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使锻压专业人才更好的适应21世纪新形势条件下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锻压专业教学必须注意授课方式的改革,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应将教学内容同国际锻压先进前沿技术及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采用企校结合、国际合作的新方式,充分利用企业与国际资源,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 本科教学 锻压 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170-0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改革是学校多项改革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在国民经济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锻压专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为各种机械产品和军工装备生产各种重要基础零件。一台机械产品或军工装备,如汽车、火车、采矿机械、轧钢机、发电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舰船、飞机、装甲车辆、导弹、火箭、火炮、弹药……,都是用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玻璃、木材、碳纤维、皮革……)进行不同的加工之后才能组装成机器设备或产品。
解剖一辆克尔维特Corvette新型跑车,你会发现其中80%的部件都是锻压(锻造、冲压)部件;美军最新式的F-35战机,其中80%的部件也都是锻压部件。世界上的汽车、飞机、兵器、船舶、电力、冶金、电子和家用电器等产品中,凡是负载大或需要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重要零部件,均为采用金属材料经压力加工成的锻件。锻压行业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行业,对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锻压生产制造能力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工业强国的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无不在锻压技术方面始终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准。锻压工艺具有少、无切削加工的典型特点,目前是机械工业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最重要的措施和方向之一。
我校锻压专业成立于1974年,三十多年来已向社会输出了大量锻压专业的专门人才,也为我国锻压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行的锻压专业教育模式及教学内容是多年之前制定的,并且长时间没有大的调整,存在很多问题,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与市场发展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情况,新要求,改变被动局面,是当前做好锻压专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作为锻压专业的教学工作者,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就业适应能力,特别是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及企业的需求,就个人观点为高校锻压专业的本科教学改革提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1 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面向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1.1 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锻压专业是典型的实践型工科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本科阶段的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该专业的教学方法一定要面向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实际的设计与动手能力。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一字不漏的给学生进行讲解,甚至还随意的增加和扩展,致使课堂讲授内容庞杂繁多,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由于被灌输的知识太多,学生疲于应付,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养成了“听会”而不是“学会”的学习习惯。加上大学课程学习进度较快,内容较多,常规按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很难将专业课程精华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课程考核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试,学校开设的课程太多,为了修够学分,学生将大量时间去应付考试,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在能力方面又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堂讲授应该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在切实注意加强与拓宽基础的前提下,抓住每篇、每章教材内容的核心和难点,联系锻压实际,讲其精华。其它内容让学生去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减少一些讲课内容,安排一定的自学时间和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自学,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课堂中一定要多一些实例的讲解,首先,要讲解实例的设计与应用背景知识,然后再讲解具体的理论知识及原理,然后讲解相应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在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课堂提问与讨论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措施,是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作风的重要途径。
1.2 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不落后于社会与时代需求
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必要的,随着技术与装备的进步,加上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锻压专业的本科教育工作也得与时俱进,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不落后于时代。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与企业与时代有些脱节,高校与企业结合并不紧密,教材编写也有些滞后,造成有些课程内容还是很多年前的内容,新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学生没有机会学习。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知识比较陈旧,落后于企业生产实际,造成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找工作困难的尴尬局面。新知识的补充与新教材的编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应该鼓励高校及企业优秀人员参与新教材的编写并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加以更新。另外,教学大纲的经常修订是必要的,科学技术更新了,教学内容也需要随之更新。比方说,三维造型技术、数值模拟、快速成型技术、高速锻造技术、多工位成形技术及高速级进模技术已经在部分高科技企业应用于实际生产,我们的专业课程中缺少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教学大纲不及时修订,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讲课的桎楛,限制教师新知识的传授。
关于锻压课程体系的改革还应包括教学制度的改革,必须打破一门专业课一本教案讲几十年的状况,须定期修订课程教案与大纲。另外,很多高校专业课在大四上学期才开始,一学期同时开的专业课有将近七八门,太多,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建议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提早讲授专业课,另外,增加专业新技术的讲解。
2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水平,增强工科教师面向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意识
优秀的师资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教师素质和良好专业能力是开展锻压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良好的专业课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专业和语言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能够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目前优秀专业课教学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因为专业课教师除了讲授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实践设计与动手能力。一般高校中具备以上两种能力,真正能胜任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没有专门培养专业课师资的条件与长效机制,导致大多教师来自高校,从一个校门进入另一个校门,缺乏企业背景,理论知识虽然很扎实,实践能力较差,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
鉴于以上分析,为提高锻压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师资培养。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所教学生的水平,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否则,教师的知识也会过时,落后于时代。需要建立教师定期培训的长效机制,比方说,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往一些国内重点高校与研究所送培专业课教师,也可与国外一些教育机构建立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影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增强工科教师面向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意识,有些专业课教师整天呆在学校里面,不深入企业现场,锻压专业的老师只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工艺及模具,稍微复杂的工艺与模具不会设计。专业课的实践性很强,专业课教师必须深入工厂一线,随时掌握本专业的实际发展动态,从实践中再学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加强企校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摆脱当前危机。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我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锻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之一,高校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需要面向生产一线,设计相应的工艺及模具,来大批量生产各种产品及其零部件。但是,高校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的本科培养模式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方式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方式。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锻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也必须积极参与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制定面向企业的专业培养计划。
另一方面,技术与科学的交流对于学科发展及本科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及先进工艺、模具设计方法需要在企校合作、校际合作中得到传承与提高,同时,利用企校合作、校际合作的方式,还可使我们的专业课老师的教学水平与科技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更好地教好学生创造条件。而且,通过校际专业合作的方式,还可引进国内外高校先进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个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较为稀缺的实验设备资源。建立高校专业教师共享制度,鼓励优秀教师走出自己的学校,去其它院校授课,还需大力引进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联合培养锻压专业的学生,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与素质。
综上所述,提高锻压专业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锻压专业人才是锻压领域的重大课题,其中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注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锻压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加强校企结合,注重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实践意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训规程和学校的教学计划有机结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超,胡志强.发挥协会优势致力人才培养—访中国锻压协会副秘书长韩木林先生[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5).
[2]张金.锻压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重点任务[J].汽车零部件,2011(1).
[3]季沛,韦钢,杨宁.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