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思考

2013-01-01 00:00:00许长旺
科技资讯 2013年3期

摘 要:本就如何能够将有效的监督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促进企业加强和改进管理,预防廉洁风险的发生,从强化教育、健全机构、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等几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国有企业 廉政建设 效能监察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172-02

效能监察是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管理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1]。本文就如何能够将有效的监督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促进企业加强和改进管理,预防廉洁风险的发生,做了初步探索。

1 坚持强化教育、健全机构,形成效能监察工作合力

企业效能监察以提高经济效益、工作效率、促进廉政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加大效能监察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员的参与意识,加强组织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效能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1)强化教育,增强做好效能监察工作的责任感。

要加大效能监察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效能监察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效能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破除效能监察工作与已无关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强宣传引导,促使企业职工认识到效能监察工作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源头预防,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从理念上促进效能监察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的融合。

(2)健全机构,形成做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合力。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和各项工作,涉及到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只有领导支持,部门配合,职工参与,才能形成效能监察的整体合力,促进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建立完善了经理负责、书记主管、纪检协调、专业管理人员共同组织实施的“四方联手”组织机制,要成立以企业党政一把手为组长、主管领导及纪委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效能监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运行。同时每个项目还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行政主管领导任组长,亲自抓;纪委领导为副组长,靠上抓;纪检监察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抓。与此同时,项目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也相应成立了效能监察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认真细化工作措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规范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2 坚持紧贴实际、突出重点,增强效能监察工作实效

在效能监察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与职工谈心、查阅资料等形式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际,从重点工作入手、从生产经营的难点工作入手、从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从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要精心选题立项,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强化过程监督检查,确保效能监察工作取得实效。以对物资采购开展效能监察为例。

物资采购一直是企业的重点工作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对物资采购各环节的监督检查,规范业务流程,确保了物资采购环节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一是认真制定采购计划。严格要求各单位每月底前上报下个月的材料计划,分类审批,加强管理。对于生产急需和突发的紧急物资采计划,物资采购人员则启动紧急采购程序,并按规定及时补齐办妥有关临时计划手续,确保生产需求。二是多措并举降低采购成本。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采购价格的确定坚持总成本最低的原则,通过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等方式,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物资采购谈价小组根据物资采购情况不定期召开谈价会议,纪检监察人员全程参与监督,采用议标采购方式的,挑选报价最低的一家供应商谈价,集体决定采购价格。同时,采购的物资均实行到厂价,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途中所有费用均由供应商承担。此外,企业建立了供应商考核台帐,按照《供应商日常管理办法》的要求,从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考核,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杜绝暗箱操作的情况发生。三是严格审查采购合同。为加强对采购合同的审查和把关,合同管理人员依据权限对合同的数量、价格、交货期限、技术质量要求、付款方式、验收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各项条款进行审查;在签订采购合同前,所有采购合同均经法律顾问审查,主管经理审阅,企业经理审核签字,做到规范管理,层层把关。四是多部门联合验收,确保产品质量。采购物资运抵企业后,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使用部门、检验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验收,办理交接手续,并确认签字。对于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规定办理退货、换货或索赔等,确保采购产品质量。通过对物资采购实施效能监察,严格把关,有效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预防廉洁风险的发生。

3 坚持健全制度、完善流程,规范效能监察工作运行

建立科学、规范的效能监察工作制度是搞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基本保证。要明确效能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范围及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组织及职权、奖罚标准等,使效能监察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一是要做到每个项目均订实施方案。根据不同监察项目的不同工作性质,每一个项目都组建一支由企业领导、相关部门和纪检人员组成的监察队伍,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配套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包括:监察目的和依据、实施监察的负责人和承办人、对被监察对象的要求、监察步骤及进度安排、考核办法与奖惩等,为该项监察工作有步骤、按要求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是要做到每个环节均有监察记录。设立了《效能监察项目进度报告表》《效能监察现场核查记录表》和监察台帐,每个环节均认真做好记录,其内容涉及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被监察的程序及存在的问题、隐患和整改建议等,真实反映监察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情况。

三是要做到每个问题均发监察建议。如果在监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企业纪委会及时填写《效能监察建议书》,经项目领导小组审核后,转交被监察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对不按照监察建议书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提交经济责任制委员会进行经济扣罚,并督促其及时整改。待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实施环节,这样就能及时纠正被监察项目中的隐患或不足。

四是要做到每个项目均做专题总结。每个效能监察项目结束后,在各被监察单位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召开专题总结会,全面评估整个监察过程的利弊得失和该项监察对今后工作的影响等并形成书面总结。其中对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要与所监察的部门及财务部门反复核算,并报项目领导小组进行核定。对活动过程中贡献突出的人员及时给予奖励。最后,整理一整套项目监察档案,完整保存整个监察过程中的资料,以备查证。

总而言之,企业效能监察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从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凝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内在的生产力[2]。

参考文献

[1]关福军,李茂林.石油企业效能监察思考与创新[J].石油化工应用,2007,26(3).

[2]叶朝元.对持续有效搞好效能监察的思考[J].企业党建,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