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语言作为入门级的编程语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重视,然而在当前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缺乏对算法的抽象思维能力等问题,本文结合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C语言 程序设计 算法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164-02
《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校计算机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科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讲授C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具有在各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但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们普遍反映C语言难学,概念难理解,学完后编程不知如何入手等问题,因此,学习失去兴趣,挂科率一直高居不下,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了畏惧心理。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此,结合教学实践,根据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学生学好C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必须让学生对课程有个全局的认识。学生在接触一门新课程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门课程是学什么、学完之后可以做什么[1]。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要求以及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该课程在本专业中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学好该课程对于个人的专业发展有什么作用,教师可以结合程序设计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实例,使学生明白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由于C语言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每一章初期概念讲解阶段,可以多举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为概念的引入做准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数组这个概念时,由于数组是一种新的数据类型,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如何存储呢?并提示学生这些数据有何特点,从而引出在C语言中如何存储,从而引出数组这个概念。这种方法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避免了直接的理论说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编程题目,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参加软件设计大赛,使学生通过独立或团体完成一个软件设计,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调动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2 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
和自然语言一样,许多字词可能是相近的、相反的或者是相同的,字词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2]。在C语言中,涉及到此类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循环结构中的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在学生充分掌握三种语句的基础上,教师对这三种循环语句进行归纳总结,归纳三种语句的异同点,并针对同一程序详细介绍如何用这三种语句分别实现。便于学生对循环结构的灵活掌握。另外,C语言中学到的知识点都是零星、片面的,有些甚至是容易混淆的,比如说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教师在课堂中对此类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学生的比较与记忆。并且在新的一章开始学习之前,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重点、难点以及小结的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温故而知新,避免学生边学边忘,前后知识不衔接的问题。
3 注重算法思维的培养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在程序设计中要设计一个好的程序首先要对程序的算法有较详细的了解,其次才是采用编程语言对算法的实现。但很多学生学完C语言课程后不会编程,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程序设计的思想与学生传统的思维方式不一致,学生缺乏对算法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不会分析问题,无法写出算法,这就需要教师在介绍程序范例时注重学生算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可以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贴近的小例子,如鸡兔同笼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详细分析问题,启发学生用现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何解决,得到解决问题方法后再启发学生将其转化为算法,并可以改变现有条件,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算法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教师对算法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将具体问题和学生的现有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也有利于使学生快速掌握算法。
4 认真上好实验课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边学边练”是掌握这门课程的最好方法。因此,我们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了实验课,并制定了专门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明确了上机实验目的和要求,制定了实验内容和详细的操作步骤,并为程度较高的学生设置了选做题目。在实验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安排的实验内容循序渐进,采用模仿-改正-编程的实践训练思路来培养学生[3],使学生在运行程序和调试程序中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首先加以引导或者提示,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经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往往印象比较深,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实验中存在问题比较多的题目,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中统一进行指导,不仅节约时间,满足同学们的需要,而且对知识的掌握起到巩固加强的目的。
5 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任务较重,所以计算机专业老师难以承担所有的课程教学任务,造成许多任课老师都是各个院系的非专业老师,缺乏系统的程序设计思想。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每学年都多次组织计算机学院多年从事课程教学并且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串讲,在串讲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对在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以及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并创建了QQ群以及网络平台,便于老师们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交流,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另外,学校每学年组织《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竞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使教师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 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扎实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切实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环节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考核方式理论成绩(70%)和平时成绩(30%)基础上,新增了上机考试环节,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15%)、理论成绩(70%)、机试成绩(15%)等3部分组成。理论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C语言基础知识、编程思想和算法分析能力,上机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编程操作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机试的考试系统由学校自主开发,学生考试时由系统自动从100套试题库中随机抽题进行考试,做到了严格的公平公正。实践后表明,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证明,C语言的教学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及编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为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将程序设计思想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丹.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4):8983-8985.
[2]邓静.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9):88.
[3]戴春燕,徐智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包钢科技,2011,37(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