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纪行(一)

2012-12-31 00:00:00
时尚北京 2012年9期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横跨亚欧大陆,东西延绵9000公里。但俄罗斯最重要的2个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位于俄罗斯的非常偏西的位置,属于欧洲的版图之内。从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到沙皇时代,莫斯科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的角色。1703年,沙皇彼得一世为了与经济更加发达的欧洲建立紧密的联系,下令在俄国版图上最靠近西欧的地方建造新都,命名为圣彼得堡,并于1712年后正式迁都于此。在此后的200余年间,圣彼得堡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都城,直到列宁在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帝国并建立苏维埃政权后,将首都又迁回了莫斯科。
  我们的俄罗斯之行先到的是莫斯科。7月底的莫斯科气温凉爽,一天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穿着薄外套,所以绝对是避暑的好地方。莫斯科市内苏联时期的建筑很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在莫斯科并不多见。没有了高楼的遮挡,再加上随处可见的绿色树林,莫斯科的天空显得美极了,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一朵的白云。
  莫斯科总面积有17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人口有1150万左右,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城市。楼宇不密,住宅楼看上去大都是苏联时期的建筑,新楼盘很少。在不密集的建筑间到处是树林,而且相当多的地段是原始森林。莫斯科河横穿市区而过,莫斯科市也是因这条河而得名。从莫斯科的地图上看,这里的道路非常有意思,市区被一条109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所包围,从市区的中心,有很多条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开去,象无数道光芒,而产生这些光芒的中心就是红场和克里姆林宫。莫斯科的地铁图就是这个道路图的简化版,象一个放着光芒的太阳,也象一个风火轮,旅游纪念品商店中到处是印着地铁图的T恤。
  在俄罗斯旅游肯定要去红场和克里姆林宫,红场的面积要比天安门广场小很多,只有后者1/5的大小,地面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红场四面是四个非常有特色的建筑:东面是克里姆林宫,西面是俄罗斯最大的百货商场古姆百货,南面是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瓦西里教堂,北面则是红砖白顶仿佛终年覆盖着白雪的历史博物馆。从西南面进入红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色彩缤纷的瓦西里大教堂,它有9个不同色彩和花纹象洋葱头一样的圆顶,因其外貌的独特和华美而举世闻名。瓦西里大教堂是沙皇伊凡四世为纪念战胜喀山汗国而建,并因一位名为瓦西里终生在此苦修的东正教教士而得名。为了保证别处不再出现如此美幻绝伦的教堂,伊凡四世残酷地刺瞎了设计教堂的建筑师的双眼。很久以来,俄罗斯的统治者一直叫“大公”。伊凡四世在位期间,建立沙皇专制政体,统一俄罗斯,并改大公的称谓为“沙皇”。因此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瓦西里大教堂的洋葱头是非常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来源于公元十世纪时传入俄罗斯的拜占庭穹窿顶,后来被加以改造,将其圆顶鼓形加高,下端缩小,形如洋葱,又如头盔,所以学名为盔式顶。圆顶的数量有二个、三个、五个、十三个等多种,每种都有宗教象征意义,其中两个圆顶代表天人合一的耶稣基督,三个圆顶代表圣父、圣子、圣灵,五个圆顶代表耶稣和写福音书的四位使徒,十三个则代表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
  在瓦西里大教堂的西侧,就是电影《碟中谍4》中在老帅哥汤姆克鲁斯身后被炸毁的克里姆林宫著名的斯巴斯卡亚塔楼。克里姆林宫的围墙呈不规则的五边形,共有19座大小不一的塔楼分布在围墙之间,其中包括斯巴斯卡亚在内5座最大的塔楼顶上在苏联时期被安装上了重达1吨、由红宝石制成的五角星。五角星可以如风向标般随风向自由转动,这就是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红星。著名的克里姆林宫钟声也来自斯巴斯卡亚塔楼上整点鸣响的自鸣钟。
  沿着克里姆林宫红墙继续前行,就来到红场中央西侧的列宁墓了。列宁墓由红色花岗岩和黑色长石建成,里面存放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列宁墓每周只有少数时间开放。虽然苏联和俄罗斯使用了他们最先进的防腐技术,但列宁的遗体经过近90年的保存后看上去已很不真实。民调显示,更多的俄罗斯人赞成把列宁墓迁出红场,但普京是坚定的反对着。斯大林死后遗体曾保存在列宁墓中,但被反斯大林的继任领导者赫鲁晓夫火化并迁到列宁墓后、克里姆林宫墙下的名人墓中。名人墓中还葬有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历任苏共领导人,而赫鲁晓夫却没有葬在这里,而是葬在了新圣母公墓。看来不光是当时的毛主席认为他犯了修正主义的路线错误,苏共也认为他犯了严重的错误。
  在克里姆林宫北侧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还建有无名烈士墓。墓前五星状火炬所喷出的火焰从1962年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每天从早晨8点至晚上8点,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总统团的军人们在长明火旁站岗值班,每隔一个小时换岗一次。无名烈士墓花岗岩平台上刻着这样的字句:“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后来我们在莫斯科的胜利广场以及圣彼得堡又见到了纪念二战烈士的长明火,二战对俄罗斯人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克里姆林宫对外开放。穿过库塔菲娅塔楼和特罗伊茨克塔楼,我们就进入到了克里姆林宫里面。据说普京总统府就设在左侧圆形屋顶插有俄罗斯国旗的建筑中,与游人可以参观的区域只隔着一条马路,没有栅栏高墙的阻隔,只有零星的保安人员。克里姆林宫内唯一现代的建筑是由白色乌拉尔大理石和玻璃结构建成的会议大厦,可容纳6000人,苏共及俄罗斯很多重要的会议都是在这里召开,一些高水平的音乐会或演唱会也常在这里举行,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
  绕过会议大厦,就能看到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炮王。炮王全部由金属制成,重40吨,炮王前摆放的大铁球炮弹有半人高,重2吨。炮身和炮架上雕刻着各种精致而华丽的浮雕。旁边的钟王更是一个庞然大物,重200多吨,据说也从来没有被敲响过。钟王在铸造时发生事故掉下一块钟壁,有一人高,重达11.5吨。
  在炮王和钟王后面是教堂广场,围绕着4座教堂和克里姆林宫里最高的建筑,伊凡雷帝钟楼。钟楼有81米高,是古时的信号台和望台。这群教堂形态各异,功能各不相同。白石头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进行加冕礼。天使报喜教堂,靠近莫斯科河畔,规模不大,却最具魅力,是皇宫家用礼拜堂,也是举行皇族婚礼的地方,里面保留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壁画。
  教堂广场上很多教堂都使用金顶。金顶数量众多,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光芒夺目。在后几日的俄罗斯游览,不论是各处的教堂还是宫殿,金顶和金色雕像满眼都是,充分体现了沙皇对黄金的偏爱。
  二战期间,斯大林一直在克里姆林宫内指挥着反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克里姆林宫能够躲过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从苏联后来揭秘的文件看,奇迹的发生主要借助于伪装,借助颜料和粉末,消除各教堂金顶的闪光,并在宫内及附近广场上布设各种各样的模拟物迷惑敌人。很多伪装都是等到战争结束才恢复原样。
  莫斯科的胜利广场是为了纪念法反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建成于1995年。在胜利广场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达141.8米的胜利女神纪念碑,象征着1418天的卫国战争。在纪念碑后不远处是为纪念卫国战争而修建的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在这座白色的扇形建筑内收藏了众多珍贵的纪念品。纪念馆巨大的圆形穹顶向下反射出柔和的灯火,照在圆弧形墙壁上所刻满的二战英雄和烈士们的金色名字上,令人肃然起敬。这些亡者也仅仅只是战争中牺牲者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在残酷的战争中默默无闻地死去,名字不为后人所知。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一共牺牲了二千七百万人,单凭这一数字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取得这场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胜利广场的最东边,是为纪念另一场卫国战争的胜利--即俄国1812年打败拿破仑入侵--而建的莫斯科凯旋门。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因为这次失利而最终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这个公墓因紧邻新圣母修道院而得名。公墓里长眠着许多俄国和前苏联的著名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以及前苏军的高级将领。赫鲁晓夫、叶利钦、果戈理、托尔斯泰、奥斯特洛夫斯基、卓娅和舒拉、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戈尔巴乔夫的妻子、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芭蕾大师乌兰诺娃等等,还有一个中国人民熟悉的人物王明。俄罗斯人以死后能够进入新圣母公墓为非常的荣耀,这其中也包括赫鲁晓夫的家属。赫鲁晓夫是唯一没有进入红场墓园的苏共领导人。
  在莫斯科购物,各种旅游指南都会推荐两个地方,一个是红场边的古姆百货,另一个是阿尔伯特大街。一进入阿尔伯特大街,就可以看到普希金的故居。俄罗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数不胜数,果戈理、托尔斯泰、契柯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但普希金却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现代文学创始人”、“俄国诗歌的太阳”等殊荣。普希金38岁就死于一起阴谋策划的决斗。
  阿尔伯特大街是一条充满俄罗斯风情的文化休闲街,近千米的街道,两旁座落着各式风格的咖啡馆和酒吧、旅游纪念品商店,还有很多的画摊和旧书摊。这里纪念品的价格并不便宜,很多高档纪念品的价格在打过巨大的折扣后甚至超过红场边的俄罗斯第一大商店古姆百货的明码实价。
  古姆百货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说它更像宫殿。它建于1893年,正对着克里姆林宫,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古姆内分为3条街,每条街有3层,中间以拱桥相连,上覆玻璃天顶,非常有气势。目前古姆内有1000多家专卖店,其中很多国际大品牌店,比如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MaxMara、Ferragamo等。据导游介绍这里的冰淇淋非常有名气,一个才60卢布,折合10块钱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