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明 刘世军 刘宪勇 张敏
乳腺增生症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已达育龄妇女的40%以上,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1]。2010年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发现乳腺增生位列我国城市女性居民高发疾病之首[2]。如今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乳房有肿块且伴有乳房刺痛或胀痛,经前期明显。自2005年以来,应用自行研制的乳安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症18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乳腺增生症患者30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年龄18~52岁,平均32.8岁;双侧乳房肿块者112例,单侧乳房肿块者71例;病程1年以内者95例,1年以上者85例。对照组年龄18~51岁,平均32.6岁;双侧乳房肿块者74例,单侧乳房肿块者46例;病程1年以内者64例,1年以上者56例。观察组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取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标准拟定。病例均符合下列检查和诊断:①具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乳房刺痛或隐痛,疼痛有时放射至腋下、肩背部,疼痛与激素水平和情绪变化等相关联,而且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自行缓解者。②乳房一侧发生单个或多个,或两侧发生多个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肿块,有时肿块可分布于整个乳房,有触痛,其与皮肤或乳房组织不粘连,推压之动感明显,直径0.5~5cm。③排除急性乳腺炎、生理性乳房肿痛、青春期乳痛及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④B超及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检查排除肿块恶性病变。
1.3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药3个月以上或间隔3~6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疼痛减轻。无效:肿块未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者,或肿块缩小不明显,疼痛无缓解,或单纯疼痛缓解,而肿块未缩小。
1.4 治疗观察 观察组口服自制乳安合剂,2次/ d,每次50 ml。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一日3次,每次3片。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5 d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观察每一疗程结束和三个疗程结束后乳房内肿块大小变化及肿块消失情况,乳房疼痛的变化趋势及疼痛消失情况。
观察组治愈114例,显效43例,有效16例,无效7例,其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3.3%、96.1%;对照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50例、34例、19例、17例,其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1.7%、85.8%。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既非炎性,亦非肿瘤[3]。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属祖国医学的“乳癖”范畴。乳腺增生症病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治疗疗程长且易复发。现代医学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不确切,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4]。依据乳腺增生症发病机理,利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施治,常常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脾虚湿盛是乳腺增生病之因,是病之本;而气滞、痰凝、血瘀所造成的乳房肿块和疼痛是病之果,是病之标[5]。因此,乳腺增生症应以滋补肾阴、健脾渗湿、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治其本,活血通络、理气止痛、化痰消痈、软坚散结治其标,标本兼治,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症之目的。
乳安合剂主要由柴胡、女贞子、红花、白芍、当归、赤芍、延胡索、枳壳、川芎、桔梗、荔枝核、皂刺、穿山甲、茯苓、海藻、牡蛎、金银花、黄芪、甘草等组成。乳安合剂中,柴胡可疏散退热、升阳疏肝,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柴胡是疏肝解郁最常用、最有效的中药之一;女贞子、红花、白芍、当归滋补肝肾、滋阴补血、调经止痛、活血散瘀;赤芍、延胡索、枳壳、川芎活血祛瘀、行气通滞、开郁散结、消肿止痛;桔梗、荔枝核、皂刺、穿山甲消肿排脓、消痰核、通乳络、散瘀结;茯苓、海藻、牡蛎宁心安神、渗湿健脾、消痰利水、软坚散结;金银花、黄芪、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托毒排脓、缓急止痛。以上药物配伍,共同达到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宁心健脾;养血活血、行滞祛瘀、止痛消肿;解毒消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标本兼治,从而有效治疗或缓解乳腺增生所致诸证。
临床治疗观察,应用自制乳安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症,具有疗效好、治疗周期短、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适和其他不良反应,作者认为本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1] 黄浩夫.门诊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第2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2-73.
[2] 费菲.我国首份一线城市百万健康人群不健康数据发布.首都医药,2011,18(7): 63-64.
[3] 王雪琴,王秀丽.乳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90例.四川中医,2012,30(2):91-92.
[4] 张琼,陈家旭.乳腺增生症辨证分型研究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5): 316-317.
[5] 杨利侠.女性乳腺增生病的中医临床诊治思路.新中医,2012,4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