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也给致力于培养商务人才的商务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文章从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需要、商务英语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在国际视野下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国际视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经济战略也正向“全球化经营” 转变。国际商务活动的频繁使我们对商务英语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以前的英语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被赋予了新含义的商务英语的发展需要,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视野背景下改革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迫在眉睫。
(一)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十八条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商务英语教学的国际视野取向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规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
如今高校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课程交叉重复,缺乏理论依据,分化有余,综合不足,未能充分体现新教育思想和人才素质观等。另外,大部分课程开设时间短,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缺乏办学经验;课程规划不够合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教材缺乏针对性,发展水平滞后,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授课教师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等。此外,学生缺乏实践基地,不能开展一系列的模拟实训,而校外实习又流于形式,或者被毕业论文所代替。
三、国际视野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要求
(一)全面落实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以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首先, 国际化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系统的商务知识,更应具备国际视野和意识。 因此,我们在商务英语课程中应该增加西方经济学、商业伦理学、国际商法等知识的比例,提升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层次和能力素养。同时在教学各环节中注重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商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
其次, 为了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为学生提供语言、管理、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与自身的专业整合起来,积极探讨全球性难题, 引导学生增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和社会环境。
(二)加强师资培训,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
英语与商务的融合,要求教师既要传授商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商务操作技能及其他通用能力。这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挑战。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与企业人员、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对接。做到有计划地送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有计划地送教师出国考察,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有计划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计划地派教师参加相关商务知识的培训,补充相关的商务知识。在充分了解我国国情和大学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多视角、多层面、多方位地进行商务学术沟通,引进国际商务视野,参考国际上先进的商务教学理念。这样可以尽快地促进教师由专业型向双师型转变,有助于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精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
(三)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不断更新商务材料,尤其是新的理论发展、案例分析及研究,多与国外商校合作,树立国际视野。
其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公司实践等课程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充分体现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铸造灵魂的基本功能,又能充分发挥教学经验在启迪学生明智方面的独特优势。
再次,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商务职业的角色扮演,如外销员商务谈判等来加深学生对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体验与理解。组织模拟商务社交活动场景如参加商务聚会和致辞场合等来培养学生的商务社交能力。此外,在教学中引入多模态教学方法 ,将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介,尤其是高科技媒体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层面学习和成长。
(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 英国商务英语学家Nick Brieger认为:商务英语教学应当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等。商务英语课程可以相应地设置为几大模块,即语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交际技能模块、 管理知识模块和文化背景知识模块。优化组合这些模块。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实现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拓展他们的视野。 此外,学校应尽量提供各种类型的讲座和选修课,使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丰富。
(五)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商务英语培养的人才要求应当同时具备语言知识、 商务知识和实践能力。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模拟商务场景训练,强调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尽量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着重把商务英语知识转化成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要求。
校内实训要加强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在实验室体验并模拟真实的商务场景,或者模拟完成整套的进出口单据。商务活动中会涉及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如招待客户、会议安排、安排住宿、缮制各种单据等,如果没有模拟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接受。 建立商务模拟实训室能为学生提供模拟国际贸易各环节的业务活动及单证制作等教学内容的实训机会,巩固其所学理论,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
此外,除了建立商务模拟实验室,还可以根据培养方向建立商务文秘室、酒店模拟室、报关实训室等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训室中能真正体验和操作设备,熟悉各项业务流程。
校外实训就是通过实行“ 校企结合” 力争建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每学期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到两周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通过校外实训,学生可以受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又能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从而增强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国际竞争需要一大批具备在国际领域内进行深层交流、 对话、沟通和抗衡能力, 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先进文化和知识的人才。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国际视野的背景之下不断探索、革新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能最终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国际经济交流和商务合作输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毛嘉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17).
[2]杨文慧.论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课程战略[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9).
[3]杨文辉.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与创新教学模式探讨——贯通三个环节融合两种能力综合培养学生职业素质[J].港航论坛,2007(2).
(作者简介:杨 梅(1975-),女,山东费县人,硕士,讲师,临沂大学费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