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2013-01-22 01:40邵荣江路军华刘书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乳腺癌化疗

邵荣江,路军华,刘书德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全球发病率占所有各种女性癌症的患病率的23%,因乳腺癌而死亡占女性癌症病死率的14%。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原则,采取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途径。中医药治疗以其独特的辨证论治及其整体观念及其特殊的临床疗效一直以来在乳腺癌的综合疗法中起着个性化的辅助治疗作用,其作用贯穿乳腺癌的各个治疗阶段,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现将目前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祖国医学文献对乳腺癌早有记载,又称“乳疳”、“乳石痈”、“乳岩”、“石奶”、“翻花奶”、“奶岩”等,后世称此病为乳岩沿用至今。最早的记载有,汉,中藏经,乳癖;隋朝元方《诸病源候话·石痈话》石痈、乳疽、乳漏。普遍医家认为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始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本病的描述,以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侧面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使本病的辨证施治体系逐趋完善。如《医宗金鉴》:“乳癌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宋代医家窦汉卿的《疮疡经验全集》:“乳岩,此毒阴极阳衰”;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大棋子,不捅不痒,名曰乳岩”;明代《景岳全书》:“乳岩属肝脾二脏郁怒,气血万损,故初起小核结于乳内,肉色如故,其人内热夜热,五心发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若积久渐大。潺岩色赤出水,内溃深洞为难疗”;清代王维德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认为乳癌是由于“阴寒结痰”所致。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全面深入,与现代医学中对乳腺癌临床表现的描述颇为相似。

2 乳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发病机理的认识多从整个机体出发。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进行辨证分析。金代医学家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书》中对乳岩病机的认识是:“乳岩乃阴极阳衰,虚阳积而与,血无阳安能散,故此血渗于心经,即生此疾。”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若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淌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明代医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对乳岩的病因阐述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清代医学家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中在阐述乳岩的病因时说:“妇人有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淌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不赤不肿,积之渐大,数年而发,内溃深烂……慎不可治。此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综合诸医家的论述,多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邪毒蕴结,或情志不畅,肝脾两伤及冲任失调,气血凝滞有关,病变与肝脾肾及冲任的关系最为密切。外感六淫之邪,邪毒蕴结,客于乳络而发病;乳腺癌的发生与情志的关系甚密,情志不畅而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气滞痰凝,经络痞涩,致成本病;冲任隶属于肝肾,为气血之海,肝肾不足,冲任失调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阻于乳络而发为本病。乳腺癌病人病因主要是“忧愁思怒气”带来的阴阳五行不平衡。当病人初以语言、行动上受刺激,便火气开始上升,引起足阳明经和手阳明经的冲突,与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的冲突,气中的热和热相争化为毒气;毒气在经络上反复多次,其部位赤血败坏,凝结肿大而癌变。林毅教授[1]运用中医病因病机所提倡的情志有节、饮食有度、健身运动、重视普查的方法,提出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乳腺癌常收到良效。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乳腺癌的防治策略也由此应运而生[2],发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优势。

3 中医药辅助治疗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对抗化疗耐药性及副反应、减轻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的毒副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3.1 中医药之于手术后 唐汉钧教授[3]认为乳腺癌术后为虚实夹杂,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强调以益气健脾法贯穿始终,常以补益气血、益气健脾、滋养肝肾等补益药增强体质,调节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癌能力,防止复发转移。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患肢水肿、皮瓣坏死、术后焦虑、复发转移等。

3.1.1 术后患肢水肿的中医药治疗 邓鹤鸣教授[4]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属于中医学水肿、脉痹范畴,系因术中损伤血脉,脉络瘀阻,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水走皮下,瘀血内停;更兼患者术后正气不足,正气内虚,肝肾不足,冲任失调,加之七情所伤,脏腑失和,六淫邪毒乘隙内侵,内外合邪;同时放疗、化疗使元气更伤,无力推动血行,致使经络受阻,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从而运用血府逐瘀汤常能收到良效。金宇等[5]应用通络消肿方(黄芪30 g,水蛭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生地黄15 g,川芎10 g,桂枝10 g,桑枝30 g,伸筋草15 g,防己15 g,姜黄10 g,益母草15 g,海桐皮15 g)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较好临床疗效。将126 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2 组,通络消肿方组及安体舒通组,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肢臂围,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55.6%,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别。楼丽华等[6]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从瘀从虚论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1.2 伤口并发症预防和治疗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皮瓣坏死,诸多医家均辨证此为瘀血阻滞证,认为伤口周围脉络损伤,瘀血停滞,气机被阻,血运不畅,且术后气血不足,局部组织失养,继而发生皮瓣坏死,多采用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陈鹊汀等[7]用桃红四物汤煎剂口服治疗皮瓣血运障碍或坏死,重在改善自身血液循环状态,纠正低血压,解除毛细血管痉挛及水肿并取得较好疗效。孙贻安[8]采用手术后第2 d加服血府逐瘀胶囊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皮瓣异常转为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降至13.9%。

3.1.3 术后焦虑的中医药治疗 徐静等[9]把70 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乳腺癌术后伴焦虑同时中医辨证属于阴虚火旺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给予具有滋阴清火作用的天王补心丹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10~20 mg,1次/d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 周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以HAMA 的减分率为指标评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伴发焦虑症患者,给予滋阴清火法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3.1.4 术后疼痛及复发、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杨泽娟等[10]研究发现桃红四物汤协同化疗能够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由此阻断血管新生,抑制肿瘤复发转移。王长宏[11]中医药辨证治疗乳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病人18例,4周为1 个疗程。结果治愈3 例、显效8 例,总有效率88.89%,发现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疗效显著。黄泳立等[12]回顾性分析4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其影响,结果显示术后乳腺癌患者经中医药辨证施治后可降低复发率、延长DFS及降低危险因素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影响。

3.2 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放化疗最明显的副作用是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根据中医理论放化疗易伤人体正气,耗伤气血,损伤脏腑,当正气大伤时,应首先扶助正气,多数医家重视调补先后天之本,补养气血。龙田农对105例新加坡田农中医肿瘤诊所就诊的中晚期乳腺癌阴津亏虚证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滋阴润燥法(增液汤加减)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乳腺癌阴津亏虚证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力状况,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沈仲明研究发现在用FEC(5-氟尿嘧啶400 mg/m2,dl、8,表阿霉素50 mg/m2,dl、8,环磷酰胺500 mg/m2,dl、8,每4周为1个周期,观察两个周期)化疗方案为基础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中,配合益气养阴方(党参15 g,黄芪10 g,白术10 g,山药10 g,北沙参15 g,生地黄10 g,麦冬10 g,石斛10 g,生薏苡仁30 g,黄精10 g,枸杞子10 g,山萸肉10 g,陈皮10 g,枳壳10 g,炒谷麦芽10 g,甘草5 g)具有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生活状态,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等作用,提出益气养阴是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冯秀梅[13]对2008年—2010年诊断为乳腺癌并行化疗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温阳益气法(熟地10 g,枸杞子10 g,山萸肉15 g,杜仲10 g,菟丝子10 g,党参10 g,山药10 g,白术10 g,制附子10 g,肉桂10 g,当归10 g,鹿角胶10 g,炙甘草5 g,干姜5 g)预防乳腺癌化疗引起的骨丢失疗效确切,有效地避免了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骨质丢失的问题,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任晓梅等[14]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将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所致的不良反应分为肾虚骨痿、心肾不交、阴虚阳亢、脾肾阳虚等四个证型,采用补肾生髓、清心滋肾、滋阴潜阳、温肾健脾等治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闫雪静研究发现穴位贴敷足三里可有效改善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迟发性呕吐及改善食欲,提高生活质量。

王院春等[15]从2009 年10 月—2011 年3 月,运用沙榆油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56 例,并对照观察常规治疗47 例,结果显示沙榆油降低了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放射野皮肤的耐辐射能力,推迟了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减轻了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能有效地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近期疗效满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边建良等[16]2010年5月—2011年3月,通过对使用中药合剂(主要成分为白芷、紫草、当归、血竭、乳香、没药、冰片、香油等,以一定比例熬制而成)外涂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60例,并与常规西医处理60例对照观察,结果发现中药合剂能明显的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程度,提高皮肤的耐受能力,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安全。

3.3 降低内分泌治疗的影响 多数患者服用内分泌治疗后出现月经失调或停经,甚至出现情志异常、心悸失眠、烘热汗出、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和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在扶正解毒的基础上,配合健脾和胃、淡渗利湿、凉血止血及滋阴清热等方法,可使这些副反应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或消失。如高绍荣等[17]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改善症状:熟地黄10 g,山茱萸10 g,淮山药10 g,枸杞子1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钩藤15 g,浮小麦30 g,黄芪30 g,菟丝子10 g,煅龙齿20 g,龟板15 g,地骨皮10 g,鳖甲15 g。再如陈艳等[18]采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减轻症状: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白芍、酸枣仁、知母各15 g,牡丹皮、茯苓、泽泻、当归各10 g,柴胡、栀子各6 g,甘草3 g。汗多加浮小麦15 g,锻龙骨、锻牡蛎各20 g;心悸失眠加夜交藤15 g,远志10 g;腰酸痛者加桑寄生、枸杞子各15 g。

4 前景与展望

毋庸置疑,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有着广泛的适应症和独特的优势,从整体出发,调整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根据不同的临床证候,进行辨证论治。相信中医界同仁精诚团结,与现代医学结合,开展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对照的、有中医药参与的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定能以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证实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确切疗效和优势;并在中医药抗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中取得突破,开发出高效价廉的抗肿瘤新药。

[1] 周瑞芳.刘鹏熙.刘晓雁,等. 林毅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乳腺癌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2,44(8):225-226.

[2] 边静.马科.周丽萍,等.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策略体系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412-413.

[3] 肖秀丽.唐汉钧教授治疗乳房病经验撷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2):186-188.

[4] 高瑷洁.邓鹤鸣教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经验[J]. 河北中医,2011,33(10):1451-1452.

[5] 金宇,杨赶梅,莫婷,等. 通络消肿方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6):358-360.

[6] 汪芬华,楼丽华. 楼丽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86-1087.

[7] 陈鹊汀,胡庚坤,王振东,等.桃红四物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血运障碍40例[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20(1):29.

[8] 孙贻安.血府逐瘀胶囊防治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39.

[9] 徐静,臧东静,白洁. 滋阴清火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伴焦虑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9):794-796.

[10]杨泽娟,李国康,李军. 桃红四物汤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2):102-103.

[11]王长宏.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18 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5):129.

[12]黄泳立,田华琴. 乳积方治疗术后乳腺癌49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4):48-49.

[13]冯秀梅. 温阳益气法预防乳腺癌化疗引起的骨丢失40例[J]. 四川中医,2012,30(6):93.

[14]任晓梅,卞卫和. 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所致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J].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6):67-68.

[15]王院春,王希胜,徐鹏飞,等.沙榆油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56例临床研究[J]. 河北中医,2012,34(8):1149-1150.

[16]边建良,罗志远,张素英. 中药合剂外涂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1,33(12):1797-1798.

[17]高绍荣,夏海平,张华,等.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乳腺癌TAM疗后综合征68例[J]. 国医论坛,2005,20(2):24-25.

[18]陈艳,毋光明.滋水清肝饮改善乳腺癌三苯氧胺治疗副反应84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5):469.

猜你喜欢
中医药乳腺癌化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