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后抗震救灾部队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013-01-23 06:00胡小兵古良琪牛文忠张雪莲殷旭东石清明范泉水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芦山灾区传染病

胡小兵,古良琪,邓 波,吴 迁,牛文忠,徐 敏,张雪莲,殷旭东,石清明,卢 豪,范泉水

芦山地震后抗震救灾部队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胡小兵,古良琪,邓 波,吴 迁,牛文忠,徐 敏,张雪莲,殷旭东,石清明,卢 豪,范泉水

芦山;地震;部队;传染病;常见疾病;预防;控制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里氏7.0级地震,大批部队在第一时间快速进驻芦山、宝兴、天全3个重灾县,承担抢险、救援、医疗、防疫和安置任务。灾后由于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人员居住杂乱密集、饮水饮食卫生难以保证、疾病传播媒介扩散和孳生、抢险救灾任务繁重、各种机体危害因子显现等因素,抗震救灾部队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作为地震灾区部队的现场专业卫生防疫保障力量,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的疾病监测体系、采取了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确保救灾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有力支援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

1 疾病发病风险评估[1]

科学、快速、准确的疾病发病风险评估,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和保证,其目的是确定主要公共卫生威胁,提出计划优先的干预[2]。发病风险评估可分为初次评估、阶段评估和专题评估。由于此次地震救援任务紧急、公共卫生状况堪忧,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于抵达灾区后的第2天,就完成了初次评估。

1.1 成立评估队伍,明确评估任务 待命阶段成立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饮水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媒介生物控制、后勤支持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由卫生管理专业人员担任负责人和报告主撰写人,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区分和完成时限。

1.2 灾区卫生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 分三个阶段收集相关流行病学资料:(1)待命阶段利用互联网获取灾区医学地理信息,主要是地理坐标、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表植被、人口资料等;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取近三年地震灾区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情况、生物媒介种类和分布等资料;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获取当地卫生资源和医疗水平资料;(2)抵达灾区后,迅速对部队驻地进行现场流行病学侦察,通过访谈和实地查看,查明居民及部队居住环境条件、饮食及饮水获取和卫生状况、粪便的处理和厕所的使用情况、部队卫生的配备情况、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带来的人身伤害事件;从地方和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获取进入灾区的卫生救援力量的数量和配置情况。在工作中对上述资料进行深入调查,随时进行更新和补充。

1.3 风险因素评估 通过分析,救灾部队疾病风险因素主要有:(1)基础设施破坏,饮水及饮食供应困难;(2)人员居住环境拥挤、恶劣,垃圾及粪便得不到及时清理,导致蚊蝇孳生、卫生状况恶化,吸血刺扰节肢动物大量出现;(3)清理废墟、入户救援导致传染病职业暴露的机会大大增加;(4)灾区特有自然疫源性疾病(血吸虫病)、高发传染病(2012年发病率:肺结核77.00/10万、病毒性肝炎80.63/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28.99/10万)和需要引起重视的传染病(乙脑);(5)救灾部队大多是外来人员,缺乏区域性传染病的免疫力,超负荷劳动、体力透支,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6)流浪犬大量增加;(7)塌方、滑坡、泥石流、山洪、危房倒塌等次生灾害;(8)心理问题。

1.4 确定优先的公共卫生干预 根据风险因素评估结果,提出优先的公共卫生干预项目:(1)供水及水卫生,预防饮水及食品污染;(2)灾区特有、高发、重要传染病和地震灾害次生传染病预防;(3)工作中的个人防护、适当休息、个人卫生改善;(4)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及皮肤疾病的预防;(5)次生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预防;(6)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7)构建快速、有效的疾病监测体系。

1.5 建立卫生协调机制 (1)与地方抗震救灾疾控指挥部建立联系,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定期交换疾病防控信息,重要情况随时通报,参与灾区疾病防控体系,承担应有的防控工作;(2)与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卫生协调组建立联系,确保接受任务和上报情况的畅通。3个层次:(1)迅速摸清部队救援卫生机构的数量、分布、专业构成、保障人数情况,建立指导和会商机制,协调防疫物质的请领、发放;(2)各部队救援卫生机构建立横向协调制度,实现快速互相支援和情况通报;(3)专业卫生救援队伍与部队随队卫生机构之间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实现卫生救援力量的合理配置。

1.6 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结果,4月22日形成初步评估报告,每10天撰写一份阶段评估报告,针对血吸虫病、乙脑、皮肤疾病撰写了3份专题评估报告。所有报告上报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卫生协调组,下发部队卫生救援机构,并在脱密后通报给地方抗震救灾疾控指挥部。

2 构建疾病监测体系

抗震救灾部队执行救灾任务时,平时疾病监测系统无法使用,需要重新构建临时疾病监测体系,这一体系要求是灵活、高效、准确。4月25日,基本完成了新的监测体系的构建,运行良好、效果明显。

2.1 确定监测目的 发生自然灾害时,及时发现首例病例是首要监测目的[3]。此外,根据症状监测结果,发现症状聚集性,早期预测暴发;相关因素监测,准确分析发病原因也是重要的监测目的。

2.2 建立疾病监测系统 所有部队卫生机构和专业救援卫生机构全部纳入监测范围,部队临时驻地或医疗点均设立监测站点,指定1~2名兼职监测人员,由防疫救援队监测小组进行必要知识培训。被动监测由监测站点每天19:00前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或电话将监测项目报到防疫救援队监测小组,重要情况随时报告;防疫救援队每天派出专业人员到各监测点轮流开展主动监测,并进行监测培训。

2.3 选定监测项目 以症状监测为主,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立了8组监测症状(症候群):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出疹、腹泻水样便、腹泻血样便、急性黄疸、食物中毒、发热、虫咬性皮炎皮疹。此外,还要重点监测特征病例、媒介异常活动、水源水质定性检测结果等。

2.4 开展实验室监测 防疫救援队设立水源水质和食品卫生定性监测便携式实验平台;水源水质和食品卫生定量监测依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芦山地震灾区实验室,该实验室每天提供灾区各地水源水质监测数据,有力支援了部队对水源的选用;协调四川农业大学提供了部分自然疫性疾病的实验室监测。特别是发现灾区部分地区蚊虫样本乙脑核酸阳性、猪血清乙脑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1.8%(29/91),提示了重要的传染病防控线索。

3 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

地震灾区的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进行了大量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地震灾区疾病防控策略、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是落实疾病监测与报告,做好灾民安置点和救灾部队临时驻地的饮用水、食品和环境卫生;控制蚊虫和啮齿动物密度,减少人-蚊、人-鼠接触;迅速建立应急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暴发苗头等基本公共卫生措施[4]。下面详述几个具体问题。

3.1 血吸虫病预防 芦山县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县之一,全县历史有螺面积954.03万平方米,2012年累计有血吸虫患者121例,2010—2012年共报告慢性血吸虫4例。重点预防措施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减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对可疑接触过疫水的战士在35天后每人40mg/kg顿服吡喹酮进行预防。

3.2 乙脑的预防 健康教育;灭蚊防蚊;对需长期开展救援,及援建部队加强监测,必要时实施乙脑紧急免疫预防。

3.3 消毒与杀虫 贯彻“灾区不是疫区”的理念,正常情况下,不对外环境、交通工具、临时居民点和驻地进行广泛喷洒消毒,对临时旱厕、垃圾存放点、临时医疗点、集体伙食供应点的消毒要进行必要评估,严格掌握消毒指征,做到合理、适当。杀虫以灭蝇、灭蚊、灭鼠、灭螺为主,杀虫之前要进行评估,加强监测,不过度使用杀虫剂,做到防灭结合。

3.4 皮肤病与狂犬病的预防 注意皮肤清洁,在不能获取生活用水时,坚持用单兵皮肤清洁包进行皮肤清洁,临时营地尽量选人工硬化地面,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处理床板、棕垫和帐篷内地面,定期用杀虫烟雾弹或热烟雾机熏杀帐篷内的吸血刺扰节肢动物;远离流浪犬,走村入户时准备防犬棍,与地方疾控指挥部协调,建立应急免疫接种机制。

4 制定预案,治疗患者

积极开展临床救治,特别是对多发性疾病的救治,比如湿疹、虫咬性皮炎、上呼吸道感染、外伤等,如本级救治困难或患病人数超出救治能力,及时进行后送或协调友邻部队卫生机构进行救治。制定《对芦山血吸虫疫区抗震救灾官兵进行扩大化疗的预案》《关于对四川“4∙20”芦山地震灾区紧急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预防的建议》《芦山地震抗震救灾部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预案。

5 传染病及常见疾病发病情况

2013年4月22日—5月12日,共监测2892人次。无法定传染病报告,报告常见疾病546例,罹患率18.88%,前五位分别为虫咬性皮炎189例(6.54%)、上呼吸道感染132例(4.56%)、湿疹51例(1.76%)、外伤及骨折45例(1.56%)、急性胃肠炎24例(0.83%),其他105例(3.63%,包括:咽炎、中暑、尿路感染、扁桃体炎、牙龈炎、肾结石、腰腿痛等),绝大多数病例均为地震后环境因素作用引起。除一起虫咬性皮炎为聚集性发病外,均为散发。在症状监测中发现某部战士多人出现皮疹,伴瘙痒,不发热,现场调查共发病63例,诊断为虫咬性皮炎,经环境整治、杀虫、治疗患者等措施处理,3天后痊愈,日发病数降为0。

6 小 结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观念一直影响着自然灾害后的疾病防控工作,汶川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另一方面过度的消毒、杀虫也饱受诟病。事实上,随着疾控理念的更新、传染病防治技术的发展,1985—2004年全球发生600多起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等地球物理灾害后,仅有3起明确与灾害相关的疾病暴发报道,分别是菲律宾火山喷发后的麻疹、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后的球孢子菌病、哥斯达黎加地震和暴雨灾害后的疟疾[4]。此次芦山地震对抗震救灾部队的监测显示,与地震后环境因素相关的常见疾病占据了主要地位,甚至没有法定传染病报告。与盲目的疾病防控措施相比,组织有序的协调管理、科学的疾病发病风险评估、全面快速的疾病监测、确定优先的公共卫生干预才是自然灾害后最重要的疾病防控策略,具体的防控措施必须遵循“循证”性,才能确保防控的高效性,并做到资源节约、配置合理和环境保护。

[1]Connol ly MA.紧急状态下传染病控制现场手册[M].周祖木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Waring SC,Reynolds KM,D′Souza G,et al.Rapid assessment of household needs in the Houston area af ter Tropical Storm Al lison[J].Disaster Manag Response,2002,9:3-9.

[3]申锦玉.“桑美”台风重灾区疾病监测工作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9,9(3):326-328.

[4]曾 光,冯子健.汶川地震灾区传染病疫情形势估计与展望[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6):521.

(收稿:2013-07-11 修回:2013-07-16 编校:丁艳玲)

R 183

A

2095-3496(2013)03-0174-03

610021 四川成都,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小兵,古良琪,邓 波,吴 迁,牛文忠,徐 敏,张雪莲,殷旭东,石清明,卢 豪,范泉水)

范泉水,E-mai l:fqs168@126.com

猜你喜欢
芦山灾区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春回芦山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芦山地震道路损毁快速评估
芦山7.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中等地震密集活动
芦山7.0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研究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