,食欲减少,四肢无力,尿中带血,色淡红,口色淡白,脉虚弱。以健脾益气、摄血止血为治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加仙鹤草30 g、三七9 g、灶心土20 g。
补中益气汤组方科学,配伍合理,相须相使,共奏补中益气之功。在兽医临床治疗中随症加味,疗效确切,适应多种病症,且无副作用,使用方便。方中黄芪具有补脾肺之气,实皮毛而益中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脾为肺之后盾,脾气虚则肺气也虚(土不生金),故用党参补中益气,白术健脾培中,炙甘草补脾益气,为辅药。中气下陷,必加升麻、柴胡两药,升麻升举下陷的清气还于脾胃,柴胡升少阳之气上煦心肺,为佐药。陈皮理气醒脾,升清化浊,使补气而无气滞之弊;当归养血和脉,取补血生气之意,为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