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

2012-12-31 00:00:00刘勇刚王慧波
群文天地 2012年22期


  摘要:做为当前数学教学模式之一的自主探究法已在教学中普遍应用,而在学习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很大,仅靠个体独立探究是不够的,这时小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运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中,一要科学分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二是组内分工明确,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三要注重组间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反思能力;四是要求教师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帮、带、解、结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探究;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长期以来,在我国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需要教育从“为了获取科学知识”转向为“为了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态度”,也就是要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获取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障碍。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探究式学习,仅靠学生个体独立探究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这样便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
  一、科学分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时,要注意分组遵守以下原则: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内分组要考虑各成员之间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要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每个小组内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异质分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和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有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特长,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在小组划分上,我们还要考虑小组内各类型的学生人数相当,程度大体相同,较好的展开竞争。同时,还要合理安排人数,大多以5、6个人为佳,这样有利于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帮助。小组合作一段时间后,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为均衡实力,应对小组间的成员进行调整,为改变状态,应对小组内角色进行调换,让每个同学都有发展的机会。
  二、组内分工明确,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组内分工,如组长、读题者、记录者、操作者、汇报者等,而且分工要经常变换,让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发展,而且这样做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只是某一个人的事,只有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互相协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加强组长的培养,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设立评比表彰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定期召开会议,集思广益,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大家出谋划策,解决疑难问题。同时还要培养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个组织者,真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把握合作时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这样合作才有价值。学生个体不能完成的实验,要倡导合作,要小组成员共同配合完成。引导学生在学习的重难点时学会合作,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参与互动,为他们提供了合作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想法,取长补短,齐心协力,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三、注重组间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反思能力
  在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之后,应充分地让学生进行组间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发表不同见解,反思自己与其他同学不同之处,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而且能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获取数学思维。巧设交流情境,发挥学生创造思维。为学生搭建思维摩擦和碰撞的舞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讨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活跃思维,集体合作,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发挥组间评价作用,强化合作意识。合作学习要定期进行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发挥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作用,并且整个评价以大家合作达标为标准。化被动为主动,极力把外部强化转为学生的自我奖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以竞争方式促进学生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产生向心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合作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从而积极努力学习,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教师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帮、带、解、结的作用
  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者应清楚自己的职责。让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让学生为所欲为,教师完全放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自觉地走到学生之中,以知识渴求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交流,以自己的丰富经验影响学生对知识和人生意义的建构,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探索的成果。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做出指导。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因为小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掌控能力都相对较差。所以,老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并且十分重要。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学生之中去,多方巡视,对各个小组合作及时进行指导或直接与学生共同进行活动,充分掌握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让课堂真正达到互动效果,让学生学有所乐,对知识充满探索的欲望。通过老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提高了学生合作的技巧,并顺利完成合作任务。所以说,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帮助、带领、解惑、总结的作用。如果说每个学习小组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是一颗灿烂的明珠,那么教师就是一根金线,只有用这根金线串起所有的明珠,才能成为一挂精美的项链。可见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