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艳
影响药物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机体方面的因素,婴幼儿正处于机体发育和快速成长阶段,其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全,尤其在生理,消化和代谢过程上与成人差别很大,一般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易于出现毒副作用,因此给药剂量不能单纯以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必须根据药物的特性按婴幼儿日、月龄来进行计算,从而避免因过量发生毒性反应。
1.1 婴幼儿体内酶系统不成熟和不完备,某些酶不足或完全缺乏,可影响肝脏的解毒。
1.2 婴幼儿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弱,当给抗生素后血中游离的药物浓度比成人高,而且会扰乱机体的生理功能。
1.3 婴幼儿的总体液占体重的80%,(成人60%)细胞外液为45%(成人20%)此时药物分布较多的细胞外液中,因此使排泄缓慢,半衰期延长。
1.4 婴幼儿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较成人约低30%~40%,药物的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
1.5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对外界刺激反应和成人不同,加上婴幼儿防御机能微弱,吞噬细胞功能及抗体形成均差,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即仅为轻微的局部感染,也很容易引起全身性感染。
1.6 给药途径的影响,由于婴幼儿体表面积较成人大,皮肤角质层薄,局部用药吸收较多,有时可引起中毒,如胃肠道吸收因个体差异或药物性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皮下或肌内注射因周围血循环不足而影响吸收分布,选用静脉给药吸收最快,药效可靠。
2.1 婴幼儿用药最应慎重的首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等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主管听觉的第8对脑神经的损害,严重时造成不可逆耳聋。婴幼儿还应慎用的药物有:复方解热止痛片(APC复方)新诺明、红霉素。不要将成人用的药物随意给儿童服用。譬如,四环素可使儿童牙釉质损伤,形成黄斑牙,甚至影响骨骼发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氯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状,慎用。喹诺酮类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应慎用。驱肠虫要阿苯达唑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2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岁用量减半。此外,氨茶碱、成人用滴鼻净及激素、兴奋剂、安眠药等都禁止给儿童使用,以防止中毒。
2.2 维生素类药物和一些补剂、营养剂要适量对症服用,如过量服用鱼肝油(维生素A、D)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出现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瘙痒、胃肠道反应和使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锌制剂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发热、眩晕、嗜睡、贫血等毒性反应。人参、蜂王浆内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胎盘球蛋白针并不是增强体魄的强壮剂,切不可随意注射。
婴幼儿的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角质层发育差,故接触外用药时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因此,在小儿使用外用药物时,为避免导致皮肤损伤和吸收中毒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1个月以内),切忌使用有胶布,氧化锌软膏药之类的硬膏剂敷贴在皮肤上,否则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3.2 婴幼儿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一般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水杨酸、碘酒等,以免使皮肤发生水泡、脱皮或腐蚀。如必须使用,应从低浓度开始,若出现刺激症状,应立即停药或改用药性缓和的药物治疗。
3.3 局部涂药面积不可过大,浓度不宜太高,例如硼酸,一般用于小儿面积湿敷,毒性不大;但如果用于大面积皮肤病,则可通过创面吸收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循环衰竭及休克而死亡。
3.4 婴幼儿对滴鼻净(萘唑啉)极为敏感,临床医生有时疏忽,用1%滴鼻净给婴幼儿治疗鼻炎而引起中毒症状,小儿只使用0.05%淡液滴鼻净,新生儿不应该用。
此外,酒精用之不当也会造成吸收中毒,如小儿高热用大量酒精擦浴,可引起昏迷,呼吸困难,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能引起全身水肿[1]。
婴幼儿用药应该慎重选择,不可滥用。药物种类不宜过多,注意给药时间间隔,联合用药时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药理作用的增强和减弱等问题。因用药品种数与用药不良反应成正比,故应遵循用药少而精,而且要遵循婴幼儿生理特点来选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 博恩.小儿慎用外用药.中国中医药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