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莪术自古就被认为有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淤血经闭、食积胀痛等症。莪术醇是莪术油主要药效成分之一 ,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差,影响了临床的广泛应用和疗效。为了改善溶解度、优化结构,本课题对其转化产物3-羟基莪术醇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3-氯莪术醇、3-对甲苯磺酰莪术醇共二个化合物。
关键词:莪术醇 三羟基莪术醇 结构修饰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38-01
1 概述
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Zedoa ria(Berg.)Rosc]、郁金(C.aromatica Salisb)或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Lee et C.F.Liang)的根茎。味苦,性辛温,入肝,脾经。
1.1 莪术醇的药理活性
抗肿瘤作用。在治疗实验中,当剂量为75 mg/kg时,对小白鼠肉瘤537,宫颈癌U14,艾氏腹水癌ECA的抑制率分别为53.74%~61.95%,45.3%~77.1%,65.9%~78.9%(P <0.05)。研究认为其抗癌机理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的核代谢。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2.1 底物来源
底物来源为莪术醇的转化产物。
2.2 目标化合物设计
2.3 合成工艺考察
(1)对C1-01的工艺考察:①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四氯化碳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40℃,60℃和70℃条件下反应。②以乙腈为溶剂,四氯化碳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40℃,60℃和70℃条件下反应。③以甲醇为溶剂,四氯化碳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40℃,60℃和70℃条件下反应。④以丙酮为溶剂,四氯化碳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40℃,60℃和70℃条件下反应。⑤以DMF为溶剂,四氯化碳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40℃,60℃和70℃条件下反应。⑥以DMSO为溶剂,四氯化碳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40℃,60℃和70℃条件下反应。
(2)对C1-02的工艺考察:①在碱性条件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和40℃条件下反应。②在碱性条件下,以乙腈为溶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和40℃条件下反应。③在碱性条件下,以甲醇为溶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和40℃条件下反应。④在碱性条件下,以丙酮为溶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和40℃条件下反应。⑤在碱性条件下,以DMF为溶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和40℃条件下反应。⑥在碱性条件下,以DMSO为溶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卤化物,分别在0℃,室温和40℃条件下反应。
(3)合成路线。
C1-01: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四氯化碳为卤化物,回流反应[31]。(如图2)
C2-01: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对甲苯磺酰氯为卤化物,在碱性条件下,室温反应[32]。(如图3)
(4)实验部分:仪器及试剂。
仪器:CCA-20型冷却水循环泵,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CL-1A型磁力搅拌器、ZF-C型三用紫外分析仪、旋转蒸发仪,油浴锅、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试剂:氯仿、DMF,DMSO,甲醇,二氯甲烷,环己烷,乙酸乙酯,吡啶,乙醚,四氯化碳,乙腈,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亚硫酸氢钠,三乙胺,对甲苯磺酰氯,羧甲基纤维素钠、丙酮。
(5)实验操作。
C1-01:
3-羟基莪术醇(25.2 mg)溶解在5 mL二氯甲烷中,加入四氯化碳5 mL,回流反应。每隔0.5 h用TLC检测一次,3h后反应完全。将反应瓶中的混合物用水和乙醚(1∶1)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的NaCL水溶液(1∶1)洗一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2 h。硅胶柱色谱(环己烷∶乙酸乙酯=5∶1)纯化,最后蒸出溶剂得到C 1-01,收率为89.6%。
C1-02:
3-羟基莪术醇(25.2 mg)溶解在5 mL二氯甲烷中、加入TsCl(20 mg加入适量三乙胺,开动搅拌,室温反应。每隔1 h以TLC监测反应,7 h后反应终止。将反应瓶中的混合物用水和乙醚(1∶1)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的NaCl水溶液(1∶1)洗一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2 h。硅胶柱色谱(环己烷∶乙酸乙酯=5∶1)纯化,最后蒸出溶剂得到C 2-01,收率为71.2%。
3 结论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如下:(1)经过文献查阅与实践摸索,确定了以3-羟基莪术醇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出C1-01,C1-02等二种莪术醇的衍生物。(2)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MS和NMR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