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动作的来源

2012-12-31 00:00:00邢杰
群文天地 2012年22期


  摘要:文章从舞蹈动作的情感、动态、动律、动力、节奏等方面说明了舞蹈动作的来源,论证了舞蹈动作中最简单有效的动作来源方法。
  关键词:节奏;动态;动律;动力;情感
  一个完整的舞蹈,必须要用动作来表达,动作就是舞蹈表达的语言,而动作是由动态、动律、动力、节奏、情感五个因素构成,其中情感是支配动态、动律、动力、节奏的重要因素。
  除去了情感表达外,创作者常会有种迷惑,什么是动作?动作从何而来?这样的想法会让创作者走入一个狭境,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用动作去为作品服务。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发杨民族民间舞的同时,也不断的跟进时代步伐,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舞者。其中北京舞蹈学院的王玫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她从不拘泥于动作。而是动作是为作品服务。为了更准确的表达舞蹈,在她创作的现代舞《也许是要飞翔》中,舞者从始至终的表演都是在地板上。这在一般创作者心中是不能成立的创作。但是舞者反用四肢向上,腹背肌的肌肉控制能力,以及舞者内心对自由渴望的情感,就完整的表达了现代都市中身心被现实捆绑,渴望自由的现代都市人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动作就很好的帮助了作品要表达主题。
  动作中的动态是指动作发展变化的情况。活动中的状态,状况。例如:双手反手叉腰,在半蹲基础上双膝左右交替压膝,双脚交替压半脚尖。在重复返组动作的同时,利用惯性年身体在运动状态中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动态。连接两个动态的过程,使此完整契合这就是动态产生的舞蹈动作。如解放军艺术学院在1986年编排的舞蹈《小溪、江河、大海》舞者们以手臂动作为主,不断重复推向高潮时就是由手臂延伸出的动作变化成为双手左右柔臂的动作造成江河欢腾的热闹气氛。手臂动作的再次延伸,加上舞台的阔度,二十四位水姑娘拉起宽摆大沙裙,向后伸展手臂,昂看挺身一起从后台区一排一排向台前奔涌,展现出一派“百川归海”的壮景。然后向左原地旋转、掀裙。左右翻盖。如惊涛骇浪,似波涛汹涌。一组组层层波动,象征着巨浪滚滚。自然而然的把舞蹈推向高潮。这一古典舞女子群舞的动作从舞蹈动态中自然而然的得出,每一位演员都始终变化,生动的描绘出潺潺小溪,欢腾江河滔滔大海的动感。作品揭示了简单又实用的规律:动作中的动态变化。
  动作中的动律是指在一个相应完整时空里,由一个带有主题性的动作以及其它的配合性动作构成的动作组合。舞蹈的动律不是舞蹈段落,更不是指整个作品,而是构成完整舞蹈形象的最小的,然而也是核心的动作组合,是舞蹈艺术形象的“基因”很像一支乐曲的主旋律,但又完全不同类。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汉唐舞这些舞蹈中的动作各有各的风格。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其中的动律特征。很多舞种的动作都是靠它特有的动律衍生出来的。舞蹈《东方红》中的主题动作是:躬身屈膝摆臂努力前行,表现了中国民族的英雄儿女们那中威武不屈,誓死向前的英雄气魄。该舞蹈中的动作就来源于鼓子秧歌和胶州秧歌的动律。将这些动作原有的民族地域性与文化寓意进行了剥离。将动律保存,而不再考虑原有的舞种的动作来源,动作本质的意义,从而在表达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展示一个动律通用化的可能,增大了这些动作的使用空间。民族民间,古典舞中的动律不但可以表达那个民族,地域的文化本质,也可以为表达一个主流文化的动态语汇。
  动力在物理学里是指凡能使动物体运动起来或改变运动方向的力,都可以称之为动力。舞蹈中的动力指的是舞蹈动作过程中既动作的力度。不同的发力可以创造不同的动作。如身体直立双手至头顶时。不同的力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动力遗孀据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有不同的使用。在保留动态、动律、节奏情感不同的效果。如以凉山彝族拐角动作元素为例,拐动作由韧劲儿变为刚健有力,或缠绵、柔软。都有不同的动作出现。如舞蹈《走、跑、跳》中,不断重复使用的走、跑、跳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的力度增加,将舞蹈表达的军营中火热练兵场呈现给观众,给观众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视觉冲击。让军礼中饱含的激情在阳光下闪亮,显现为热血沸腾的画面。这些都是创作者运用不同的力度反复使用一个动作带来的效果。
  动作中的节奏指的是在动作元素原型的基础上,保留动态、动律、动力不变。进行节奏分值的变化,可把平均分值改变为切分、附点或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节奏有明显的差别,对比要强烈,视觉上才会有突出的变化。例如所选择的动作元素不变,每一种变化分别进行三次变化。保留动态,变动律和节奏;保留动律,变动律和节奏;保留节奏,变动态和动律。每一次的变化要与动作元素的原型形成反差,视觉上就会有不同的突出的变化。这也是动作来源的一种。
  以上就是舞蹈动作中最简单有效的动作来源方法。舞蹈动作就是通过动态、动律、节奏的相互之间的作用得以创造出来的,这些组成部分对于动作是缺一不可的。这个须要创作者的直觉和自我批平能力。也是舞蹈编排中的技术。
  参考文献:
  [1]贾安林.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邢 杰(1977-),陕西宝鸡人,陕西省宝鸡市歌舞团