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武,侯颖慧,费加明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目前,对于体育舞蹈的概念众多学者给予了多种解释,通过对各种解释的解读、揣摩并结合对体育舞蹈的理解,本研究给体育舞蹈赋予以下含义:体育舞蹈也可以称为体育舞蹈运动,是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具有健身、竞技、消遣、娱乐、审美价值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舞蹈,而是二者的融合,既是舞蹈的体育化,又是运动化的舞蹈.20世纪30年代后,交谊舞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1]1956年以后,交谊舞陷入困境.1979年交谊舞复出,并于80年代从北京、广州等地向全国推广.从1991年举办首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以来,每年一次的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至今未间断过.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
(2)调查法.①访谈法.走访了从事体育舞蹈工作的教练员、专家,向他们进行相关问题的咨询,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②问卷调查法.以淮北市市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72份,有效回收率为93%.
(3)统计法.利用EXCEL等应用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参赛情况.淮北市体育舞蹈运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自1997年组队参加全国、全省比赛以来,成绩逐年上升:2001年全省体育舞蹈锦标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一;2003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健身交谊舞大赛上我市夺得18金;2004年淮北市举办 “口子窖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2007年淮北市体育舞蹈协会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省市县舞协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08年,淮北市选手参加了全国四大赛事,均有金牌入账, 12月1日至2日举行的淮北市第三届体育舞蹈锦标赛,参赛选手多达1100余人,创下了市级比赛之最;在安徽省第四届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中,全省有21支代表队1400余人报名参赛.我市代表队由77名中小学生组成,一举夺得16枚金牌、13枚银牌、4枚铜牌,金牌、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三大项均列全省第一;2009年第19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成人A组冠军,2009年第五届华东区体育舞蹈锦标赛A组新星第2名,“中顺洁柔杯”第九届全国城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业余少年B组第一名;2011年首届“盛事名门虞姬杯”全国大赛全能/青年AB等组别中荣获八冠.
(2)社区健身活动中开展情况.通过对淮北市各大广场及小区、俱乐部调查发现,在全民健身锻炼中,众多人群都将体育舞蹈作为健身的方式,体现出体育舞蹈在淮北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参与,但性别分布不均、各年龄段人数分布不均.
调查结果表明:参与健身体育舞蹈人群中,男性偏少,占30%,女性偏多,占70%,而体育舞蹈多是男女搭伴才能达到较好效果的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舞蹈的深入推广.参与健身体育舞蹈的绝大部分人员在40岁以上,占65%,而18~20岁之间的人员只有20%,18岁以下的人员更少,仅仅占到15%,显示出年龄分布严重不均,不利于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参与体育舞蹈的目的.通过对淮北市各大广场及小区、俱乐部及培训班调查发现,人们参与体育舞蹈的目的多种多样,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人们参与体育舞蹈的目的
从表1可以看出:参与体育舞蹈的人群中有50%的人目的是健身,位于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以“塑造体型、提升气质”为目的,占到24%;以参赛为目的的只占到了14%,排在第三位.这说明很多人参与体育舞蹈的目的不是参赛,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舞蹈总体水平的提高.
总体而言,淮北市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体育舞蹈竞技队伍和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大众体育活动模式,活跃全民文化生活,同时可以使《全民健身纲要》落到实处,但目前的发展状况对于体育舞蹈的进一步开展还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开展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有些因素是可控的,但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2]在皖北地区也存在类似问题(见表2).
表2 限制体育舞蹈发展的主要因素选择频数统计
(1)缺少男性舞伴.体育舞蹈是在音乐伴奏下,由男女舞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项高雅的体育运动,且在很多时候是男舞伴起主导作用.而通过调查发现,不管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广场舞蹈中,男女舞伴的比例都呈现出严重失调态势,参与者约70%为女性,仅有30%为男性,并且这些男性舞者更多的集中在俱乐部中,大多是少年儿童,成年男性在体育舞蹈队伍中所占比例更少,这对于体育舞蹈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教练的专业水平.教练在体育舞蹈运动中担任着众多角色,发挥着众多作用,诸如传授技术和知识、组织比赛、管理等,教练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及综合管理能力对体育舞蹈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皖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经济水平发展不高,所以很难吸引高水平的教练.调查表明:现有的师资队伍相对匮乏,且年龄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和35岁以下,中间段缺乏.年龄大的教练较多凭经验教学,吸收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不足;年轻的教练大多是刚从体育院校和舞蹈院校毕业,教学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缺少相关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在调动学员积极性、组织比赛等方面能力欠缺.
(3)参与目的. 通过调查(见表1)发现,参与体育舞蹈的众多人士主要目的是为了健身,占50%;以塑造体型、提升气质的占24%,以参赛为目的的仅占14%,仅仅把体育舞蹈当做普通健身手段的人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舞蹈队伍的稳定和体育舞蹈总体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深入开展有很大的影响.
(4)大众传媒的影响.体育舞蹈是一项高雅的运动,高级别比赛中选手身着特定服装在或优美或激昂的音乐中展现一幅又一幅的优美画卷,满足人们极高的精神享受.然而,当前意识到体育舞蹈蕴含巨大市场价值的商家却不多,高级别的比赛中,选手水平高、竞争激烈,但是场边传媒记者却很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挫伤了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减少了大众了解体育舞蹈的机会,对于体育舞蹈的推广十分不利.
(5)人们的观念意识.对大众而言,体育舞蹈好像是比较难的一项运动,对人的要求很高,所以很多人不敢以体育舞蹈作为终身体育的锻炼手段.其实,体育舞蹈作为健身项目对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在高级别的比赛中要求才较高.还有部分年龄较大的人群,喜欢体育舞蹈,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认为男女舞伴搂抱在一起不好意思,心里想跳,但又怕别人笑话,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舞蹈运动的开展.
(1)吸引男性舞者,优化男女舞者比例.通过各种途径吸引不同年龄段的男性舞者,不断优化男女舞者比例.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可以从家长入手,让家长认识到男孩子跳舞不会使他们变得娘娘腔,相反的可以培养他们玉树临风、优雅的气质,同时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对于成年人来说,应当给予一定的思想引导,让男同志认识到体育舞蹈不只是展现女性美的专利,男同志也能通过舞蹈展现自己的阳刚一面,同时也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
(2)加速优秀教练的引进与培养,完善教练队伍.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要与国际体育发展的商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体育舞蹈协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进体育舞蹈协会实体化和职业化的进程.同时,政府及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在优秀体育舞蹈教练的引进和培养上应进一步加大投入,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使一批在岗的青年教练迅速成长起来,使之成为今后体育舞蹈教练的骨干力量.聘请高级教练定期进行讲座和指导,定期举办教练培训与考核班,并依据各级教练不同的业务水平合理调整培训班的时间长短.[3]通过这些举措使教练队伍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更趋科学化、合理化、时代化.
(3)使大众进一步明确参与目的,稳定体育舞蹈参与人群.通过理论知识的宣讲,让大众明确体育舞蹈的塑造体型、培养高雅气质、交友等独特功能.让大众认识到健身通过很多体育运动都可以达到,但以上特质却是除体育舞蹈之外其它运动很难达到的,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之中;引导大众参与体育舞蹈比赛,这能够使他们有机会亲身感受高水平舞蹈的魅力,从内心深处愿意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最终使大众的体育舞蹈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4)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大众传媒影响.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的巨大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体育舞蹈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参与进来;同时邀请一些舞蹈明星来表演,让群众与他们零距离互动,感受体育舞蹈的魅力,使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这项运动.
(5)改变传统观念,引导体育舞蹈健康发展.皖北地区位置偏僻,人们观念陈旧,对体育舞蹈的理解有些偏颇和狭隘,通过正确引导,让他们抛弃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体育舞蹈,大胆的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张清澍.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4.
[2]赵莉.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23.
[3]高思越,蔡全哲,宋海圣.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因素及发展战略的研究[J].学术论丛,2009(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