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12-31 00:00:00李慧琼
群文天地 2012年22期


  摘要:人类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得以衍生和发展,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应该立足马克思主义所提出来关于实践的理论基础,将“实践育人”的目标融入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文章通过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提出了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加强对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以及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的重要前提,高校还应该建立多维的评估体系,激励学生和教师投入到思政实践教育中,为社会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人才。
  关键字:实践育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瞬息万变,大学生在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难免会迷茫,立足我国改革开放的局面上进行自身信念确定和职业规划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指导的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建设正在承担一项漫长而繁重的任务,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奔向小康生活,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未来接班人,更应该了解我国国情和世界各国发展形势,真正意义上形成科学、正确的政治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传授有关政治、精神文明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一、确定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一)加强以职业道德为主的素质教育
  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造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队伍,而对以职业道德为主的素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素质教育在进行理论熏陶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对劳动就业、民主法制的科学认识,不断加大自身的责任感、诚信意识的培养力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同提升,践行高校教育的宗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大学生技能人才。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要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来实现。在校大学生所接触知识大部分都来自书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实践活动旨在平衡两者之间的比例。高校大学生在适应性、学习能力上还有待提升,所以还要不断在教育中积累知识和实践中学习中获得经验。大部分学生在团队协作、就业创新精神上还有所欠缺,这是应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点之一,要将缺点转变为优点就要调整教育方向,以实际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为目标,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大学生。
  二、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势必要依赖科学稳定的保障体系才能顺利进行。从制度上解决教学因素问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要纳入每学期的学分和基础考核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善制度后就要不断极大对教学条件的供应,联合各系部提供相应的经费,将实践教学切实执行下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还需要依靠区域环境进行发展,高校要加大和工业区、博物馆等颇具教育和实践意义场所的沟通合作力度,在稳定互信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教学的业务,从多方面来构建适合大学生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三、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一)课内实践形式
  实施课内实践模式是对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颠覆和改善,让学生重燃对课堂教学的激情。思想政治教师要在符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贴近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很好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了解轻重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不断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常见的情境模拟、辩论赛都能培养学生紧密的逻辑,让他们在课前准备和课内学习中切实了解思想政治内容和社会发展情况,观看视频电影、组织演讲比赛等形式都是提高学生认知、接触社会实践内容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实践形式
  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依托校园环境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在校内实践的范围内,主要是通过高校社团、系部班级合力组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给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空间,不断加强自律、自觉的能力。高校团委、思政教师队伍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学生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计划,通过多样化的主题班会、勤工俭学方式来改变学生单一的位置,让他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城市社区、工厂企业等环境都是大学生校外实践的好去处,通过举办公益活动、三下乡活动等来给提供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心得、报告等形式来深化认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四、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
  要真正发挥社会实践教学的功效就必须要建立起多维的评价体系,通过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来完成对实践效果的鉴定,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以高校思政教师、党团干部、辅导员等为主职员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队伍,这就决定了效果评价体系的多维性,不能单纯根据思政教师来确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分数,要根据不同教育人员的教育程度来分配比例。综合评价体系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问题,在此过程所做出的行为以及表现出来的整体素质、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评估的公平公正性。教师要授予学生正确的实践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将实践过程的分数和实践报告的分数之和作为终极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都反馈到思政教育队伍中,方便学校进行修正和改善。对于少数在实践活动中能力欠佳的学生要加大关注力度,必要时进行专项辅导,帮助其达到平均水平。对于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优良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四、结语
  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职工和学生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正,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提高思政教育综合效果的重要手段,真正意义上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功效。
  (作者简介:李慧琼(1980-),女,河北易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