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12-12-31 00:00:00闫阳春
科技资讯 2012年26期


  摘要:素质教育和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注重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他们来说将受益终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精神境界 文化修养 能力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11-01
  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精神境界、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而这三方面都和中学的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历史知识又主要来源于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可惜,中学历史教学至今还未在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系统工程显示其应有的作用。何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渗透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命题。
  一般来说,素质教育是指针对全体学生,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教育中一方面注重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侧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面向全体,使全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历史科学文化水平。
  本文认为要全面考察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对学界产生抛砖引玉的作用。
/DxlWqFUs/OSeTjMPr+Cv/aVjzICFKev855LTMhi9oY=  1 以人为本,核心在于注重历史教学的科学发展
  首先要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式,应把教学侧重点从历史过程为中心合理发展为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并建立相应的逻辑联系作为考察的出发点,重点放在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事件的发生对今后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各种问题上,也就是我们辩证法所谓的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历史也需要掌握相同的方法,科学分析,注重事实,使历史教学达到明理、鉴今、育人、提升素质的作用。
  历史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中无不有各种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我们需要运用唯物史观科学的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人物、事件,分析历史的本质,还原历史的真相。然而,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长达几千年发展进程中出现过太多的人和太多的历史事件,作为历史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人为本,透过现象、反复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各方面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2 统筹兼顾,真正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一直本着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贯彻统筹兼顾的方面,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宏观视野,达到启迪心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力量。
  (1)在教学中贯彻事物普遍联系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使课堂教学一方面一环扣紧一环;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结合巩固旧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做到温故知新。比如我们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可把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事先备课安排好相关进度,在讲解的时候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在历史演变中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教师讲新课前,可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怎样?继而引导学生看课本地图,并找出五口通商的地点。明确通商口岸仅限于东南沿海。导入新课后,阐明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后便再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在课堂临近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深入地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深入?”引导启发学生从两次战争的原因、时间、规模、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联系、比较、讨论、回答,最后由教师作补充说明。
  (2)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启迪学生,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有创新性的活动。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究新知识的心理需求。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办法很多,如:问题法、故事法、情景再现法等。
  (3)适时采用归因方法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因此,当我们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有效设疑就可以让学生在毫无压力和束缚的自由讨论中得到不断提高实现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潜能。如: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这个近代的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如果没有袁世凯要求当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进程会是怎样的?等等。实践证明,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和概况能力十分有效。
  3 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使命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贯彻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通过历史课堂宣传我们党的历史政策和学习历史的方法论,真正把素质教育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中国的今天与世界是昨天和前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而明天的中国与世界又是昨天和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延续。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既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规律,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的。历史老师的责任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国家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所奉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都要符合当时的实际,要有历史的内在根据。
  我们党要求在学生中贯彻素质教育就说明党和国家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视,在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武装学生头脑,强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现,是人们在千百年历史长河里形成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教育恰恰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
  总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要让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让学生从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而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创造,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我们的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