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孟英
( 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476000)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起病于儿童时期,表现为慢性、波动性的运动肌不自主地抽动,伴有不自主地发声抽动,具体表现为摇头、挤眉、眨眼、耸鼻、撅嘴、耸肩、肢体抽动、腹肌抽动、清嗓子等,重者还会口出秽语。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可能是神经递质失调、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因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2008 年6 月—2011 年12 月,笔者采用柴芩温胆汤加味治疗多发性抽动症18 例,总结报道如下。
18 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的多发性抽动症患者,其中男10 例,女8 例;年龄6~14 岁,平均(9.97 ±1.93 )岁;病程13~18 个月,平均(15.67 ±1.81)个月。
按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中抽动秽语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①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抽动,二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②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者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③14 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天天发生,1 d 多次,至少已持续1 a 以上,或间断发生,且1 a 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 个月;④排除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肌痉挛、药源性锥体外系症状和其他锥体外系疾病。
采用柴芩温胆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2 g,黄芩12 g,半夏9 g,陈皮6 g,枳实6 g,竹茹15 g,茯神12 g,石菖蒲15 g,郁金12 g,制大黄6 g,钩藤15 g,全蝎3 g,天麻9 g,青礞石30 g,甘草6 g。每日1 剂,水煎,分早晚温服。15 d 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
参照文献[3]标准。进步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进步率≥80%。显效:进步率≥50%~<80%。有效:进步率≥30%~<50%。无效:进步率<30%。
治愈7 例,显效5 例,有效3 例,无效3 例,有效率占83.33%。
患者,男,9 岁,2010 年11 月20 日初诊。主诉:阵发性挤眼及嘴角抽动1 年余,加重6 个月。患者1 a 前出现阵发性挤眼及嘴角抽动,伴不自主咳嗽连连,6 个月前因精神紧张逐渐加重,在当地某医院以咳嗽、咽炎治疗,效果不显。现症:阵发性频繁清嗓子,伴挤眼及嘴角抽动,或发出秽语,烦躁口渴,睡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大便偏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多发性抽动综合征。中医诊断:瘛疭。中医辨证属肝郁气结,久郁化火,灼伤肝阴,阴不制阳,阳亢无制,而肝风内动;火灼津液,化而为痰,痰火上扰。治宜清热泻火,化痰开窍,熄风止痉。采用柴芩温胆汤加味治疗,处方:柴胡12 g,黄芩12 g,法半夏9 g,茯神15 g,陈皮6 g,枳实9 g,竹茹15 g,石菖蒲15 g,郁金12 g,钩藤15 g,制大黄6 g,全蝎3 g,天麻9 g,青礞石30 g,甘草6 g。15 剂。每日1 剂,水煎服。服药后,患者诸症明显好转,发作次数减少,喉中怪声基本消失,不再秽语,但仍感头沉重,易困倦,舌质红,苔薄黄,脉滑略数。药已中的,痰火上扰之势已遏,故以上方减大黄、枳实、青礞石,加酸枣仁30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2 g、远志6 g 以养心安神。续服15 剂,症状消失。守方加减调治1 个月,病愈。随访1 a,未复发。
中医学无抽动秽语综合征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学“筋惕肉瞤”“瘛疭”“肝风”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肢体、头部振摇之状。眩,指头晕目眩的症状。肝主筋,开窍于目,其脉上行巅顶,病则筋脉失养而振摇不止,或头晕目眩。而肢体、头部摇动,皆属风象。柴芩温胆汤加味方中陈皮、法半夏、竹茹清热化痰;大黄、黄芩、青礞石降火泄热,驱逐顽痰;石菖蒲、郁金豁痰开窍;柴胡、钩藤、全蝎、天麻平肝熄风,镇痉以制动。诸药合用,共奏清泄肝胆痰热、熄风宁神制动之效,用于痰火上扰、肝亢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疗效。
[1]Olson LL,Singer HS,Goodman WK,et al.Tourettesyndrome:diagnosis,strategies therapies,pathogenesis,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Child Neurol,2006,21(8):630.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1-162.
[3]赵春玉,赵宝东,闵连秋,等.150 例Tourette 综合征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