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雕塑的社会功能——以闽北城市雕塑为例

2013-01-14 03:15:02蒋海岭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延平闽北城市雕塑

蒋海岭 张 钰

(1,2.武夷学院 艺术系,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主要是指设置在室外的、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艺术品。由于现代城市迅速发展,原先依附于建筑物的雕塑渐渐独立出来,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采用或抽象、或写意、或具体的艺术形式语言向观者传达着创作者的思想。城市雕塑,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乃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准。[1]一座城市即使历史再悠久,建筑再壮观,没有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也是不完整的,好的城市雕塑可以反映出整个城市的审美倾向、文化意识形态和深厚的文化气息,因此多称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百科书”,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需。城市雕塑在一定意义上与“公共艺术”、“景观雕塑”、“环境雕塑”有着各自的侧重而又相通的关系。据调查显示,台湾地区和欧美一些国家明确规定,从公共建筑经费中拨出1%—1.5%的经费作为城市雕塑及壁画的创作。闽北地处福建省内陆腹地,有着较丰富旅游资源,2005年10月南平市政府批准设立闽北经济开发区,闽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拉开城市结构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闽北各城市的城市雕塑发展迅猛,近几年出了一部分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如南平市延平区的《延平四贤》雕塑群、延平区博物馆门口的大型浮雕、建阳市的《朱熹》石雕像、武夷山景区茶博园的名人园雕塑群、武夷山武夷广场的武夷民俗雕塑群、武夷学院图书馆门前的《朱熹》铜像等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对社会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社会功能,那么当代的城市雕塑对社会具体有着哪些社会功能呢?

一、城市雕塑的社会功能

1、认识与交流功能

巡视城市雕塑作品犹如欣赏、阅读一部城市的历史画卷,使观者通俗的了解、认识该城市的历史。城市雕塑普及了历史文化,被称为是一部用青铜和石头谱写的编年史。[2]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环境和历史,我们通过城市雕塑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身世、精神、个性和追求。这很大程度上由城市雕塑自身的艺术语言所决定。一方面有城市雕塑所具有的主题性所决定;另一方面城市雕塑空间性能够给观者带来可观、可触摸、可交流的感受;在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城市有许多城市雕塑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美国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雕刻有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4位美国总统的巨大的雕像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每天都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的弗基奥宫前面广场上,竖立着米开朗基罗创造的象征英雄刚毅和爱国精神的古代英雄大卫巨像;被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公民”的撒尿小孩,他被塑造为铜像竖在市中心广场的拐弯处,也成为布鲁塞尔标志性雕塑;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塑,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美人鱼雕塑坐落于安徒生的故乡哥本哈根市的海港,这座雕塑已成为丹麦和哥本哈根的标志,被誉为丹麦的“国宝”。这些城市雕塑的认识和交流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在不断注重人文关怀的今天,城市雕塑的创作也无不紧随其时代脉络,追求对当下人的生存状态的写照,事实上不同时代,城市雕塑都以它自己的方式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闽北武夷山市茶博园中有一组铸铜群雕(图一),表现了武夷山种茶、采茶、摇青、焙茶等做茶的关键步骤。很直观的向观众传递着武夷山岩茶的知识、宣传着武夷山岩茶的文化。再如闽北南平市延平区四贤广场上面的城市雕塑群《延平四贤》。“延平四贤”又称“闽学四贤”,是指两宋时期崛起于福建省南剑州(今南平),道统相继,学术思想一脉相承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理学大儒。这组群雕让观者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到延平四贤,体会闽北的闽学精神。武夷学院图书馆前的《朱熹》铜像(图2),朱熹雕塑以朱熹讲学为动态,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意韵生动。后面古色背景墙上,用紫铜板锻出了朱熹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治学方法。整个雕塑及环境所体现的是武夷学院的办学传统,又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而且在满足视觉与环境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人的精神性与环境的协调性。

图1.武夷山茶博园雕塑

图2.武夷学院朱熹铜像

交流性作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功能之一,在城市雕塑中表现的恰如其分,它表达着城市雕塑作品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同时它也承担着观者对城市雕塑作品的认知、接受程度。形成城市雕塑作品的创作者、城市雕塑的作品及观者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着艺术的终极目的。

2、教育与传播功能

城市雕塑与所有的城市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价值,有着非常强的隐形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我们能从城市雕塑作品中看到一座城市的身世、精神、个性和追求。城市雕塑还重在表明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思想、人的理想、愿望和观念,如社会和平、人类的自由、正义战胜邪恶、开拓进取的精神等。城市雕塑作品它能够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点明主题,甚至升华主题,使观众明显地感到这一环境的特性,而且紧扣城市的环境和历史,发扬优秀传统、倡导社会文明。[3]它既是美化城市的景观,又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载体,彰显着城市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理念,当今视觉文化已成为文化的主流,雕塑作品形式是视觉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在社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教化育人的作用。雕塑继续作为某种精神的载体,既具有形式的、又蕴含健康向上的寓意。使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产生隐性的教育和传播功效。一些优秀的城市雕塑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潜移默化对大众的审美素质乃至民族的心智改善与升华,其潜隐的教育作用和传播功能是其它造型艺术难以媲美的。如青岛海滨雕塑园雕塑作品《孔融让梨》,该雕塑作品以历史故事里的人物为主,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教育意义。如闽北城市雕塑《延平四贤》,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是上传承洛学,下开创闽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正如明代徐即所作《登四贤祠》诗:

闽海山川此上游,千年学脉四贤留。南来吾道传心印,虚过一生愧汗流。

未发直教看气象,大成还拟接尼邱。夜深坐看寒潭月,剑气依然贯斗牛。

延平四贤代表着“闽学”的发生、发展、高峰及成果,是一种值得闽北人民纪念的历史及文化。这也就决定着它们具有教育意义。

当代的城市雕塑已经慢慢介入社会文化领域,它的审美性不仅仅只能在博物馆等封闭的场所中体会,而是走向大众、走向开放性的空间,因而它的教育范围也扩大到整个公共空间、整个社会。它的材料永久性决定了它长年累月对观者传达着思想及艺术。对它所处城市的人文精神进行着无言的阐释。可想而知那些创意浅薄、材料低劣、制作粗糙的城市雕塑成为视觉垃圾直接毒害着观众。优秀的城市雕塑对观者时刻传达着美的享受与精神文化内涵。

3、美化环境与陶冶情操功能

城市雕塑系将雕塑作品与城市环境因素相是结合,所创造出来美的视觉空间。在城市发展规划时组织规划、景观、环艺、雕塑等专家进行个学科合作研讨,进行前瞻性规划,将规划、景观、雕塑当做一整体来考虑,营造高品质城市文化环境。城市雕塑设计者在为城市设计雕塑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和文化氛围。雕塑尺寸合理,选择位置合理,雕塑摆放合理,会与周围环境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和环境的背景产生和谐的互动,并成为一个整体。城市雕塑不是传统、封闭的造形或纪念塑像,而是需要介入大众生活的空间,依城市现有的山地、湖泊、道路和绿化格局,选择适合放置雕塑的位置,结合城市的功能分区,确定合适的雕塑题材和雕塑意向设置地点之地形、地物等自然与人为环境的条件所设计制作的雕塑作品。只有这样的城市雕塑才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相反一些城市的雕塑采用雕塑公司的批发产品,不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直接从雕塑公司大量复制的雕塑作品中买来硬安放城市环境中去。这些产品没有经过雕塑家的设计,制作过程没雕塑家的把关,大多材料低劣,制作粗糙。花费钱财却未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而且大量低劣的雕塑作品成为视觉垃圾。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性、空间性能直观的向观众传达出造型美感。起着美化环境的作用,它能通过视觉形体的传达、在感情思维方面与观众交流沟通,让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有很强的感化作用,潜移默化地润泽着观众的美学修养、陶冶着观众的情操。

闽北南平市延平区的城市雕塑《延平四贤》(图3)静静的安置于江滨路的四贤场,雕塑人物神态各异,维妙维肖,或捻眉凝思,或驻足远眺,或抚琴吟咏,或把盏品茗。从古琴演奏者那里,视乎能听见那悠远的、空灵的、美妙的琴声;看到听琴者那陶醉的表情,视乎你也能感受到美妙的天籁之音;沉思者的神态,似乎告诉观者其在思考深奥的理学精神;小书童正用蒲扇扇着火炉里面的火,似乎能听见柴火燃烧的啪啪声以及开水烧开的滋滋声,在身后绿竹掩映之中更加灵动、自然,在喧闹的都市中凸显出了一丝丝宁静。同时群雕《延平四贤》不仅仅是南平这座城市的环境装饰品,更是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的象征。人类有着自由的意识与联想,对观看的事物产生联想,进而得到自身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当观者经过雕塑时,会被它所传达出的人文气息所感染、会为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这些伟人而感到骄傲。在当代都是忙碌的人群中,城市雕塑用它那独特的艺术语言潜移默化的净化着观者的心灵、陶冶着观者的情操。

图3.南平市延平区《延平四贤》群雕

三、结语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突出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它们点缀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城市雕塑融入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在保持城市原有的面貌中,扩充了与城市建设的相关内涵,并在其功能作用中有效价值被扩展衍化,使之导入社会性的大众化艺术的特征,而且一些作品能带给人们一丝丝温暖、一股股人文气息、一片片艺术氛围,代表着创作者对人们的人文艺术关怀,传达出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默默地发挥着城市雕塑自身的社会功能。

[1] 唐国文.世界现代城市环境雕塑[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 陈绳正,刘昌明.建筑与雕塑[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孙兰,郑先觉.论城市环境雕塑的功能与形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

猜你喜欢
延平闽北城市雕塑
基于多种电气增量融合判据的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电气技术(2022年2期)2022-02-24 02:12:04
陈延平
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苏兆征的遗嘱
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 10:32:07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12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3:02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
红土地(2018年9期)2018-02-16 07:38:1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
SIMULATION OF BLEED AIR BEHAVIOR DURING AIRCRAFT IN FLIGHT BASED ON FLOWMASTER
挪威城市雕塑
雕塑(1996年1期)1996-07-12 15: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