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磊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对肺癌普查能发现部分早期肺癌。细胞学检查最为简单、易行,患者无痛苦,可反复取材,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100例临床检查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100例,其中男64例,女46例,年龄22~84岁,平均61岁。行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自然咳痰法嘱患者反复漱口,将口内的唾液全部吐尽,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反复4~5次,咳出肺深部的痰液。连续3 d送检,以提高检查的阳性率。雾化吸入咳痰法,患者痰液较稠不能自然咳出,通过雾化吸入可获得较好的痰标本。被检者尽量排尽鼻腔、口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雾化吸入10~15 min,随时将痰咳入干净的玻璃器内。
1.2.2 方法 用竹签挑取有诊断价值的痰液1 ml左右置于干净的玻璃片上,然后用竹签将痰的多余的液体部分刮去,剩余粘稠痰液约0.2 ml(黄豆粒大小),用竹签慢慢铺开,涂片厚度约1~2 mm,一般涂片4张。由于痰液标本粘稠度较大,一般选用渗透力较强的固定液带湿固定20 min,然后用H-E 染色或瑞-吉氏复合染色[1]。
肺部肿瘤以原发性肺癌为主,原发性肺癌中鳞癌6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占30例,腺癌16例,类型不明显者8例。由于痰液涂片中的癌细胞形态变化较大,单靠细胞学特点来鉴别肿瘤的类型比较困难,不要勉强分型。
肺癌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提高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对于40岁以上,长期重度吸烟(吸烟指数>400支/年),具有肿瘤家族史及职业致癌物接触史者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须提高警惕,必要时行相关的检查。原发性肺癌的细胞根据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组织来源,分为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未分化癌、混合型癌(腺鳞癌)及其他类型癌。
鳞癌是肺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发生在大支气管,因此,痰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高。根据癌细胞是否出现角化,进一步分为分化好的鳞癌和分化差的鳞癌。形态与宫颈鳞癌基本相同。腺癌较为少见,常见于周围型,癌变来源于细支气管。易累及脏层胸膜而产生胸水。痰液涂片中不易找到癌细胞。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好的腺癌和分化差的腺癌。形态同其他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是肺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恶性程度也最高。癌细胞体积较小,直径约8~10μm,似淋巴细胞样,癌细胞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或特殊形态如燕麦形,为一端钝圆另一端尖细。染色质致密深染,结构不清,似墨水滴状。癌细胞多拥挤重叠成堆,背景常出现坏死现象,要与退变的淋巴细胞鉴别。大细胞型未分化癌其特点是胞体比小细胞未分化癌大,核大,核仁明显,胞质较多,既没有鳞癌特点,亦无腺癌特点,癌细胞多为单个细胞脱落。如果出现癌巨细胞称巨细胞癌。
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简单、无创、经济,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还可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普查,并能发现部分早期肺癌。标本采集与制片时,留痰的时间过去多主张在清晨,但由于晨痰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细胞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其次,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咽炎的人,清晨的第一口痰往往是上呼吸道的分泌物,使诊断的准确性降低。因此,现主张最好在早晨排痰后,留取上午8~9点钟的新鲜痰适宜。送检痰液要有一定的量以供选择,一般为2~3 ml为宜(2~3口痰)。痰液的性状与阳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60% ~70%,但其诊断价值受较多因素影响,包括痰液采集质量、检验者经验和技术水平、病灶部位等。痰液必须新鲜,一般留取清晨第一口痰(细胞学检查以上午9~10点钟留痰为好),务必要求患者清水漱口数次然后用力从深部咳出痰液,盛于灭菌容器中立即送检;多次送检(一般送4~6次)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和结果可靠性。对高危对象,如发现高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应随访,每隔半年复查一次,至少2年。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率特点为:原发性高于继发性、中央型高于周围型、伴血丝痰高于无血丝痰,气管镜检查后咳出痰阳性检出率较高[2]。对未发现癌细胞但临床和X线高度提示肺癌的可疑患者需反复多次作痰检,可以提高肺恶性肿瘤的诊断率。
[1] 周格琛.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右江医学杂志,2009,37(10):5.
[2] 张洪兰,陈昊,闫蓉.痰切片检测痰脱落细胞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92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