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琴,魏静静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社会科学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高等教育日渐“大众化”,高校特殊学生群体问题随之凸显,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数不少的特殊学生群体,因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产生异常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关注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研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建立健全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也是高校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意义不容忽视。如何针对不同类特殊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开展有效有策略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是值得思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聚焦高校学生中存在的特殊群体,拟通过对各种类型的特殊学生群体的成因和表现的分析,总结学生工作经验与教训,较为全面的分析高校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情况。并希望通过讨论,提出针对特殊学生开展个别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所谓特殊学生群体,是指自身情况或者家庭环境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群体。群体中部分学生由于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较容易显得孤立,更容易出现不如意,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困扰并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健康、高素质的人才目标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对这些特殊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走上正轨,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1.学业困难。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入学前的基础较差。这种原因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地不同,教育资源不同导致学生入学分数差距较大,基础不同。二是入学后不够勤奋。由于对专业学习兴趣不足、贪玩、沉迷网络、谈恋爱等各种原因导致学业困难。
2.生活方式特殊。由于民族禁忌、个人特殊生活习惯等等,显得与同学不同,从而在集体中主动或被动的疏离。比如,有的回民同学因为饮食的禁忌而与其他同学不同,有的女同学有吸烟的习惯而受到其他同学排斥,有的同学家境优越消费水平比较高与同学接触较少,等等。
3.心理脆弱。心理脆弱不是指心理疾病。人的性格各异,有的同学生来就敏感脆弱,感情波动剧烈,很容易受到干扰,一点琐事都会让他们受到困扰。
4.经济贫困。现在高校各专业困难学生比例一般都达到20%—40%,困难学生群体不可忽略。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有的健康向上,内心阳光,乐观坚韧,好学上进,令人钦佩。但是也有部分存在问题。有的学生自卑感明显,性格孤僻,不善交往,沟通能力差,遇事敏感多疑,处事消极。有的学生贪慕虚荣,不顾自身条件,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购置生活用品,以此求得心理平衡。有的学生学习刻苦,处处争先,表现得比较积极,但是内心十分脆弱,背负着超出年龄段的压力,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感到绝望,自此一蹶不振。
5.学籍异动。学籍异动的学生特殊性体现在较难融入集体,缺少班级和宿舍同学的认同感、缺乏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所学课程和现在班级不完全统一、住宿分散等,容易脱离正常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环节。
6.生活遇到较大变故。一是自身健康状况恶化。有的学生罹患重大疾病,会带来一系列相关问题。二是家庭情况变化。比如父母婚变、亲人去世、经济状况恶化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波动。三是自身情感困扰。有的单恋无法自拔,有的失恋无法接受,有的则是困在复杂的情感局面中。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来说,这些情感困扰都很容易让他们无心学业,如果处置不当,一时冲动,容易走极端。
7.网络成瘾。对于深度迷恋网络游戏者,心理咨询活动称之为“网络成瘾症”。原因大致有:逃避现实,在游戏中寻找成就感;缺乏毅力,想摆脱而无力自拔;对生活没有明确目标,沉迷在游戏中。
8.就业困难。求职就业的阶段,学生结束象牙塔中的生活,走上社会经历挑战,大多数充满着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和无力感,情绪波动比较大。有的学生因为种种情况,就业受到的挫折比较大,在就业的阶段思想波动剧烈,对前途感到绝望。
9.受到违纪处分。受过违纪处分的同学,容易在短期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滋生自卑情绪甚至自暴自弃,需要多加关注。
10.思想偏激,言行叛逆。在我们的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对我们的工作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其表现多为经常违反纪律,顶撞老师,对校、系、班的正常工作用调侃甚至嘲讽的语气经常批判。有的被班级选为班干部,传达老师意见的时候也非常不负责任。这类学生大多并没有心理问题,而是因为他们行为习惯上有逆反的特点。之所以把他们作为特殊学生群体,是因为他们的力量不可忽视。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借助网络发表一些不客观、甚至偏激的言论,这就会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和一定的困难。
1.投入真情实感,践行关怀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更应该投入真正的爱,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和被关爱,唯有如此,教育才可以真正起到作用。
2.及时准确掌握情况。特殊学生群体存在着出现问题的隐患,因此务必及时准确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3.因材施教,灵活处理。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不同的性格,灵活处理。
1.预防机制:
(1)积极营造公平、温暖、团结、向上的学校和班级文化,使学生在学校和班级可以找到归属感、目标感,同学之间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2)辅导员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传达“正能量”,用乐观的态度感染人;
(3)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关注时事,扩展人生格局,胸怀广博了,自然不容易囿于小事小节。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发现机制:要建立特殊学生群体的档案。
(1)新生入学时,充分关注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
(2)学生本人主动提出。有的学生自己察觉遇到了难以排解的问题,会主动向老师求助。
(3)家长求助。家长以各种方式联系老师,反映情况。
(4)老师、同学反映。一是任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察觉学生的特殊性,和进行学生工作的老师沟通。二是同学发现动向向老师报告。
(5)辅导员关注。辅导员长期对学生的关注,发现学生出现上述情况。
(6)事件催生。某些事情中,发现学生存在上述特殊情况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干预机制:以人为本,对症下药。
(1)学业困难型
第一,情感鼓励,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业困难的学生很容易伴随自卑、自弃的情绪,一定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充分的肯定、欣赏,绝不能“唯成绩论”。
第二,明确学业困难的原因。能考取大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出现学业困难一般是其他原因引起,比如适应大学学习比较慢、情感波动、沉迷网络等等,应该根据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第三,任课老师、同学帮助辅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学习方法。与任课教师多交流,调动同学进行辅导,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及时激励。学生有了进步一定要及时鼓励,给他们增加信心。
(2)生活方式特殊
第一,引导班级同学尊重和宽容正常的差距。宽容是人成长中的一门“必修课”,大学生结束了高中阶段大家相似度比较高的生活,大学的班级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生活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都比较明显,首先要引导同学正视和宽容这些差距。
第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劝导改善。如果确实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烟酗酒,一定要劝导学生改善。要注意的是,对待大学生,必须充分的尊重,绝不能迷信自己身为老师的权威,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
第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以此吸引这些生活方式特殊的学生更快融入群体。
(3)心理脆弱
第一,锻造品质,培养抗挫能力。对于这类学生,要引导学生锻炼意志,锻炼自己经受挫折的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陶冶性情。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以陶冶性情,扩展人生格局,有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
(4)经济贫困
第一,及时运用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扶助政策,免除困难学生生活的后顾之忧。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贫富差距,接受现实。同时勉励学生,出身不能选择,但是未来可以改变。
第三,引导他们积极努力,充实自己,放松心情去成长。
(5)学籍异动
第一,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及时关注。免得使学生产生被遗忘的感觉。
第二,发动新班级的同学尽快接纳学籍异动学生,使他们尽快在新的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6)生活遇到较大变故
第一,真情温暖。真正的体谅这类学生的心态,多关心他们,使他们感觉生活中还有很多温暖。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上进。
第二,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容易帮忙他们走出变故,融入更广阔的生活。
第三,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7)网络成瘾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如果学生志向高远,目标明确,自然不会花费大量时间留恋网络。
第二,引导学生得体交往,消除社交焦虑。网络成瘾者通常寻求社会赞许需求较高,很多人社交焦虑比较严重,这类人有可能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碰到相对较多的困难,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有限的感官接触等非凡性质,使他们在网络游戏中找到自豪感,在网上社交中获得归属感。要引导他们更多地体验现实交往,从现实交往中找到心灵归属。
第三,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网络成瘾者一般不懂得合理利用时间,很多通宵上网,带来各种隐形的风险。帮助学生制定生活计划,勉励他们努力执行。
(8)就业困难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避免眼高手低。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确定切实的目标。
第二,积极帮助联系就业信息。学校多提供就业信息给学生,所起作用不仅仅在于就业信息本身,更重要的是,无形中传达给学生两个信号:一是机会有很多,只要努力争取;二是学校和老师没有忘记他们,学生体会到这种关心,自然会回馈更多的信息。为随时帮助学生处理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创造可能。
第三,求职方法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贯穿学生在校学习整个阶段的任务,此时尤为重要。在求职的关键时期,将重要的理念和方法再次传授给学生,对于提升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整体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随时关注,及时鼓励。这个阶段一定要与出现了就业困难学生经常联系,因为他们的情绪可能随着面试的结果而波动剧烈,一定要及时保持联系,及时为他们疏解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分析每次求职的经验教训,消除唯结果论的急功近利,总结在每次经历中获得的成长,并且及时的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9)受到违纪处分
第一,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错误。接受事实,勇敢地承担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就要认清自己的错误,不推诿不逃避,教导学生有担当,犯错误就要勇敢承担责任,并且避免以后犯更大的错误。
第二,赏识教育,发现闪光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很多学生受到违纪处分之后,沉浸在自卑自责之中,自我认知模糊,自我评价跌至谷底。此时,一定要对他们多加鼓励,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唤起学生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决心。
第三,勉励教育,目光放远。告诉学生,人生道路很漫长,跌倒一次不要紧,“风物长宜放眼量”。
(10)思想偏激,言行叛逆
第一,老师要调整心态,宽容学生,对工作公平公开,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待言行叛逆的学生,不能因为比较“棘手”而对这类学生有所歧视,而应该对他们有足够的宽容心态。
第二,平等交流,要听取他们意见。教师不能用“贴标签”的陈腐观念对待他们,应该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在尊重的前提下加以疏导。而不能居高临下的一味试图说服。
第三,工作中有不足要积极改进。教师应该抱着欢迎监督的心态来面对这类学生,
第四,发动好这类同学身边比较理性的同学,尤其是班干部和学生党员,帮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老师的言论有时候会招来逆反情绪,而身边同学用正确价值观影响他们,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4.上报机制。如果经过上述及时、恰当的处理,仍然收效不大,应转交心理咨询中心,同时报送学校相关部门备案。
5.跟踪机制:长期跟踪,定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