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改成果分析

2012-12-31 00:00:00朱毅康
科技资讯 2012年26期


  摘要:针对上次提出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该课程改革的思路,做了具体实践,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改革 实践 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157-01
  在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改初探一文中,笔者提出了改革的几个方向,经过实践,得到了一些启迪,现总结如下。
  1 实践过程
  针对笔者提出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根据自己学院的学生情况做了如下实践: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分别采用以往的教学和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这里对采用以往教学方式的班级记做班级A,对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的班级记做班级B。
  1.1 优化教程内容
  笔者采用的教材是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选这本教材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全面,介绍详细,比高职的教材优秀;有些高职学生的成绩不比本科要差,学习热情也高,详尽的教材有利于他们自学。不过针对大部分高职学生基础薄弱,不容易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的特点,要对该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以适合于普遍高职学生的教学。我院该课程的总共学时为64,其中理论48学时,所以为了更好的教学,笔者的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删去不适应高职教学的内容或者学生难以掌握的且不是太重要的内容,第二是精化数字电子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比如该教材共有十一章,本人删去第7章(半导体存储器),第8章(可编程逻辑器件),第9章(硬件描述语言简介)的全部内容,然后精简第1章,删去了二进制的算术运算,删去其他章节中打星号的内容,至于精化重点内容这点,举个例子,第1章内容是数制和编码,共5小节内容,去除第4小节删去外,如果按照书本正常讲解,那么4个学时是要的。现在可以精化这部分内容,突出数制的概念和不同编码的特点,至于数制转换,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前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上已经学过,简单介绍其转换思路即可,这样2个学时即可完成教学,效果也到达要求。
  1.2 优化教学模式
  目前,随着高校硬件条件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了多数高校,大多高校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都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当然由于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自己的局限性,其呈现的图像和文字速度比较快,带来的信息量比较大,学生看多了会感觉疲劳,注意力开始分散,容易产生惰性,还有如果是公式的证明推导用多媒体的话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难以掌握推导的整个过程,所以黑板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有些老师也做了总结,这里不再重复,但是无论是多媒体还是黑板,本人认为都只是教课的形式,形式固然重要,不过内容才是关键,有好形式没有真正的内容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能够真正掌握知识点,所以对教学内容合适的整理和安排,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讲述才是关键所在。授课的方式方法每个老师各有不同,不过不少老师都提出引入“问题式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享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此,本人也支持,不过对于如何提出问题,提出怎么样的问题就是作为老师应该去认真研究的。本人的方法是采用实验式教学来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引入授课内容。举个例子说明,在第2章(逻辑代数基础)的教学上,先引入一个实验内容:一个楼房的照明灯控制电路,设A,B分别代表上下楼层的开关,放光二极管F代表照明灯。在楼上按下开关A,可以将照明灯打开,在楼下闭合开关B,又可以将照明灯关掉;反过来,也可以在楼下开灯,在楼上关灯。让学生思考这个例子,分析开关和照明灯之间的开合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定义开关和照明灯,就可以引入逻辑的概念,罗列开合关系,就可以进入真值表的概念等。
  1.3 优化考核方式
  我院对该门课程成绩的考核如下:平时10%,期中20%,实验20%,期末50%,从中不难看出其中理论的考核占到了70%,对于高职的教学本人认为不是很合理,高职的教学,在实验和实践环节上应该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很多高职学生不像本科理论很扎实,还想继续深造,大都毕业了就直接面临就业,然后去生产的一线比较多,所以平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关键。因此,本人的做法是去掉了期中的考核,把比重调10%到实验,然后剩下的10%作为一项社会实践调查,让学生去目前的市场上调查下电子产品的一些情况,然后写份调查报告作为考察,这样可以培养至少是一部分学生的社会调研能力,为进入社会做好一定的准备。作为30%的实验,本人和实验老师将平时的18学时实验分成2个部分,一个是基础实验,还有一个是综合设计实验,这样可以更好的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
  2 成果分析
  通过两个班级的实践,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B班级学生整体上学习的兴趣较A班级更加浓厚,下课时候问问题的学生也较A班多,不过从作业的情况上看,两个班级差别不是很大,这个原因后来通过分析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学生中有一部分对学习兴趣不高,作业以抄他人为主,第二,班级上成绩好的差距不是很大,由于第一个原因的存在,作业上的表现两个班级就不明显。
  (2)实验教学上,B班级的整体情况也较A班级出色,无论是从完成实验的质量和时间上。
  (3)最终成绩上,B班级的整体情况也较A班级好,平均分高了7.8分左右。
  因此,这次教学改革的效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不过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第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不高,上课时候睡觉,玩手机居多,这也导致最终班级的平均分不高,因为有的学生基本是白卷上交,或者胡乱写几个字。第二,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仪器的使用还不熟练,这样浪费了许多时间,导致最终实验没有完成。第三,实践环节中,有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没有真正的去做相应的调查,而是去网上抄了些内容应付考察。
  3 结语
  总的来说,该课程的教改还算成功,不过由于高职教育各种历史疑难问题,离真正上好这课还是有一段距离,笔者也会继续努力,坚持不懈的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