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失宠以后

2013-01-19 00:38
中国报道 2013年12期
关键词:效益环境经济

中央提出不再“唯GDP论英雄”,努力保持合理平稳的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推动创新,提升工业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和环境质量。

在过于关注GDP的时期,一切都唯GDP马首是瞻,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都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忽视了。现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取代了“唯GDP论”,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议题已成为新的关注热点。

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明确要求,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也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的信息。

保持合理平稳的发展速度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要建立在实现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之上。要按照客观规律推动经济发展,控制过分追求高速度的冲动,克服长期以来各地存在的脱离实际,盲目攀比,拼项目、拼投入的现象,努力使各地经济增长目标符合当地实际,与国家追求的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相衔接。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财政和货币政策适时适度,突出结构目标和长远目标,既要防止经济发展速度过度下滑,又要防止过度反弹,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挤掉没有形成生产能力或者形成了过剩产能、没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增长、造成生态破坏的增长水分。

提升工业化水平和质量

我国处在工业化中后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重点要把握好工业化阶段变化趋势,向结构优化升级要效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带动工业转型和农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

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瞄准第三次工业革命契机,积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推动产业重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布局优化,促进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提高产业集中度。要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使国际市场成为拉动结构升级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动力,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城镇化滞后是重要掣肘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制约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和提高质量效益的重要问题。

城镇化是一个最综合、最复杂,既紧迫又长远的发展过程,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大战略。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业和农村,大量进城农民工处于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制约发展潜力释放和经济社会转型,阻碍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高。

有质量的城镇化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主要载体,不仅在于城市扩张要增加大量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拉动整个投资与消费及经济增长,还在于农民进城将提高国家公共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以及为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

目前近七亿农村人口仍然徘徊在国家城镇化进程之外,如果这些人口的相应部分合理有序地进入城镇,随着他们收入的增长,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将获得极大潜力,而且也会为改善劳动力供给、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环境和条件。

以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力水平。要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促进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支撑能力。所以,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进步政策与财税金融政策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同时,还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更好地应对人口红利下降的趋势。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总之,加大科技和人力资本投入,发挥科技进步对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作用,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的驱动。

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是重要方面

就业和民生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必须要把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先目标。

所以,必须着力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这样便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如果能将促进创业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更加地紧密结合起来,使更多劳动者成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高素质劳动者,他们便能成为更好的提升经济质量效益的创造者。

当然,使劳动者获得更高的报酬、更好的工作环境也是当下需重点关注的工作。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经济增长率从9%跌至零增长,但是家庭收入比重一直以1.5%的速度增长,社会稳定。要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增加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切实夯实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基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

环境也是质量和效益的体现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成本过高等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既有负面影响,也能产生倒逼机制,在纠正“唯GDP论英雄”后,我们必须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

因此,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从宏观上控制住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但仅有建设还不足以保证环境质量,管理机制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补偿机制。以提高环境和生态成本的方式,从机制上扭转拼资源、拼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

猜你喜欢
效益环境经济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环境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