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明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实质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常见症状为血尿、肿块和疼痛,约60%患者为无痛性全程血尿。CT检查可准确测定肿瘤密度和进行临床分期。收集临床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肾癌患者的CT影像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肾癌患者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29~72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血尿16例,腹部包块6例,高血压7例;发热5例,贫血6例;消瘦4例。
1.2 方法 CT扫描常规需平扫及增强扫描。用普通CT,使用8~10 mm层厚连续扫描,扫描范围依检查部位而定。有单层螺旋和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可一次屏气完成全腹部扫描,扫描时间短。螺旋CT增强扫描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造影剂量按1~2 ml/kg计算,成人一般用50~100 mI。用高压注射器的速率2.5~3 ml/s。肾皮质期:注射对比剂20~25s后扫描;肾实质期:注射对比剂80~120s后扫描;肾盂排泄期:注射对比剂后延迟5~10 min扫描。
CT平扫一般肾癌CT表现为肾实质占位病变,可以使肾盏或肾轮廓变形。与正常肾分界模糊不清。多数等密度或略低。少数,由于肿瘤内出血而密度增强,或出现密度较低的坏死区,中心或边缘可以有钙化。较大肾癌密度多不均匀[1]。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正常肾实质明显增强,而肿瘤密度由于缺乏肾小管而增强较少,从而清楚地显示癌的范围。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肾癌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表现变化大,位置深且隐蔽,症状常不明显。以血尿、腰痛、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就诊时只具其中一个或两个症状往往在保健查体时才被意外地发现,而且一些患者此时已有远处转移尚无明确症状。CT是诊断肾脏肿瘤的常用方法。CT见肾内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实质性种块,肾癌的CT值略低于正常肾实质。CT可明确肿瘤的大小、范围,及肾静脉、下腔静脉、周围淋巴结受累情况。
平扫呈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常使肾外形扩大或局部隆起。有短毛刺并与肾周筋膜相连是其主要指征之一。多边界清楚。有时平扫显示不清,只有增强扫描才能发现。病灶内常有囊变、出血、坏死、钙化等,少数可合并感染。瘤内出血表现为高密度灶;钙化呈中心性或偏心性,钙化外有软组织成分(而良性钙化多为边缘性)。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常显示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为无强化的低密度区。其后由于肾实质强化显著而肿瘤的低密度区相对明显。肾盂肾盏受压移位或破坏,有时可引起部分肾积水。肿瘤向外侵犯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肾筋膜增厚。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有瘤栓形成时,表现为静脉管径增粗,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出现等密度或低密度充盈缺损。肾门区域、主动脉旁、下腔静脉旁及膈肌角内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在CT上显示直径≥1.5 cm。此外还可转移到肾上腺、肝、肺及腰椎等部位。
肿瘤直径≤3.0 cm的肾细胞癌。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平扫时低于或等于肾实质,约在30~40Hu之间;少数因出血而密度较高,边缘多较清楚;少数密度不均,界限也欠清。可突出肾轮廓外。肿瘤内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但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因大多数血供丰富,而在皮质期明显强化,CT值增加40Hu以上,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呈“速升速降”表现[2]。增强后密度不均是由于瘤内多有出血、坏死、囊性变所致。小囊性肾癌的囊壁、壁结节、囊内分隔也于皮质期明显强化,且呈“速升速降”表现。假包膜发生率很高,但CT只能发现少部分。
进展期肾癌螺旋CT增强扫描的皮质期肿瘤强化较明显,大部分为不均匀增强,其余的CT表现,特别是实质期的CT表现和常规CT基本一致。螺旋CT扫描的主要目的为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帮助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螺旋CT能够一次完成胸、腹部的联合增强扫描,这对了解有无肝脏、肺部及其后腹膜淋巴结的转移十分重要,同时可更精确判断肾癌是否累及肾动、静脉和侵及肾盂肾盏,特别对了解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有无癌栓等均至关重要。
总之,CT是肾肿瘤诊断和分期的首选方法,CT诊断肾肿瘤的可靠性与血管造影相似,为95%∶85%,CT增强除能准确地区分囊性和实性病变外,还能准确地发现肿瘤扩散的程度,静脉有无癌栓,从而可避免了传统的腔静脉造影。CT可发现广泛的淋巴结转移。但CT在诊断肿瘤的扩散,淋巴结转移时可出现假阳性。
[1]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87.
[2] 郝楠馨,常时新,刘光华.肾癌的螺旋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5):40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