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方法探讨

2013-01-21 00:54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吴登洲
财经界(学术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内审绩效评价指标

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 吴登洲

一、综述

绩效的目的是为了客观评价员工的业绩,并且给单位员工特定的行为导向,让员工了解单位 的目标、愿景,并保持高度一致。事业单位由于性质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的绩效一直是单位管理的难题,审计部门作为单位现金流、员工行为、治理程序的监督部门,其职责是为了增加价值并改善机构的运营而提供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服务,内部审计绩效直接会影响到单位的运营管理。内部审计绩效不但可以使审计部门内部绩效得到提升,更能为提高单位整体绩效作出贡献。

二、绩效的方法简介

绩效的目的在于客观评价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并且激励人的潜能,使人的行为有导向性,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达到个人思想和企业文化高度一致,使个人职业生涯和企业利益得到提升。总的说来,绩效是根据人的正常生理、心理反应发展起来的,绩效的成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如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外界有了压力后,人自然而然产生不舒服感,从而释放了潜能,最终为企业创造效益。内在因素是依据马斯洛需求五层次论,如图:

由图可知,人们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从最基层的生理、安全需要提高到自我实现需要。人无论处在什么层次,都会由于不满足感向着更高的层级迈进,这种不满足感推动着社会进步、企业效益最大化和个人素养的提高。

绩效评价的方法比较多,主要分为非系统评价技术和系统评价技术。

非系统评价技术中包括:360度考核法;关注员工行为及个性特征的绩效评价方法;以业绩报告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方法;以员工比较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方法;以特殊事件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方法;以个人绩效合约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方法等。

系统评价技术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BSC)、目标管理(MBO)、标杆超越等

三、内部审计绩效模型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

伴随着绩效工具的发展和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也借助于这些新的业绩评价工具快速发展,内部审计绩效可以将员工行为与组织战略目标有效结合,以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在此基础上,IIA提出相应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也在发展中,王光远依据国外的内部审计评价理论,提出了内部审计的四个一级指标,即防卫性指标、建设性指标、一般性指标和与外部审计师的协调指标,从这4各方面在进一步进行指标分解;同时,又有学者认为,内部审计绩效考核需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合规性、高效性和效益性。

随着内部绩效手段的不断提高,基于战略目标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出现了,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等业绩评价工具出现,为内部审计绩效翻开新的篇章。有人认为,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是对企业内部审计整体而不是个体,可以通过经济增加值的评价办法来设计内部审计的绩效体系,即通过计算内部审计带来的收益,减去其耗费的资源价值来计算内部审计机构的EVA,也有很多学者将平衡计分卡用于内部审计绩效中,这些方法为现阶段内部审计绩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内部审计绩效设计

内部审计绩效模型不能简单的依靠一种绩效方法,应该是将多项方法进行提炼,寻找合适的绩效方案。本文中的模型是以关键绩效指标(KPI)为基础,参考平衡计分卡进行设计。具体方法见下图:

上图中,一级指标为4个:能力、客户、流程和成果,每个一级指标赋予权重(Q1~Q4),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为35个,每个二级指标赋予权重(q1~q35),具体指标为:

1、能力方面(Q1)

q1:专职内审员所占所有内审员比例;q2:每年内审人员的培训时间;q3:内审人员教育程度;q4:内审人员的任职资格情况;q5:内审人员的从事本行业年限;q6:内审部门每年开展审计工作次数;q7:改进审计质量的措施。

2、客户方面(Q2)

q8:内审部门主管企业领导的级别;q9:内审部门的独立性;q10:内审领导对风险的关注;q11:企业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q12:企业管理层要求审计次数;q13:审计部门参与高层决策情况;q14:每年审计项目级别情况;q15:外部检查者对审计工作的评价;q16:外围对审计部门的关注度;q17:审计建议的采纳率;q18: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率。

3、流程方面(Q3)

q19:内部审计主管的业务报告关系;q20:内部审计部门领导和主管高层的沟通力度;q21:管理层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审核情况;q22:审计发现问题的披露形式和范围;q23:年度审计计划编制的及时性;q24:审计工作结束后,形成报告签发的周期;q25:审计过程中其他部门的参与程度;q26:审计的自动化程度。

4、成果方面(Q4)

q27:促进节约或避免损失金额;q28:年度审计计划完成率;q29:重复发现数量;q30:审计建议执行率;q31:重大审计发现和建议的数量;q32:组织内部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检查情况;q33:组织内部自觉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自律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的情况;q34:企业价值的增减变化情况;q35,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变化情况。

计算公式为:

以上4条以及指标和35条二级指标基本涵盖了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绩效方向和量化指标,具体的权重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验加权,是由评价者根据经验,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得出,形式上主要是通过专家组通过经验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判断得出,这也是由个人决策转向集体决策的过程,这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最终形成定量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快捷,容易操作;另一种是数学加权,是利用数学公式对权重进行计算得出,代表方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要建立数学模型,对各指标进行逻辑分析后在经过数学处理后得出,这种方法具有科学背景,有根有据,具有较强的说服性。

经验加权法是由专家小组打分得出,是一种主观赋权,数学加权法是由数学公式计算得出,是一种客观赋权。在现实工作中,主观赋权虽然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但由于人的大脑是极其复杂的机器,没有任何一个数学公式或者机器可以比拟,主观不等于随意,只要控制好评价主体,尽可能减少由于情感带来的误差,由这种模糊方法判断出的结果未必是不准确的。同时,客观赋权法虽然是由数学公式计算出来,带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但是绩效评价涵盖内容较广,层次较多,单一的数学公式不能涵盖整个绩效内容,如果简单的依靠数学模型进行绩效,数据往往会背离人们的认知,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经过实践检验,基于加权法的经验加权法在实际工作中是由可操作性的,这种复合型方法,既有科学的计算为基础,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人为的进行检验和调制,这样数据才可靠,有参考性。

四、结论

内部审计绩效是一项即有难度有非常关键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应该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绩效工作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对企业的破坏性。内部审计绩效工作不同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前者是重视监督过程,受控的过程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后者是重视员工的情绪,一切的量化指标都是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但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进行行为导向,引导员工行为与企业愿景保持一致。一个公正、科学的内部审计绩效体系,凝聚着广大审计人员的智慧与耐心,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信随着审计实践的不断深入,审计部门会不断创新出更适合自己单位的内部审计绩效办法。

[1]孙青霞等.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的重构.审计论坛.2011.3

[2]谢宝国等.基于两种理念绩效考评指标的设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9

[3]刘永强等.基于KPI的高校员工多维度绩效考核模型与算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9.6

[4]吴志明:帮你解决绩效考评中的难题.中外管理导报.2001.第2期

猜你喜欢
内审绩效评价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