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航空制造业仍处于蓬勃的发展期,大规模的新技术革命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阶段中。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努力扩大国际市场,通过增加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已成为航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策略。
波音737 MAX完成基本设计
11月15日,波音公司宣布已经完成了其最新单通道飞机波音737 MAX的基本设计,即实现“确定概念”,与实现性能提升(降低13%油耗)的主要设计更改已经完成定义。波音737 MAX将在2013年中期完成详细设计,并于2017年开始交付。
与降低油耗有关的主要变化包括采用CFM公司LEAP-1B新型发动机、重新设计的尾锥和“先进技术”翼梢小翼。这种先进技术小翼可以为737 MAX的用户节省更多的燃油,根据航程的不同,在因采用新型发动机而节省10%~12%燃油基础上,还可以减少1.5%的燃油消耗。其他变化主要是确保这些新特征能够集成到整体飞机设计中。
波音还决定对737 MAX的飞机系统进行少量更改:包括使用霍尼韦尔公司的电子引气系统,以及在驾驶舱中使用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的大屏幕显示器。
波音737 MAX设计团队还定义了737 MAX的高速气动特性。通过开展高速、低速风洞试验和数据分析,设计团队进一步改进了飞机的外形,从而取消在早期设计中出现的前起落架舱门凸起。
实现“确定概念”后,737 MAX的生产计划也已完成定义。迄今,波音737 MAX共获得来自全球16家客户超过1000架确认订单和承诺订单。
空客首架A350 XWB完成主体结构组装
12月初,空中客车公司成功完成首架用于飞行测试的空客A350 XWB宽体飞机主体结构的组装及系统安装工作。该机已成功完成了整个机身和机翼的通电。在完成飞机的液压系统测试及全面的通电、通压测试后,将进行一系列的生产和取证测试、完成喷漆及发动机安装。然后,该飞机将被交付到飞行测试部门,为定于2013年中开始的首飞做准备。
A350 XWB是空客公司全新一代中型宽体客机,机体结构重量更轻,超过70%的减重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材料——53%的复合材料以及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A350 XWB宽体飞机机身采用创新性的全新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进一步减少了油耗,同时更易于维护。与目前同级别飞机相比,可以有效降低25%的燃油消耗和25%的运营成本。
庞巴迪C系列飞机首飞推迟至2013年
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将C系列窄体飞机的首飞时间推迟至2013年6月底,首架飞机的交付时间也随之顺延一年。庞巴迪表示,推迟原因主要跟供应商有关。CS100型飞机原计划于2012年底首飞,2013年底交付。目前首架用于静态展示以及首架用于飞行测试的飞机在魁北克省米拉贝尔的工总装进展顺利。至于CS300型飞机的交付时间则保持2014年底不变。
C系列飞机是一款单通道双发喷气式客机,也是庞巴迪近年来全力打造的项目,分为较小的CS100和较大的CS300两款机型,覆盖了100~150座级市场。长期以来,庞巴迪一直向市场提供较小支线飞机,C系列飞机将是其第一次挑战畅销的波音737及空中客车320飞机家族。
目前,C系列飞机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仅获得148架确认订单,其中2102年只卖出了15架。部分原因是由于市场普遍在观望庞巴迪能否在试飞中达到宣传的性能指标。
此外,C系列飞机的首飞也将是普惠静洁动力系列发动机的首次投入新平台飞行,对其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田喷气式飞机投入量产
2012年11月,本田航空公司宣布,其旗下的HondaJet喷气式公务机正式投入量产。在佛罗里达召开的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年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本田航空公司宣布该机已通过了最后阶段的试验并正在等待最后的审批程序。
HondaJet是本田航空公司研发的第一款公务机。机身采用轻量级别的复合材料,机翼采用加强的铝材。而其翼上吹气襟翼动力悬置系统搭载了2台 GE/本田航空发动机公司的HF120 涡扇喷气发动机。
HondaJet能够承载6名乘客(包括2名驾驶人员)。机身长12.15米,翼展约12.71米,巡航速度为778千米/时,航程近2600千米。客舱设计追求低噪舒适,并提供尽可能大的客舱与货舱。在驾驶员座舱,配备有本田定制的 Garmin G3000 最新一代玻璃光纤航空电子系统,还配有14英寸的全景视窗,并配有多点触控的控制装置。
HondaJet已经通过座椅撞击、减速板测试,最终装载测试, EASA 挡风玻璃撞击测试,风向仪抗寒测试,夜间照明测试和气象测试。2013年,HondaJet将参加美国 FAA 最后的两项测试。
F-35测试、交付“两不误”
2012年里,F-35B垂直起降型进行了第一次空中启动,完成了主要的发动机空中测试项目。F-35A先后完成了首次空投武器试验、首次空空导弹发射试验等,并提前完成机体耐久度测试。同时,最后一架F-35C试验机也完成了试飞。在佛罗里达的美军F-35训练机队的规模已扩充到20架。F-35的各种试验机和先期量产机的生产总数已超过了60架。
7月,洛马公司开始向美国国防部交付其最新批次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初始小批量生产(LRIP)3批次飞机定于2012年底完成交付。这个批次共有17架飞机,包括英国的2架F-35B、荷兰的1架F-35A、美国空军的7架F-35A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7架F-35B都已经从该公司的沃斯堡集装线下线。
尽管F-35战机已完成接近三分之一的飞行试验,但该机仍面临重重问题,包括头盔、软件开发和武器集成等。美国五角大楼近日报告称,虽然F-35项目2012年在试飞飞行次数和专业系统试验次数超过预期,但在某些领域的问题仍未解决,而且不断有新的问题涌现。
“阵风”战机升级相控阵雷达
2012年初,备受瞩目的印度中型多动能战斗机的竞标终于有了结果,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击败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战斗机,赢得126架的大订单。赢得印度的竞标,标志着法国“阵风”战斗机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打开了国际市场。
“阵风”战斗机的技术升级在2012年里也获得巨大进展。6月19日,法国空军的“阵风”战斗机首次在作战试验中成功试射了ASMP-A超声速核巡航导弹,是法国空军对其新一代核打击武器进行的首次作战试验与鉴定发射。标志着“阵风”战机核打击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
10月2日,首架配备RBE2 AESA雷达的“阵风”交付法国空军。这使“阵风”成为欧洲第一种实际配装AESA雷达的战斗机。AESA技术的引入,使“阵风”的作战实力有了本质提高,探测距离显著增加,可支持对低可观测目标的探测,并使“阵风”能够运用“流星”空空导弹在内的新型武器系统。此外,新雷达还显著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维修需求、降低了全寿命周期保障费用。该雷达还为以合成孔径(SAR)工作方式成像和提高抗干扰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波形敏捷性。未来出口印度的“阵风”,也将装备同样的AESA雷达。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只是“阵风”传感器升级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内容还涉及一套新一代导弹发射探测器和一套改进型前扇区光学系统,此次交付的“阵风”也已接受了这两项改进。
T-50试飞有序进行
T-50战机是俄罗斯国防工业的革新设计,又被称为前瞻性多功能战术飞机。它是由俄罗斯苏霍伊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的单座双发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对俄罗斯而言,T-50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因为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新式战机。
8月,T-50第三架原型机完成了AESA雷达装机试飞。首轮地面和空中试飞显示该雷达在对空和对地工作方式下都表现出了稳定和强大的性能。足以与现有最先进的雷达系统相媲美。除此之外,其光学系统试验也已经开始。
12月12日,第四架原型机在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完成了首飞。飞机在空中持续飞行了40分钟,对飞机的操纵特性和发动机工作状况进行了评估,其表现完全达到预期,试飞员对机上所有系统及设备的可靠性深表满意。
近日,T-50在从远东出发完成首次独立飞行。这次飞行距离为7000千米,途中两次着陆补给。飞行中T-50携带了几乎所有无线电电子设备和观测瞄准系统,这是试飞的重大突破。
自T-50首架原型机于2010年1月29日完成首飞以来,该机一直在按计划实施地面测试和空中试飞。在此次T-50-4号原型机首飞之前,已经先后有三架T-50原型机(分别编号为T-50-1、T-50-2、T-50-3)投入试飞,并进行了累计超过200次的飞行。
美国开始第六代战斗机发动机技术验证
美国空军在三家发动机公司中选择了GE公司和普惠公司,开始实施为期4年的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发展(AETD)计划,以促进自适应发动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为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开发所需的发动机技术,使ADVENT计划的概念达到初始全尺寸工程制造与发展(EMD)阶段。与ADVENT计划研究中所采用的小尺寸核心机相比,AETD发动机将采用尺寸更大的核心机,满足未来的军用飞机(如美国海军F/A-XX和空军F-X第六代战斗机)超声速或不开加力超声速飞行的动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