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散加减治疗荨麻疹52例

2013-01-22 01:06:39茹锦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消风木通牛蒡子

茹锦芳

浙江省湖州市千金镇卫生院 湖州 313016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消风散加减治疗荨麻疹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2例荨麻疹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20~65岁,平均40.2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3.5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荨麻疹诊断标准[1]:①突然发作,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②发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消退后不留痕迹。③部分患者可有腹痛腹泻,或发热、关节痛等表现。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④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⑤皮疹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为慢性瘾疹。

2 治疗方法

方用消风散加减治疗:当归10g,生地黄12g,防风10g,蝉蜕6g,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牛蒡子各10g,石膏15g,生甘草6g,木通3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以清热通便;发热咽痛者加板蓝根15g,黄芩10g,薄荷6g,以清热利咽;腹痛者加木香、生白芍各10g,以行气止痛;若有腹泻者加茯苓、白术各10g,生米仁15g,以健脾止泻;若皮疹紫红色较多热毒深重者加蒲公英、金银花、紫珠草各15g,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若皮肤瘙痒剧烈者加白鲜皮、地肤子各10g,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若气血两亏者加黄芪、党参各10g,大熟地12g,以益气养血,祛风止痒。1天1剂,用大约八倍的水浸泡30min,再煮20min,分3次口服。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食物、海鲜鱼虾、鸡蛋、辛辣刺激之品,避风寒,注意保暖,适当休息,4周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与方剂选用》[1],治愈:风团消退,临床症状消失,不再复发。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者或消退不足30%。

3.2 结 果 52例中治愈21例,好转29例,未愈2例。治愈率40.38%,总有效率96.15%

4 讨论

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属于过敏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易反复发作。该病是由于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的刺激因素作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递质而引起。属中医“瘾疹”、“风隐疹”范畴,多为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病,正如《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隐疹候》所云:“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瘾疹。”

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2],为风湿淫脉而设,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辛散透达,疏风止痒,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苍术散风祛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气分实热,是为热邪而用,以上俱为臣药;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取血行风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除湿止痒、凉血润燥、活血消疹之功,紧扣荨麻疹风湿热邪侵袭,浸淫血脉,郁于肌肤之病机。采用消风散治疗荨麻疹,符合中医“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以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论。临证用之,随证加减,如槌击鼓,疗效捷速;且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凉血而又护阴。

[1]戴慎,薜建国,岳沛平.中医病症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57-859.

[2]邓中甲.方剂学[M].第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67.

猜你喜欢
消风木通牛蒡子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28
木通的新生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8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牛蒡子中牛蒡苷测定方法的优化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49
白木通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21
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