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双 詹 瑧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南京 210046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应该对中西医结合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在自己求学过程中,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的疑问、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思考,为了中西医结合这一种新的医疗模式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西医结合目前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从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的蓬勃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医学临床治疗学内容,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衰竭、中西医结合针麻研究及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成功(曾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其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机制研究等等,中西医结合代表整体医学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肯定中西医结合成绩和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在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中仍有诸多困扰和难题需要我们用智慧、学识和经验去进行逐一化解。
对于“中西医结合”一词的解释,我国权威性辞书《辞海》是这样定义的: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临床实践,将中国医药学的精华同现代医学的精华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医学科学,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药学[1]。而现实中我们很难界定何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还是西医融合中医的模式?如果运用现代医学检查诊断,用中医方法治疗是不是中西医结合?迄今为止,对于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和外延的描述,仍停滞在逻辑性的概念上,尚不能形象地具体描述,所以现在很多医学、哲学、人文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这一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形成一个更具有权威性、更通俗易懂的解释。
中、西医药学存在着诸多差异,该如何将二者结合仍是一大问题,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应该如何建立,基础理论怎样研究,都是中西医结合进一步发展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基础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只有具备了科学、完整的基础理论的学科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尹常健在《中西医结合的三大困扰》[3]一文中论述到:实现中西医理论互融,目的不是要否认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而是要更深入地研究两者在生理、病理学等方面的广泛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进行反复印证,充分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在系统深入的中西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理论的沟通、衔接和交融,真正找到和建立起每一种疾病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支撑点,完善基础理论,从而使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在综合运用中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人体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4]。两者很相似,较难区分,如果不只是从定义来区分,在临床、研究方面两者又应该如何鉴别?两者都是学科,在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思路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如何区分?有学者[5]如是定义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吸取两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这给我们区分两者无疑又增加了困难,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否等同?从属关系呢?所以,对于明确两者区别也是很迫切的。
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回顾及浅议》[6]一文中是这么区别的: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两个概念不同的医学名词。中西医结合概念重点在于论中西医结合技术和方法,而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论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一般而言,在临床实践中两者具有互通、部分替代、共同表述同一目的的作用;从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建立角度上分析,则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论体系上把这两者分开,其优点在于:①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认识,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意识形态领域的形成;②有利于产生中西医结合临床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③有利于产生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不过,究竟是否需要界定这两者之间的区分,尚需要时间来解答。对于目前所存在的疑问,希望通过无数的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学者的研究得以具体细化和解答。
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下,人们的就医观念发生很大的改变,在就医前会做充分考虑,是选中医还是西医,或中西医结合。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对社会供求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故医学专业的设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然而卫生部颁布的正规医学专业中,并没有“中西医结合”这个专业,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单独的理论形态并不成熟,但不可否认中西医结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未来我国医学发展的大方向,各地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或者方向)的发展态势良好[7-9]。我国在中西医结合教育方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全国已有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培养点82个,博士培养点31个,还有博士后流动站5个;90年代一些中医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了五年制或三年制中西医结合系(或专业),1998年在三所中医药大学试办七年制中医系(中西医结合方向)等;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稳步发展,其正式确立势在必然。中西医结合医学系的确立及中西医结合医学院的创办,也势在必行。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如何完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专业设置方面能紧跟发展趋势,合理设置,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教育体系。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程及发展趋势》[10]一文中对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状态进行了系统概括: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人才主要来源于院校高等教育,已经具有从专科教育到对博士后人员进行科研训练的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各层次教育各有其优势和侧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中西医结合院校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可简略概括为:①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不完善;②课程教育太机械,就是西医知识加中医知识;③教材不统一,学生掌握重点不一样,或者教材过于滞后,脱离实际;④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一种固定思维模式,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⑤缺乏临床实践的机会,死读书、动手能力差,甚至一些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课都避之不及,所以需要大力提倡“读书以明医理,临证以得真谛”[11]。由上可见,中西医结合教育有待改革,有待创新。
从患者的角度分析,受到长期以来认识的束缚,普遍认为中医药是治疗、调理慢性疾病的,在疾病发生时,需要在中医治本与西药疗效快中进行抉择。从医院和医师这方面分析,虽然现在很多医院都主张中、西医结合地治疗疾患,但是缺乏大量有造诣、有经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一些西医专业出身的医师,不能对患者充分辨证而影响治疗;对于西医过于依赖,使得大多数临床医师并没有把中西医结合真正运用在临床。许多中西医结合研究人员只是停留在对于经典古方的探求上,而没有结合现代的技术实验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12-14],这些都阻碍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发展。相对于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中医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肿瘤重大疾病和妇科疾病等优势病种上,课堂上老师曾提及一些老中医专家,过于推崇中医,不能运用现代诊疗技术给以明确诊断而贻误病情,临床实践中不乏此类现象。临床上没有充分地挖掘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充分做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为大众服务。因此,应该完善卫生医疗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文化,建设规模化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亦可作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措施。
提出疑问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探讨问题,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学科应该通过积累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将其理论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建设创新型的医疗体系,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新医疗模式。对于中西医结合这个新生学科,还有待广大医学研究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与发现。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音序(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27.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
[3]尹常健.中西医结合的三大困扰[N].中国中医药报,2012-08-31.
[4]陈士奎.中西医结合相关概念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02-104.
[5]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6.
[6]姚源璋,张边江,谢圣芳.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回顾及浅议[J].医学与哲学,2007,28(8):64-65.
[7]何清湖,刘朝圣,雷晓明.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12):43-45.
[8]吉广庆,高丽霞.反思“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2003,24(9):59-60.
[9]孔德明,吴元黔,彭玉.对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1-3.
[10]卢传坚,吴薇.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程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30-31,67.
[11]朱伟,王学美.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天津中医药,2006,23(5):386-388.
[12]潘学柱,吴德保.中西医结合临床面临理论危机[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2):7-8.
[13]金利国,张秋娟,姜超.浅谈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0):741-743.
[14]刘源.中西医结合的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5,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