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梅,钱晓澍,蔡英豪
(西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青海西宁 810008)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高原生态建设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同时享有维生素宝库之称,有很强的药用价值。目前,青海省分布有5 997 hm2沙棘植物。2008年以来,在西宁市、海南州等地广泛发生沙棘食叶害虫,特别是在海南州兴海县、青海湖湖东种羊厂退耕还林地沙棘林内暴发成灾,面积达100 hm2左右,平均有虫株率95%,平均虫口密度50~80头/株,造成叶片干枯、顶芽萎缩,严重影响了沙棘的正常生长,经专家鉴定为柳麦蛾Gelechia atrofusca Omelk危害造成。该虫种最早在1996年确定为麦蛾科新记录种,寄主为柳树,对其成虫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1-2],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他寄主等方面没有任何报道。为此,笔者经过观察研究,基本掌握了其生物学特性,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1 分类地位 柳麦蛾Gelechia atrofusca Omelk属鳞翅目 Lepidoptera麦蛾科 Gelechiidae麦蛾属Gelechia Hübner。
1.2 形态特征(图1,图2)
卵 尖卵圆形,淡黄色,初产时偏白色,个体小,约0.05 mm,肉眼看不见。卵的排列很有规则,多并排而产,常见1~3粒,最多7粒。多产于芽苞与茎夹角处,有一丝状小柄连接于芽苞处。
幼虫 共5龄。发育历期40~50 d。体长0.2~1.6 cm。身体黄绿色,头部褐色,老龄时体色加深,为灰绿色。前胸背板褐色,腹背有2条平行的浅褐色斑纹,体侧有2条褐色纵纹。胸足黑色,腹足淡黄色,趾沟双序全环,胸、腹各节面具有明显的漆黑色整齐的硬化毛斑。
蛹 离蛹,褐色,长约1 cm。
蛹茧 土茧,长约1.2 cm,呈椭圆形。新茧外部较为粗糙,有新附着的草根、土粒。旧茧外部光滑,颜色变浅,茧内光滑。
成虫 翅展16 mm,头灰白色,被有弯曲紧贴的粗鳞片,下唇须第1,2节灰白色,外侧散生褐色鳞片,第2节腹面生有粗糙鳞片,第3节褐色未端尖,触角柄节头顶为浅褐色。虫体褐色,前翅褐色,间杂有褐色斑纹,后翅浅褐色,缘毛灰白色,近基部白色[3]。
雄性外生殖器 爪形突双突,具小齿,齿尖着生长毛;抱器片特化为两部分,上部为长棒状,着生纤毛;下部端呈鹦鹉状突,具一钩,骨化;基腹弧囊状。阳茎有一片状棘突及一弯月钩突。
雌性外生殖器 产卵棒圆钝,指状,具纤毛;前表皮突特化为片状,端部稍骨化,略带弯钩;后表皮是前表皮突的2倍长,细长,端部略膨大;囊导管端片为长方形硬化片,交配囊透明,具一陀螺状囊突。
图1 柳麦蛾各虫态
2.1 生活史 该虫在青海省西宁市、海南州1 a发生1代,以卵在芽苞内越冬。翌年6月树液流动、芽苞萌动时进入孵化期,当叶片开始发芽时幼虫孵化,6月中旬幼虫在叶芽处取食危害。幼虫有5龄,历期30 d左右。每个虫龄虫体增长0.3~0.4 cm,5龄体长达到1.4~1.6 cm。7月底进入蛹期,蛹期10 d左右。8月上旬进入羽化期,8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成虫期20 d左右,8月下旬进入卵期。
2.2 生活习性 卵孵化后,小幼虫在芽苞内取食心叶,咬断嫩芽,致使新芽不再长出叶片。幼虫有转移危害现象,一般可危害2~3个顶芽。进入3龄后将叶片缀连在一起结薄茧取食叶肉。幼虫有吐丝下垂现象。进入7月底,幼虫吐丝下垂落入表土层中,在沙棘根际半径25~30 cm处,吐丝黏着土粒结成土茧在内化蛹。8月初,成虫开始进入羽化期。成虫白天很少活动,静伏于沙棘树下草丛内,如遇惊动,呈跳跃式飞翔。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晚21时后取食、交尾活动频繁。成虫产卵时选择长势饱满的芽苞处,先分泌少量透明胶状物,后拉出丝状柄将卵黏着在芽苞基部,每芽苞处产卵1~3粒不等,每雌产卵20~30粒。各虫态发育较为整齐,没有世代交替的现象。
图2 成虫、雌雄生殖器及危害状
柳麦蛾危害心叶,致使新芽无法正常萌发、生长。因此,应选择新芽生长期防治,此时幼虫正处于1~2龄,可在减少危害的同时,达到较为明显的效果。柳麦蛾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期利用杀虫灯诱杀。在观察中发现幼虫期有蜘蛛、花蝽捕食,卵期有卵寄生蜂(种名待定)寄生,对其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应注意保护利用。
志谢:承蒙青海大学林科所刘晓利研究员鉴定柳麦蛾,特此致谢。
[1] 李后魂,杨彩霞.中国麦蛾二新纪录种[J].西北农业学报,1996,5(1):27 -30.
[2] 王菊英,周成刚,乔鲁芹,等.严重危害紫薇的新害虫——紫薇梨象[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4):18 -20.
[3] 徐振国.青海小蛾类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