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泷
(1.浙江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杭州 310028;2.浙江科技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
对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思考
陈 泷1,2
(1.浙江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杭州 310028;2.浙江科技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其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关系着他们个人的成长,更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能力、政治信仰的培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校园文化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锻炼等各种渠道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
大学生;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参与是衡量各国政治文明进程、民主政治发展态势的重要变量之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相比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决定》中提出的政治参与,第一句由“实现”改成“加快推进”,中间“由各个层次”改成“各层次各领域”,最后一句“由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改成“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说明了:一是政治参与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二是其范围进一步拓展,三是政治参与必须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大学生作为公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理应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政治参与的思想在西方政治学中有着长久的历史,但这个概念的提出却不到百年。对于其内涵的理解,理论界仍是众说纷纭,从不同的视角赋予了它不同的理解。争议主要围绕几个最基本的要素:参与的主体,参与的客体,参与的途径,以及参与的性质。
在讨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培养对策前,对政治参与的理解阈限首先必须有所界定,对概念的界定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1]。陈振明、李东云[2]提出政治参与是“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这一概念强调了几个内涵:参与的主体是全体公民,由于社会角色在不同的时间与场合会有所转变,职业政治人士也应涵盖于内,他们属于公民这一集合中的子集,但政治参与却不包括他们的职业行为;参与的客体是影响政府决策;参与主要指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和情感等主观因素。
然而,政治参与意识是参与行为的先决条件,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不可忽视对其主观思想的关注和教育,因此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塑造也是本研究的讨论范畴。同时,鉴于大学是青年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逐步形成世界观、完善人格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客体范围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影响政府决策”,还应包括他们学习政治参与的一些预演行为。因而本研究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这样定义:“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政治参与的理论、方法与形式,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或学习参与政治生活,逐步实现自身政治社会化,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核心力量。”
大学生政治参与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重大的社会意义,主要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其一,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通常和广泛意义的实现。青年期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就读期间是其获得政治意识、信仰、知识、情感、能力,逐步树立政治观的过程;是掌握社会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进而成为符合主流社会政治要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3]。其二,扩大政治参与是国家政治民主化对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群体积极的政治参与,将会带动全社会广泛和普遍的政治参与,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和民主意识,全面促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政治参与最大的政治功能在于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使之尽可能地照顾到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使国家政治体系的举措避免或减少对“公平性”的可能偏离,以提高政治体系的稳定程度。亨廷顿等[4]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了公式: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说明政治制度化不良、政治参与无序都会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笔者认为,从另一角度讲:社会发展∝政治参与×稳定的社会政治,即在社会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将会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产生大量的社会精英。
2.2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
国内理论界从20世纪80年代末便开始了对政治参与的研究和探讨,近十年更是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然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参与”依然是一个罕有人提及的理念。大学师生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知识相当缺乏,对于政治参与的途径、渠道、方式方法所知甚少,甚至有些根本没有听说过“政治参与”术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寻求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各地问卷调查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较一致,认为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以下特点:其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流积极向上,同时存在政治情感冷漠。大多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比较强,能主动关心时事动态,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政治情感冷漠,政治兴趣缺乏,忽视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更不重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政治责任。其二,大学生政治认知与实际的政治行为不协调。尽管他们有较强的参政意向,但政治素养不高。表现出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相对专业的政治理论知识,政治认知模糊,往往在认知层面选择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政治情感不稳定,政治态度不明朗,实际参与能力较低。其三,大学生政治参与动机多元化,个人本位主义趋势日益显著。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源利益分配机制对人们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造成大学生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蔓延[5]。
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类似,美国的社会教育、德国的政治教育、法国的公民教育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行的教育。西方社会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在法制建设、课程设置、行为参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不断完善政治认知、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这三个政治教育中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层面[6]。综合考虑,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
3.1 全面提高政治参与的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责任与义务,着力加强政治参与的宣传、学习和教育,将其作为党政、团学、学工的关注议题,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在教学、实践、思想教育等各个环节,并逐步列为评估高校对社会贡献和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考核指标。
2014年 国务院公布《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国内乳品企业急切期待的这项重中之重的行业大政方针终于出台。教育部向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函,同意设立由茅台集团举办的茅台学院。茅台学院系本科层次非营利性民办应用型高等学校,由贵州省领导和管理。
3.2 加强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教育
从概念的辨析中,本研究认为政治参与属于行为范畴,但这些具体的行为必然受参与者的政治认同支配和政治认知左右。加强文化通识教育、丰富政治理论课程,是明确政治认知,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辨别能力,提高政治素养的基本要求。开展丰富的文史哲美伦理等文化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历史观、社会责任感,提升其政治素养与人文涵养。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政治教育功能,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位卑不敢忘忧国”等思想,可以激励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而儒家学说中的“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则体现了“以德治国”“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人,通常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政治学角度看,该个体必然有着强烈的政治情感,理智的政治认同,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达到了政治社会化的目标[7]。
另外,还要强调公民责任意识,形成政治态度。公民政治参与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入政治参与的内容,加强宪法教育,加深大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义务和公民社会政治责任的认识。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精英,更应具备现代文明的法制意识和民主精神。
3.3 重视政治参与技能,培养公民政治意识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时下的政治热点问题,并努力提高认识的全面性、准确性。政治体制确定以后,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性和方法学范畴。政治参与涉及每个公民,要设置一些指向明确的政治参与行为学的教育环节,注重政治参与实务技巧训练,诸如行政管理的技能技巧、常用法律文书常识、信息获取与诉求传递、选举和被选举、辩论诘问与质询听证、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公务员法规等实务课程和训练,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政治参与的知识、程序、渠道和方法,学会合法行使权力,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如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合理合法捍卫利益的权力,反对社会腐败的权力,遵守法律的责任,伸张社会正义的义务,必要时应征服兵役的义务等。政治理论要结合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怀,用民主、法制的精神,理智辩证地审视社会矛盾,客观全面地分析和判断政治问题,唤起政治兴趣,掌握政治知识,提高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
3.4 营造政治参与环境
大学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检验和修正自己政治思想和理论,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不断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技巧,完善政治人格。
大学生本着政治参与的意识深入社会,结合社会现实调查研究是很好的形式。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学生可以学会综合、质疑、批判、分析、创新和实证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深思熟虑,客观公正地作出政治判断,给出相应建议或反应。
尽管目前大学设有军训、学习参观、社会调查、大学生村官计划、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例行实践过程论及广度和深度是不充分的,社会和大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学校要以培养政治参与实践的态度让大学生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关心学校的发展计划,关心社区发展情况。设立校长信箱、校长热线、校务公开日、领导接待日、后勤监督委员会等,倾听学生的诉求,提高学生的参政地位,关切校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都是让学生在校园里践行政治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理念,避免非常态的极端化做法,是对未来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公益的前期准备和锻炼。
在校园内可以创建一些模拟的社会管理模式,例如辩论会、模拟施政演讲与质询会、听证会、网络交互论坛等,有意识地为政治参与锻炼服务。
要引导政治意识、组织管理、行政能力、工作作风比较突出的学生骨干学习和依法实践政治参与过程,假以时日,他们将是未来的国家英才。要为其创建实践平台,发挥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扩大政治参与面。
基层民主是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完善机制,调动学生热情,在校园范围内开展合理、合法、合规的团学干部和社团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培养大学生发表自己的施政主张、诘问对手和上任承诺的能力,也养成接触群众、兑现承诺的习惯。这种模拟政治选举的活动,既可以锻炼有政治意向的学生干部,也可以使学生得到作为选民的政治体验和人生经验,对未来参与正式选举和被选举是一种预演和准备。
3.5 发挥社会政府职能
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政治参与应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政府和社会应当疏通信息渠道,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功能,将听证公告信息联通高校;广开参与门户,为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和谐良好的参与环境,欢迎大学生参政议政。政府的招标会、听证会、法庭庭审等涉及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的形式,应向高校开放旁听,让大学生了解政府或政府机构如何行政管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是否得到保证,参与的方式何为有序。
长期以来,多处高校所在社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大学生接触甚少,应当改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脱离选民的状况,社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定时按约与大学生选民沟通,如开通网络议事,以了解他们的诉求,解释他们的疑虑,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一种真实体现的政治参与过程。
要鼓励大学生自觉地投身政治参与,上通“天气”,主动学习领会党的政策方针;下接“地气”,积极下基层进社区,习惯与群众结合,习惯面对挑战,习惯参与竞争,习惯接受监督,习惯保持诚信,习惯恪守廉洁,习惯为民施政,习惯兑现承诺,习惯承受来自于公众的压力。使大学生树立起“我是国家未来管理者”的观念,树立起“我是国家栋梁”的自豪感。
现代民主政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公民政治。因此,培养具有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8]。而在公民这个大集合中,大学生无疑是知识、能力、水平较高的子集,是国家未来的支柱。在各级政府的配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实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将从根本上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发展进程,其意义极为深远。
[1] 武月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解阈限和内涵界说[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69-72.
[2] 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J].东南学术,2008(4):104-110.
[3] 陈婷.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蚁雪飞.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6] 傅安洲,彭涛,阮一帆.德国政治教育概念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8):86-90.
[7] 袁小松.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9.
[8] 百度名片.政治参与[EB/OL].[2013-04-27].http://baike.baidu.com/view/87029.htm.
Thinkingaboutenhancingideologicalpoliticaleducationtodirectundergraduates’politicalparticipation
CHEN Shuang1,2
(1.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litical Theor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2.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is one of the powerful driving forces for national democracy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athway for undergraduates to accomplish individual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cerns with not only their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ate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national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political cognition, political attitudes, political emotions, political abilities and political beliefs.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various ways, such as teach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promoting campus culture influence, leading them taking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undergraduat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671-8798(2013)04-0313-04
10.3969/j.issn.1671-8798.2013.04.015
2013-05-03
浙江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2XJYB12)
陈 泷(1979— ),女,浙江省杭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